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众多部门法中起保障法作用的是( )
选项: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答案: 【刑法】
2、单选题: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 )
选项: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典
答案: 【单行刑法】
3、单选题:
我国现行刑法是( )
选项:
A:1979年刑法
B:1997年刑法
C:2015年刑法
D:1949年刑法
答案: 【1997年刑法】
4、单选题:
根据( )原则,对于江歌案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选项: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管辖
D:普遍管辖
答案: 【属人管辖】
5、单选题:
面对司法实践中新问题新情况,目前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经常使用( )的方式作为对刑法必要补充。
选项: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特别刑法
D:刑法修正案
答案: 【刑法修正案】
6、单选题:
虽然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侵害的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是基于( )。
选项:
A:属地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答案: 【普遍管辖原则】
7、多选题:
在下列描述刑法在法律体系中性质和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刑法是子法
B:刑法是强行法
C:刑法是私法
D:刑法是程序法
答案: 【刑法是子法;刑法是强行法】
8、多选题:
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自由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追求的是公正
C: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安全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平等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自由;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追求的是公正;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平等】
9、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
选项:
A: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某一外国
B: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分别发生在两个外国
C: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
D:犯罪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某一外国内,另一项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
答案: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某一外国;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分别发生在两个外国;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犯罪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某一外国内,另一项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
10、多选题:
下列哪些可以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
选项:
A:发生在我国领陆上的犯罪行为
B:发生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
C:发生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内的犯罪行为
D:发生在我国船舶内的犯罪行为
答案: 【发生在我国领陆上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内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船舶内的犯罪行为】
11、判断题:
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2、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中国领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3、判断题:
江歌案中的犯罪嫌疑人陈世峰在日本服刑期满回中国后,不需要再接受中国法院的审判。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判断题:
刑法的空间效力仅指一个国家的刑法在什么地域内适用的问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5、判断题:
保护管辖原则体现了对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保护。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破坏社会秩序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 )不认为是犯罪。
选项:
A:情节轻微的
B:危害不大的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D:情节显著轻微或者危害不大的
答案: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2、单选题:
杭州纵火案中莫某与浙江中医院医疗事故中的赵某,对于两案的危害结果,两人的主观心态分别是( )。
选项:
A:故意;故意
B:故意;过失
C:过失;过失
D:过失;故意
答案: 【故意;过失】
3、单选题:
下列哪种行为人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选项:
A: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B:醉酒的人
C: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D:尚未完全尚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答案: 【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4、单选题:
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
选项: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应当从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应当负刑事责任】
5、单选题:
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教授谢冬青因怀疑同事罗某多次举报其存在违规问题,故对罗某心生怨恨,继而产生杀害罗某的念头。2018年6月29日早上7时许,谢冬青持一把水果刀在地下停车库内多次捅刺罗某及其妻子申某,后自残倒地。两名伤者经“120”医护人员到场救治,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对于罗某和申某的死亡,犯罪嫌疑人谢冬青的主观心态是( )
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 【直接故意】
6、多选题:
犯罪有下列基本特征( )
选项: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主客观相统一性
答案: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7、多选题:
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以下属于甲、乙特定义务的来源分别是( )和( )。
选项: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C:职务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答案: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8、多选题: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B:刑事责任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C: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只需要具备其中之一即可
D: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具备才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
答案: 【刑事责任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只需要具备其中之一即可】
9、多选题:
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选项:
A: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
B: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
C:行为时正在发病期、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又聋又哑的人实施盗窃行为
答案: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又聋又哑的人实施盗窃行为】
10、多选题:
“南京宝马案”视频中犯罪嫌疑人王季进经鉴定行为时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说明( )。
选项:
A:不应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判断题:
所有案件事实都可以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2、判断题:
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具有特别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可以突破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仍追究其刑事责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3、判断题:
陆勇帮病友代购抗癌药的行为因为没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所以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4、判断题: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样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5、判断题:
行为所侵犯客体的重要程度是决定行为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唯一因素。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选项:
A:殴打行为
B:诽谤行为
C:诬告陷害行为
D:贪污行为
答案: 【殴打行为】
2、单选题:
防卫过当不同于正当防卫的特点在于( )。
选项:
A:防卫时间
B:防卫限度
C:防卫起因
D:防卫对象
答案: 【防卫限度】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
B: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防卫
C: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施防卫
D: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 【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施防卫】
4、单选题: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王某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事后防卫(在不法侵害结束后即不法侵害已不可能侵害法益后再进行防卫)
D:事前防卫(在不法侵害还未开始就进行防卫)
答案: 【事后防卫(在不法侵害结束后即不法侵害已不可能侵害法益后再进行防卫)】
5、单选题:
张某追打仇人李某,在躲避过程中李某看到张某的儿子在路边超市门口打电话,李某上前将张某的儿子打伤,趁张某照看儿子伤势的时候逃离现场。李某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防卫第三人
D:假想防卫
答案: 【防卫第三人】
6、单选题:
甲家经常失窃,一天晚上乙前去甲家串门,甲听到院中有响动,随即拿起一根铁棍站在门后,等乙走近的时候用铁棍猛打过去,致乙重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甲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事后防卫”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结束后对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
B:由于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
C:甲将乙打伤,其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
D:甲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
答案: 【由于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
7、多选题:
甲唆使家中烈犬攻击乙,乙见烈犬扑来奋力反抗,用木棍将烈犬打死。乙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防卫过当
B:防卫第三人
C:正当防卫
D:合法行为
答案: 【正当防卫;合法行为】
8、多选题: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要求( )。
选项:
A: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
B: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后果等方面不能过于悬殊
C: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D:不能超过必要限度或者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 【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后果等方面不能过于悬殊;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9、多选题:
对于防卫过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A: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中的特殊情况,仍属于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免除处罚
C:防卫过当不再是合法行为
D:刑法中并没有防卫过当罪,而应该根据行为人触犯的有关罪名进行认定
答案: 【防卫过当不再是合法行为;刑法中并没有防卫过当罪,而应该根据行为人触犯的有关罪名进行认定】
10、判断题:
“于欢案”说明,对正在进行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1、判断题:
正当防卫可以针对不法侵害人之外的其他人,只要可以制止不法侵害就可以。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2、判断题:
对合法行为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3、判断题:
甲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甲成立正当防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判断题:
甲受人之托运输毒品,遭遇乙的抢劫,甲在反抗过程中,致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5、判断题:
为保护国家利益实施的防卫行为,只有当防卫人是国家工作人员时,才成立正当防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行为犯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 )。
选项:
A:法定危害结果发生
B:法定犯罪行为实施完毕
C:法定危险状态发生
D: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
答案: 【法定犯罪行为实施完毕】
2、单选题:
对举动犯而言,构成犯罪既遂的标准是( )。
选项:
A: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
B: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
C:法定犯罪行为实施完毕
D:发生特定的危险状态
答案: 【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
3、单选题:
甲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答案: 【犯罪未遂】
4、单选题: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答案: 【犯罪中止】
5、单选题:
丙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丙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答案: 【犯罪未遂】
6、单选题:
下列哪种犯罪没有犯罪未遂形态( )。
选项:
A:结果犯
B:危险犯
C:行为犯
D:举动犯
答案: 【举动犯】
7、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 )。
选项: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单选题:
甲盗窃3万元现金回家,经其妻子劝说后悔悟,在无人发觉时又将其放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答案: 【犯罪既遂】
9、单选题:
“能达目的而不欲”描述的是什么犯罪形态?
选项: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 【犯罪中止】
10、多选题:
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情况有( )
选项:
A:诈骗获得钱财后因害怕被告发又退回赃款
B:犯罪分子自以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
C: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暂停犯罪,但没有彻底放弃,决定另寻机会
D:买了匕首后还没动手就自动放弃犯罪
答案: 【诈骗获得钱财后因害怕被告发又退回赃款;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暂停犯罪,但没有彻底放弃,决定另寻机会】
11、多选题:
持假枪实施抢劫案件的视频中,以下属于犯罪人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未遂的原因的是( )。
选项:
A:行为人做了充分的犯罪准备,还筹划好了逃跑路线
B:行为人实施了抢劫罪构成要件中的胁迫行为
C:行为人的抢劫行为没有既遂
D:行为人停止犯罪是由于被别人制止,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答案: 【行为人实施了抢劫罪构成要件中的胁迫行为;行为人的抢劫行为没有既遂;行为人停止犯罪是由于被别人制止,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12、多选题:
“欲达目的而不能”描述的是什么犯罪形态?( )
选项: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13、判断题:
犯罪中止行为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判断题:
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5、判断题:
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客观上有中止犯罪的行为,不管中止行为是否有效,都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 。
选项:
A:一人为直接故意,另一人为间接故意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C:同时犯
D:事先未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
答案: 【一人为直接故意,另一人为间接故意】
2、单选题:
甲蓄意盗窃厂房附近堆放的木料,骗乙说自己买了木料,向乙借汽车去帮助拉回,乙深信不疑,答应帮助。于是,甲乙共同装车将木料拉回。乙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不构成犯罪
B:帮助犯
C:窝赃犯罪
D:与甲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 【不构成犯罪】
3、单选题:
我国刑法对胁从犯刑事责任的规定是( )
选项:
A: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之外的主犯,应当如何处罚( )。
选项:
A: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B: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C: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处罚
D:从重处罚
答案: 【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5、单选题:
甲教唆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乙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C:乙不负刑事责任
D:甲与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 【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6、单选题:
《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是指( )
选项: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所参与的全部罪行
B: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所指挥的全部罪行
C: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所组织的全部罪行
D:犯罪集团在预谋犯罪的范围内所犯的全部罪行
答案: 【犯罪集团在预谋犯罪的范围内所犯的全部罪行】
7、多选题:
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甲乙的行为( )
选项:
A: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构成共同犯罪,因为丙的死亡是由于甲乙二人疏忽大意的过失造成的
C:分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 【分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8、多选题:
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B: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
C: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D: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答案: 【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9、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 )
选项:
A:甲与乙共谋共同杀丙,但行动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甲在境外购买了毒品,乙在境外购买了大量淫秽物品,二人雇了同一条走私船回到内地,后被海关查获
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D:医生甲故意将药量加大10倍,护士乙发现后请医生改正,医生说:“那个家伙(指患者)太坏了,他死了由我负责”。乙没有吭声,便按甲开的处方给患者用药,导致患者死亡
答案: 【甲与乙共谋共同杀丙,但行动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医生甲故意将药量加大10倍,护士乙发现后请医生改正,医生说:“那个家伙(指患者)太坏了,他死了由我负责”。乙没有吭声,便按甲开的处方给患者用药,导致患者死亡】
10、多选题:
甲唆使乙盗窃丙(女)的财物,乙半夜潜入丙家,盗窃后又将丙强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是( )
选项:
A: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C:乙构成盗窃罪、强奸罪
D:甲仅是盗窃罪的教唆犯
答案: 【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乙构成盗窃罪、强奸罪;甲仅是盗窃罪的教唆犯
】
11、多选题:
甲(21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得钱财共计3万余元,并一起强奸了一妇女。对于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有( )。
选项:
A:二人构成强奸罪和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B:甲单独构成诈骗罪
C:甲的弟弟不构成犯罪
D:甲与其弟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答案: 【甲单独构成诈骗罪;甲与其弟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12、判断题: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3、判断题:
任何共同犯罪都有主犯、从犯、教唆犯之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判断题:
罗某被人强迫参加贩卖毒品犯罪,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收入很高,罗某便积极参与,在贩毒集团中起了重要作用。罗某从胁从犯转化为主犯,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5、判断题: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犯罪的法律后果”主要表现为( )。
选项:
A:赔偿损失
B:警告处分
C:赔礼道歉
D:刑罚
答案: 【刑罚
】
2、单选题:
( )是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选项:
A:民事责任
B:行政处罚
C:刑罚
D:行政处分
答案: 【刑罚】
3、单选题:
管制的最低期限是( )。
选项: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答案: 【三个月】
4、单选题:
在我国,有权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机关是( )。
选项: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部
答案: 【人民法院】
5、单选题:
关于终身监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终身监禁只适用于贪污罪,不适用于受贿罪
B:因为犯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且被宣告终身监禁的人,不能假释,但可以被减刑
C:因为犯受贿罪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也可以被终身监禁
D:被宣告终身监禁的罪犯,既不得被减刑,也不得被假释
答案: 【被宣告终身监禁的罪犯,既不得被减刑,也不得被假释】
6、多选题:
下列人员中不适用死刑的是( )
选项:
A: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
答案: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多选题:
下列对管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对犯罪人不予关押
B:限制一定的自由
C:实施社区矫正
D:剥夺人身自由
答案: 【对犯罪人不予关押;限制一定的自由;实施社区矫正】
8、多选题:
下列规定属于我国控制死刑适用的是( )。
选项:
A: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
B: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C: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D: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答案: 【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9、多选题:
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选项:
A:从重处罚是指一定要判最高刑
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上判处刑罚
C: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D: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刑种或者较长的刑期
答案: 【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刑种或者较长的刑期
】
10、多选题:
下列关于终身监禁的决定和执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在一审、二审作出死缓裁判的同时一并作出
B:不能等到死缓执行期满再视情况而定
C:一旦决定,即不受执行期间服刑表现的影响
D:如果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刑
答案: 【在一审、二审作出死缓裁判的同时一并作出;不能等到死缓执行期满再视情况而定;一旦决定,即不受执行期间服刑表现的影响】
11、判断题:
就刑罚轻重来说,拘役介于管制和有期徒刑之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2、判断题: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主要是在监狱里执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3、判断题:
某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这2年是在5年刑期满了之后再计算,但在5年有期徒刑执行期间都要剥夺政治权利。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4、判断题:
在没收犯罪人的全部财产时,不需要为他本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任何生活费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5、判断题:
酌定量刑情节对案件中量刑产生的作用比法定量刑情节要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