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知到答案 2019期末缺题的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101871

1、单选题:
青年运动始终与时代发展相一致,青年运动始终是所处时代社会的发展方向,这说明,当代青年是( )
选项:
A: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B:生态文明的实践者
C: 生态文明的宣传者
D: 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答案: 【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2、单选题:
下面对清洁生产的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选项:
A:清洁生产不能只着眼一时
B:清洁生产并不是单指生产
C:清洁生产只是强调污染
D:清洁生产不能仅仅局限于清洁
答案: 【清洁生产只是强调污染】

3、单选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陆地及海洋)平均温度变化趋势是
选项:
A:整体趋势上升
B:一直上升
C:阶段性上升
D:波动
答案: 【整体趋势上升】

4、单选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下列哪项不属于布局内容:
选项:
A:体制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D:政治建设
答案: 【体制建设】

5、单选题:
《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的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不包括以下哪种气体?
选项:
A:甲烷(CH₄)
B:氧化亚氮(N₂O)
C:二氧化碳(CO₂)
D:水汽(H₂O)
答案: 【水汽(H₂O)】

6、单选题:
指出下列题目中说法错误的一项:环境史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
选项:
A:历史上人类活动如何改变生态系统?
B:历史上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活动?
C:历史上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D:历史上人们如何改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答案: 【历史上人们如何改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7、单选题:
在传统乡村,缺少以下哪种物质会造成植被的过度砍伐?
选项:
A:水
B:碘、硒等元素
C:柴火燃料
答案: 【柴火燃料】

8、单选题:
中国一贯主张,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应该考虑到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 )。
选项:
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国家环境主权原则
答案: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9、单选题:
2015年,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
选项:
A:40%~45%
B:45%~50%
C:50%~55%
D:60%~65%
答案: 【60%~65%】

10、单选题:
关于全球变暖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保护雨林是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C:内陆地区距海遥远,不必担心海平面上升
D:全球变暖对高纬度地区影响不大
答案: 【保护雨林是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11、单选题:
1979年以来,北极地区冰盖萎缩面积约为
选项:
A:20%
B:25%
C:10%
D:15%
答案: 【20%】

12、单选题:
1992年12月,为确保里约峰会后续行动的有效开展,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 )。
选项: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C:全球环境基金
答案: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13、单选题:
2015年世界人口数量与现状(四选一)
选项:
A:73亿总人口,其中农村人口61亿人口,城市人口13亿人口。
B:73亿总人口,其中发达国家61亿人口,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
C:73亿总人口,其中发展中国家61亿人口,发达国家13亿人口。
D:73亿总人口,其中城市人口61亿人口,农村人口13亿人口。
答案: 【73亿总人口,其中发展中国家61亿人口,发达国家13亿人口。】

14、单选题:
中国最早有系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制度,出现于:
选项:
A:隋唐时期
B:先秦时期
C:清朝中期
D:宋元时期
答案: 【先秦时期】

15、单选题:
有机磷农药替代有机氯农药的原因是:
选项:
A:便宜
B:容易降解
C:毒性低
D:促进植物增长
答案: 【容易降解】

16、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严重的环境资源危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选项:
A:秦汉时期

B:北宋时期

C:清代中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清代中期

17、单选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以上论述出自党的:
选项:
A:十七大报告
B:十五大报告
C:十六大报告
D:十八大报告
答案: 【十八大报告】

18、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选项:
A:和谐中国
B:美丽中国
C:富强中国
答案: 【美丽中国】

19、单选题:
环境史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史的跨学科研究,它通过考察历史上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彼此影响,为当今环境问题查找“病史”、“病根”,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文明提供过往经验。最早提出和使用“环境史”这一术语的是:
选项:
A: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
B: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
C: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
D:美国历史学家R·纳什
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R·纳什】

20、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综合治理原则的特点?
选项:
A:治理渠道的广泛性
B: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C:治理手段的多样性
D:治理机制的综合性
答案: 【治理渠道的广泛性】

21、多选题:

常用的风能储存技术有( ABCDE )。

选项:
A:水利蓄能技术
B:压缩空气蓄能技术
C:氢能存储技术
D:涡轮蓄能技术
E:新型电池储能技术
答案: 【水利蓄能技术;压缩空气蓄能技术 ;氢能存储技术;涡轮蓄能技术;新型电池储能技术】

22、多选题:
当今中国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源于:
选项:
A:河南艾滋村的存在。
B:艾滋病的污名化。
C:国家对艾滋病防控不力。
D:艾滋病致命且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办法。
答案: 【艾滋病的污名化。;艾滋病致命且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办法。】

23、多选题:
生物炭技术被认为是可以解决下述问题:
选项:
A:改善土壤肥力
B:碳的增汇减排
C:杀灭害虫
D:促进作物增长
答案: 【改善土壤肥力;碳的增汇减排;促进作物增长】

24、多选题: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 (  )。

选项:
A:再利用

B:再循环

C:无害化

D:减量化

答案: 【再利用

;再循环

;减量化

25、多选题:
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提出了三个重要转变,包括:
选项:
A:从依靠行政治理为主要转变为综合治理
B:从浓度控制转变为总量控制
C: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和经济同步发展
D:从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两者并重
答案: 【从依靠行政治理为主要转变为综合治理;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和经济同步发展;从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两者并重】

26、多选题:
对人类历史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公认的烈性传染病有:
选项:
A:霍乱
B:鼠疫
C:天花
D:艾滋病
答案: 【霍乱;鼠疫;天花】

27、多选题:
循环经济在哪几个层面推进(  )。

选项:
A:社会层面

B:企业层面

C:园区层面

D:个人层面

答案: 【社会层面

;企业层面

;园区层面

28、多选题:
环境史采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探讨人类与自然的既往关系,主要关注以下哪些方面的重要问题?(   )

选项:
A:自然的各种思想观念如何影响了人类的文明

B:社会的重大历史变革

C: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活动

D:人类活动如何改变了生态系统

答案: 【自然的各种思想观念如何影响了人类的文明

;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如何改变了生态系统

29、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世界著名的八大生态环境公害事件:
选项:
A: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C: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D: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答案: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30、多选题: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是由( )等不同行为体构成的复杂结构。
选项:
A:非政府组织
B:跨国公司
C:国家
D:国际组织
E:个人
答案: 【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国家;国际组织;个人】

31、判断题:

储能系统是指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2、判断题: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33、判断题:
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废料等以乡村为填埋收藏所,也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4、判断题:
一般认为,1820年前后的嘉道大疫是真性霍乱首次在中国大范围流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5、判断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人类第一个以条约形式要求承担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义务的执行性文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6、判断题:
基于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跨区域的特点,新环保法规定,应当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保护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防治的措施。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7、判断题:
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8、判断题: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推进是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应更加自觉地担当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9、判断题: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态问题,区别只在于轻重之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0、判断题:

风能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是因为空气流动做功的原因(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1、判断题:
绿色消费模式是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具体实施方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2、判断题:
天花、鼠疫和霍乱等烈性、急性传染病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要死亡病因。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43、判断题:
环保部应当负责公开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因此,省级环保部门就不必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4、判断题: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 地热能可用于温泉沐浴、医疗,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5、判断题: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征,影响范围跨越国境,不同生态环境问题常常高度关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单个主权国家不需要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负责。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5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