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材料分析题:结合“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的形成步骤图,运用佛格森(2000)家庭、学校、社区建立伙伴关系的理论来分析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形成的过程。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1*******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大数据与会计专关于赣榆区隆升物流公司2024年度物流成本控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 1*******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大数据与会计专关于赣榆区隆升物流公司2024年度物流成本控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 1*******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密码锁设计及实现
  • 1*******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密码锁设计及实现
  • 1*******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蒜瓣剥皮机械的设计
  • 1*******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蒜瓣剥皮机械的设计
  • 通*** 登录了本站

2021知到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
选项:
A:以人为本
B:崇德重义
C:载道化成
答案: 【以人为本】

2、单选题: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

选项:
A:《周易.震》
B:《周易.艮》
C:《周易.贲》
答案: 【《周易.贲》】

3、单选题:

“文”不包括(   )

选项:
A:物文
B:地文
C:人文
D:天文
答案: 【物文】

4、单选题: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选项:
A:儒道互补
B:儒、释、道三家并列
C:“易”、“道”
答案: 【“易”、“道”】

5、单选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
选项:
A:阴阳五行
B:中和为美
C:中庸之道
答案: 【中和为美】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选项:
A:以民为贵
B:以人为尊
C:以仁为本
答案: 【以民为贵;以人为尊;以仁为本】

2、多选题:

礼教的核心是:(     )

选项:
A:夫妇有别
B:父子有亲
C:长幼有序
D:朋友有信
E:君臣有义
答案: 【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有义】

3、多选题: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选项:
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答案: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

选项:
A:形式逻辑
B:天人合一
C:辩证逻辑
D:天人感应
答案: 【天人合一】

5、多选题:
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   )
选项:
A:教育功能
B:决策功能
C:应用功能
D:

认知功能

答案: 【教育功能;应用功能;

认知功能

6、多选题:
文化的概念包括 (   )
选项:
A:以文化人
B:广义文化
C:狭义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 【以文化人   ;广义文化;狭义文化;精神文化】

7、多选题: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
选项:
A:以民为贵
B:以人为尊
C:以仁为本
D:个人主义
答案: 【以民为贵;以人为尊;以仁为本】

8、多选题:
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  )
选项:
A:革命思想
B:民为邦本
C:重视民意
D:敬天爱民
答案: 【革命思想;民为邦本;重视民意;敬天爱民】

9、多选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
选项:
A:礼教传统
B:法治精神
C:伦理精神
D:道德准则
答案: 【礼教传统;伦理精神;道德准则】

10、多选题:
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
选项:
A:勇
B:礼
C:知
D:仁
答案: 【勇;知;仁】

11、多选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
选项:
A:普遍和谐
B:以和为贵
C:中庸之道
D:天人合一
答案: 【普遍和谐;以和为贵;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

12、多选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
选项:
A:人与自身的和谐
B:天人合一
C:人与人的和谐
D: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13、多选题:
实践理性包括(   )
选项:
A:身体力行
B:经世致用
C:纯粹理性
D:经验理性
答案: 【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经验理性】

14、多选题:
实事求是原指  (    )
选项:
A:科学态度
B:经世致用
C:科学方法
D:求是学风
答案: 【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求是学风】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

选项:
A:定义
B:自我修养
C:概念
D:论证
答案: 【自我修养】

2、单选题:

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

选项:
A:性相近
B:性恶论
C:性有善有恶论
D:性善论
答案: 【性相近】

3、单选题:

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

选项:
A:克己复礼
B:爱人
C: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D:其言也訒
答案: 【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4、单选题: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选项:
A: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B:随心所欲
C:遵守法律
D:遵守礼仪
答案: 【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5、单选题:

儒家的核心概念是:

选项:
A:仁
B:知
C:义
D:礼
答案: 【仁】

6、单选题:

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

选项:
A:分析
B:实践
C:认识
D:推理
答案: 【实践】

7、判断题:

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8、单选题:

良知一词最早出自:

选项:
A:《大学》
B:《传习录》
C:《孟子》
D:《论语》
答案: 【《孟子》】

9、单选题:

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

选项:
A:羞恶之心
B:审美之心
C:是非之心
D:认识之心
答案: 【是非之心】

10、单选题:

在王阳明看来,宇宙的根本是:

选项:
A: 良知
B:原子
C:天理
D:气
答案: 【 良知】

11、单选题:

“心外无物”的“物”是指:

选项:
A: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
B:原子
C:事
D:天
答案: 【事】

12、单选题: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

选项:
A: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

C: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D: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答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判断题:

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单选题:

古代承认“天人合一”的学派主要有:

选项:
A:儒家
B: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C:儒家和道家
D:纵横家
答案: 【儒家和道家】

15、单选题:

“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

选项:
A:自然界
B:上帝
C: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D:天空
答案: 【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16、单选题:

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是:

选项:
A:董仲舒
B:庄子
C:张载
D:孔子
答案: 【张载】

17、单选题:

“天人合一”包括:

选项:
A:人与上帝的和谐
B: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人自己的和谐
答案: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18、判断题:

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9、判断题: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0、多选题:
本讲中认为历史上解释“仁”的意义,典型的有:(   )
选项:
A: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B:《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C:《中庸》,“肫肫其仁”。
D: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答案: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中庸》,“肫肫其仁”。;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21、多选题:
本讲中认为,“仁”的含义中有(   )
选项:
A: 现实的出发点
B:普遍的道理
C: 具体的说辞
D: 难以达到的目标
答案: 【 现实的出发点;普遍的道理; 具体的说辞; 难以达到的目标】

22、单选题:
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 ),三十而立,四十(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 ),七十( )
选项:
A: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B: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耳顺;不惑
C: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
D:耳顺;志于学;不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答案: 【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23、多选题:
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   )
选项:
A:自然义
B:道德义
C:神性义
D: 宗教义
答案: 【自然义;道德义;神性义】

24、多选题:
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  )
选项: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
C:人与自身的和谐
D:人与社会的和谐
答案: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25、多选题:
本讲中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   )
选项:
A:“心气一体”
B:“致良知“
C:“心即理”
D:“知行合一”
答案: 【“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

26、多选题:
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   )
选项:
A:齐家
B:格物
C:内省
D:反躬
答案: 【内省;反躬】

27、多选题:
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   )
选项:
A:存省良知
B:完成良知
C: 运用良知
D:悟得良知
答案: 【存省良知;完成良知; 运用良知;悟得良知】

28、多选题: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
选项:
A:知善知恶是良知
B:有善有恶意之动
C:无善无恶心之体
D:为善去恶是格物
答案: 【知善知恶是良知;有善有恶意之动;无善无恶心之体;为善去恶是格物】

29、多选题:
本讲中认为运用良知于生活世界,即将平常人眼中的自然世界,转变为(   )
选项:
A:宗教世界
B:道德世界
C:思辨世界
D:价值世界
答案: 【道德世界;价值世界】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    )
选项:
A:史官
B:司马
C:祭司
D:礼官
答案: 【史官】

2、单选题:
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    )
选项:
A:仁义礼智
B:清虚卑弱
C:和静清寂
D:恭宽敏惠
答案: 【清虚卑弱】

3、单选题:
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    )
选项:
A:未知生,焉知死
B:怀疑论
C:无神论
D:祭神如神在
答案: 【无神论】

4、单选题: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    )
选项:
A:处众人之所恶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推己及人
D:居善地
答案: 【推己及人】

5、单选题: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    )
选项:
A:上善若水
B:圣人无常心
C:物壮则老
D:治人事天莫若啬
答案: 【治人事天莫若啬 】

6、多选题:
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B:《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C:《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答案: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7、多选题:
在《道德经》中, 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
选项:
A:祸福相依
B:相反相成
C:反向思维
D:道法自然
答案: 【祸福相依;相反相成 ;反向思维 】

8、多选题:
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    )
选项:
A:不作为
B:不妄为
C:有所不为
D:不多为
答案: 【不妄为 ;有所不为;不多为】

9、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 (    )
选项: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帝王之上师 臣民之极宝”
D: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0、多选题:
下列对于 “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     )
选项:
A:弱者,道之用
B:忠恕之道
C:天之道,利而不害
D:天道酬勤
答案: 【弱者,道之用 ;天之道,利而不害】

11、多选题:
《史记》中哪些部分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事(  )
选项:
A:孔子世家
B:老子世家
C:老子韩非列传
D:楚世家
答案: 【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

12、多选题:
视频中提到了下列哪些人物是典型的儒道互补(  )
选项:
A:陶渊明
B:李白
C:苏轼
D:嵇康
答案: 【陶渊明;李白;苏轼】

13、多选题:
以下哪些说法是对《道德经》的评价(  )
选项:
A: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B: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D:无韵之离骚
答案: 【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14、多选题:
视频中提到后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  )
选项:
A:哲学书
B:烹调书
C:诗集
D:兵书
答案: 【哲学书;烹调书;兵书】

15、多选题:
《道德经》给侯王讲的内容主要是(  )
选项:
A:领导的智慧
B:宇宙的起始
C:人生的境界
D:治国之道
答案: 【领导的智慧;人生的境界;治国之道】

16、多选题:
《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   )
选项:
A:不舍昼夜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与善仁
D:心善渊
答案: 【善利万物而不争;与善仁;心善渊】

17、多选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包括(  )
选项:
A:有边界不争
B:有秩序不争
C:有力量但不争
D:处下不争
答案: 【有边界不争;有秩序不争;处下不争】

18、多选题:
除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一章外,《道德经》其他章节还提到水的什么品格(  )
选项:
A:一生水,水生万物
B:柔弱胜刚强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答案: 【柔弱胜刚强;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19、多选题:
“反者道之动”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解释(   )
选项:
A:无法之法
B:无为之为
C:无用之用
D:祸福相依
答案: 【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祸福相依】

20、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格(  )
选项:
A:心善渊
B:静善清
C:言善信
D:动善时
答案: 【心善渊;言善信;动善时】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    )

选项:
A:万物之一类
B:任公子
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
D:辁才讽说之徒
答案: 【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

2、单选题:
“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    )
选项:
A:庄子
B:老子
C:惠子
D:孔子
答案: 【孔子】

3、单选题:
《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    )
选项:
A:二遍
B:一遍
C:三遍
D:四遍
答案: 【三遍】

4、单选题:
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    )
选项:
A:孰知正处
B:孰知正色
C:孰知正味
D:孰知正见
答案: 【孰知正见】

5、单选题:
《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    )
选项:
A:人籁
B:天籁
C:地籁
D:道籁
答案: 【道籁】

6、单选题:

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    )

选项:
A:水面
B:大地
C:百围之木
D:天空
答案: 【百围之木】

7、单选题:
“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
选项:
A:至人无己
B:神人无功
C:以自为是
D:圣人无名
答案: 【以自为是】

8、单选题:
《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    )
选项:
A:养形为主
B:养性为主
C:养气为主
D:养情为主
答案: 【养性为主】

9、单选题:
“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    )
选项:
A:治国者
B:屠户
C:厨师
D:尸祝
答案: 【治国者】

10、单选题:

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选项:
A:遁天之刑
B:遁天背情
C:悬解
D:帝之悬
答案: 【悬解】

11、单选题:
鹏的图南之志喻指什么( )
选项:
A:孔子生发南面为王之志
B:南冥之地是鹏的老家
C:候鸟南迁
D:人希望像鸟一眼自由翱翔
答案: 【孔子生发南面为王之志  】

12、多选题:
楚狂接舆过孔子车前,高唱“凤之歌”,故事出现在下面哪部书中(   )
选项:
A:《庄子》
B:《韩非子》
C:《论语》
D:《道德经》
答案: 【《庄子》;《论语》】

13、多选题:
下面哪些观点首先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
选项:
A:玄圣素王
B:内圣外王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国之利刃不可以轻易示于人
答案: 【玄圣素王 ;内圣外王】

14、多选题:
关于鲲鹏寓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3次的讲法各不相同
B:庄子将鲲鹏寓言共讲了3次
C:鹏能够包容蜩与学鸠的小
D:鲲鹏寓言应该在政治的场景下来理解
答案: 【3次的讲法各不相同;庄子将鲲鹏寓言共讲了3次;鹏能够包容蜩与学鸠的小;鲲鹏寓言应该在政治的场景下来理解 】

15、多选题:
下面的表述与古典正义观相一致的是(  )
选项:
A:各正性命
B:给每个人与其天性相符的东西
C: 人以群分是一个自然事实
D:给每个人完全相同的东西
答案: 【各正性命;给每个人与其天性相符的东西     ; 人以群分是一个自然事实  】

16、多选题:
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讲到了下面哪些内容(   )
选项:
A:人籁
B:吾丧我
C:地籁
D:天籁
答案: 【吾丧我 ;地籁;天籁】

17、多选题:
下面哪些形象是庄子笔下的“大”物(  )
选项:
A:鲲
B:百围之木
C:任公子所得之鱼
D:鹏
答案: 【鲲;百围之木;任公子所得之鱼  ;鹏】

18、多选题:
下面哪些情节是视频中讲解庖丁解牛寓言时,提到的关键情节(  )
选项:
A:道与术的先后关系
B:文惠君是何人
C:庖丁是何人
D:庖丁的刀
答案: 【道与术的先后关系;庖丁是何人;庖丁的刀】

19、多选题:
文惠君观庖丁解牛的收获有哪些(  )
选项:
A:如何养生
B:如何做饭
C:如何解牛
D:如何治国
答案: 【如何养生;如何治国】

20、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格(   )
选项:
A:静善清
B:动善时
C:言善信
D:心善渊
答案: 【动善时;言善信;心善渊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佛”意思是什么?

选项:
A:传说中的人物
B:智者 、觉者
C:神仙
D:庙里的塑像
答案: 【智者 、觉者】

2、单选题:

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

选项:
A:尼泊尔
B:中国
C:泰国
D:古印度
答案: 【古印度】

3、单选题: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

选项:
A:公元前6世纪
B:秦代
C:西汉末、东汉初
D:三国时期
答案: 【西汉末、东汉初】

4、单选题:

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

选项:
A:普救寺
B:南华寺
C:少林寺
D:白马寺
答案: 【白马寺】

5、单选题: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

选项:
A:迦叶摩腾
B:不空
C:鸠摩罗什
D:玄奘
答案: 【鸠摩罗什】

6、单选题:

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选项:
A:梁武帝
B:神光
C:迦叶摩腾
D:法兰
答案: 【梁武帝】

7、单选题:

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

选项:
A:《瑜伽师地论》
B:《大乘起信论》
C:《大唐西域记》
D:《大菩提藏经》
答案: 【《大唐西域记》】

8、单选题: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

选项:
A:释迦牟尼
B:慧远
C:弘忍
D:慧能
答案: 【慧能】

9、单选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
选项:
A:王维
B:慧能
C:慧远
D:陶渊明
答案: 【陶渊明】

10、单选题:
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
选项:
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
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
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
答案: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11、多选题:
释迦牟尼的成佛之路,经历了哪些(  )
选项:
A: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B:菩提树下自悟
C:苦行
D:禅定
答案: 【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菩提树下自悟;苦行;禅定】

12、多选题:
下列与鸠摩罗什有关的(  )
选项:
A:口吐莲花
B:汉传佛教奠基人
C:佛经翻译家
D:草堂寺
答案: 【口吐莲花;汉传佛教奠基人;佛经翻译家;草堂寺】

13、多选题:
中国本土僧人前往印度求法者(   )
选项:
A:唐朝的玄奘
B:后秦时期的姚兴
C:东晋的法显
D:曹魏时代的朱士行
答案: 【后秦时期的姚兴;东晋的法显;曹魏时代的朱士行】

14、多选题:
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禅宗什么样的传法方式(  )
选项:
A:众僧猜测
B:教外别传
C:以心传心
D:不立文字
答案: 【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15、多选题:
“见月忘指”启示人们(  )
选项:
A:“指”代表方法、途径
B:“月”代表目的
C: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
D:不要执着于文字解说
答案: 【“指”代表方法、途径;“月”代表目的;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不要执着于文字解说】

16、多选题:
关于达摩祖师的典故和公案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下面与其有关的是(  )
选项:
A:一苇渡江
B:断臂立雪
C:初见梁武
D:面壁九年
答案: 【一苇渡江;断臂立雪;初见梁武;面壁九年】

17、多选题:
达摩与慧可关于“安心”的问答,形象地阐释了一个道理(   )
选项:
A:向他人诉说来寻求解脱,基本是行不通的
B:寻求解脱的方法是内省、自悟
C:所有的烦恼最终是无法解脱的
D:所有的烦恼,皆源于人的内心
答案: 【向他人诉说来寻求解脱,基本是行不通的;寻求解脱的方法是内省、自悟;所有的烦恼,皆源于人的内心】

18、多选题:
苏轼的故事,形象地阐释了什么道理(  )
选项:
A:成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开悟的过程
B:揭示出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
C:自性即佛性
D:心中有佛,世人皆佛
答案: 【成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开悟的过程;揭示出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自性即佛性;心中有佛,世人皆佛】

19、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顿悟成佛”的修行法门(  )
选项:
A:当头棒喝
B:保持一颗平常心
C:苦读经典
D:行走坐卧皆为修禅
答案: 【当头棒喝;保持一颗平常心;行走坐卧皆为修禅】

20、多选题:
两宋以后,禅宗称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有机部分,主要是融合了哪种思想(  )
选项: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阴阳家
D:法家思想
答案: 【道家思想;儒家思想】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      )

选项:
A: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
B: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
C: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D:公元1046年到公元500年
答案: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2、单选题:

《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    )

选项:
A:风、雅、颂
B:卫风、小雅、大雅
C:赋、比、兴
D:信、达、雅
答案: 【风、雅、颂】

3、单选题:

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     )

选项:
A:308篇
B:306篇
C:305篇
D:307篇
答案: 【305篇】

4、单选题:

《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   )

选项:
A:蓬蒿
B:芦苇
C:荷花
D:荻花
答案: 【芦苇】

5、判断题:

《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判断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单选题:

元曲分为哪两部分?(    )

选项:
A:散曲和杂剧
B:世情剧和水浒剧
C:爱情剧和公案剧
D:小令和套数
答案: 【散曲和杂剧】

8、单选题:

散曲分为哪两部分?(     )

选项:
A:曲调和歌词
B:大令和杂剧
C:小令和中调
D:小令和套数
答案: 【小令和套数】

9、单选题:

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   )

选项:
A:曹操《短歌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单选题:

《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

选项:
A:白朴
B:郑光祖
C:马致远
D:关汉卿
答案: 【关汉卿】

11、判断题:

元代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2、判断题: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3、单选题: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在大观园里宝玉和黛玉看的是什么书?(    )

选项:
A:《大学》和《孟子》
B:《论语》和《孟子》
C:《牡丹亭》和《西厢记》
D:《大学》和《论语》
答案: 【《牡丹亭》和《西厢记》】

14、单选题:

“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是形容谁的?(   )

选项:
A:晴雯
B:薛宝钗
C:王熙凤
D:林黛玉
答案: 【薛宝钗】

15、单选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被薛宝钗斥为杂书的是什么书?(   )

选项:
A:《游园》和《西厢记》
B:《庄子》和《思凡》
C:《论语》和《孟子》
D:《牡丹亭》和《西厢记》
答案: 【《牡丹亭》和《西厢记》】

16、单选题:

《红楼梦》中《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谁和谁的爱情?(  )

选项:
A:薛宝钗和贾宝玉
B:贾宝玉和妙玉
C:贾宝玉和林黛玉
D:贾宝玉和史湘云
答案: 【贾宝玉和林黛玉】

17、判断题:

《红楼梦》用一百二十回的章目,来诠释了贾宝玉与薛宝钗相知、相恋的经过和结果。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8、多选题:
按乐调的不同,诗经中的作品可以分为(    )三类。
选项:
A:雅
B:颂
C:赋
D:风
答案: 【雅;颂;风】

19、多选题:
以下属于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先秦古籍的有(    )
选项:
A:《乐》
B:《春秋》
C:《书》
D:《诗》
答案: 【《乐》;《春秋》;《书》;《诗》】

20、多选题:
被称为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源头及浪漫主义源头的是(    )
选项:
A:《周易》
B:《诗经》
C:《楚辞》
D:《春秋》
答案: 【《诗经》;《楚辞》】

21、多选题:
散曲是不具备表演内容的新的诗歌形式,与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音律不同
B:句式不同
C:内容不同
D:主题不同
答案: 【音律不同;句式不同】

22、多选题:
以下哪一项属于窦娥临刑前立下的三桩誓愿?(  )
选项:
A:永无天日
B:血飞白练
C:六月飞雪
D:亢旱三年
答案: 【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3、多选题:
(    )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选项:
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郑光祖
答案: 【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24、多选题:
白元杂剧是融汇了(    )等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选项:
A:说白
B:杂技
C:舞蹈
D:歌唱
答案: 【说白;杂技;舞蹈;歌唱】

25、多选题:
薛宝钗对于《西厢记》《牡丹亭》这类文学作品的态度是(    )
选项:
A:从内心深处厌恶,坚决抵制。
B:非常喜爱,表露于神色。
C:内心深处喜爱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
D: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答案: 【内心深处喜爱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26、多选题:
宝玉和黛玉的相知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都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B:有共同的价值观,厌恶经世致用之学。
C: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喜爱表露人的自然天性的作品。
D:不追求功名利禄。
答案: 【都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有共同的价值观,厌恶经世致用之学。;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喜爱表露人的自然天性的作品。;不追求功名利禄。】

27、多选题:
下列关于宝钗和黛玉之间的差异,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较之宝钗,黛玉与宝玉在三观上更为契合。
B:宝钗以封建淑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黛玉则不压抑自己的本性。
C: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D:宝钗精于人情世故,处世更为圆滑周全。
答案: 【较之宝钗,黛玉与宝玉在三观上更为契合。;宝钗以封建淑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黛玉则不压抑自己的本性。;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宝钗精于人情世故,处世更为圆滑周全。】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哪首作品不是采用民族五声调式?(      )

选项:
A:《阿拉木汗》
B:《茉莉花》
C:《康定情歌》
D:《浏阳河》
答案: 【《阿拉木汗》】

2、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之美的表现。(    )

选项:
A:渐变之美
B:线性之美
C:级进之美
D:对比之美
答案: 【对比之美】

3、判断题:

《春江花月夜》以七声调式为基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单选题:

以下哪首作品不属于古琴曲?(    )

选项:
A:《碣石调·幽兰》
B:《二泉映月》
C:《渔樵问答》
D:《广陵散》
答案: 【《二泉映月》】

5、判断题:

中国传统音乐亲近自然的审美观受到儒、道、释文化的影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单选题:

《乐府题解》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     )

选项:
A:《幽思》
B:《水仙》
C:《游春》
D:《阳春白雪》
答案: 【《水仙》】

7、判断题:

《高山流水》这首琴曲在唐宋之后被分成两曲,一曲《高山》,一曲《流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单选题:

以下哪种不属于琴的别称?(     )

选项:
A:玉琴
B:瑶琴
C:七弦琴
D:雅琴
答案: 【雅琴】

9、单选题:

以下哪种不属于琴的造型?(     )

选项:
A:仲尼式
B:师旷式
C:云门式
D:伏羲式
答案: 【云门式】

10、单选题:

琴谱也称?(     )

选项:
A:半字谱
B:减字谱
C:俗字谱
D:工尺谱
答案: 【减字谱】

11、单选题:

琴曲《阳关三叠》的原诗是以下哪首诗?(       )

选项:
A:《送元二使安西》
B:《山居秋暝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相思》
答案: 【《送元二使安西》】

12、单选题:

以下哪种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境界和审美意趣。(     )

选项:
A:中正平合
B:理性冲突
C:清微淡远
D:崇尚自然
答案: 【理性冲突】

13、多选题:
中国音乐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选项:
A:线性之美
B:五声之美
C:级进之美
D:渐变之美
答案: 【线性之美;五声之美;级进之美;渐变之美】

14、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历史上的四大名琴?
选项:
A:擂鼓琴
B:绕梁琴
C:绿绮琴
D:焦尾琴
答案: 【绕梁琴;绿绮琴;焦尾琴】

15、多选题:
琴的音色讲求(  )
选项:
A:松透
B:深沉
C:清脆
D:饱满
答案: 【松透;深沉;饱满】

16、多选题:
琴曲《阳关三叠》的四个乐句中,那两句音乐是重叠的?
选项:
A:第三句
B:第二句
C:第四句
D:第一句
答案: 【第四句;第一句】

17、多选题:
以下哪些作品采用了民族无半音五声调式?
选项:
A:《茉莉花》
B:《阿拉木汗》
C:《在那遥远的地方》
D:《康定情歌》
答案: 【《茉莉花》;《康定情歌》】

18、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古琴的造型?
选项:
A:落霞式
B:伏羲式
C:仲尼式
D:师旷式
答案: 【落霞式;伏羲式;仲尼式;师旷式】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 它以含蓄为美,增加了神秘感。(      )

选项:
A:冲突文化
B:明喻文化
C:隐喻文化
D:科学性文化
答案: 【隐喻文化】

2、单选题: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由 ————三个部分组成。(      )

选项:
A:屋顶、屋身和横梁
B:屋顶、屋身和立柱
C:屋顶、屋身和台基
D:立柱、横梁、房屋
答案: 【屋顶、屋身和台基】

3、单选题:

十九世纪中叶的海派,对传统中国画色彩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主要的创新是————。

(        )

选项:
A:注重墨色的节奏的处理
B:将墨色和浓丽的色泽相呼应
C:注重色彩的意境表达
D:墨色分为五色
答案: 【将墨色和浓丽的色泽相呼应】

4、单选题:

《千里江山图》呈现出高度的————技巧,制造出————的效果。(      )

选项:
A:写意,平远
B:写意,高远
C:写实,深远
D:写实,平远
答案: 【写实,深远】

5、单选题:

中国传统绘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

选项:
A:本体的思维模式和综合性的思维
B:分析型思维和客体性的思维
C:主体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
D:综合性思维和逻辑实证性思维
答案: 【本体的思维模式和综合性的思维】

6、单选题:

《清明上河图》是————的杰作,是中国绘画————的典范。(       )

选项:
A:焦点透视,综合性思维
B:焦点透视,分析性思维
C:散点透视,分析性思维
D:散点透视,综合性思维
答案: 【散点透视,综合性思维】

7、单选题:

中国古代透视的“三远法”是指:(     )

选项:
A:高远、深远、平远
B:高远、中远、低远
C:仰远、平远、俯远
答案: 【高远、深远、平远】

8、单选题: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画面结合了——————与东方的平面性、多视点构图法则。

(       )

选项:
A:低视位成角透视关系
B:一般视高平行透视关系
C: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
答案: 【一般视高平行透视关系】

9、单选题:

1、米勒的《拾穗者》,画面采用—————透视关系构图。(      )

选项:
A:低视位成角透视关系
B: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
C:一般视高平行透视关系
答案: 【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

10、单选题:

—————第一次在绘画中创造性的将绘画中的颜色去除,只用线条来塑造形象,我们称之为“白描”画法。(          )

选项:
A:吴道子
B:谢赫
C:顾恺之
D:阎立本
答案: 【吴道子】

11、单选题:

中国绘画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用物像传达人的心情, 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物我和一”境界。在用线造型上中国画家偏重于————,运用游离感极强的线条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形式。(      )

选项:
A:客观感受
B:科学分析
C:理性思维
D:主观感受
答案: 【主观感受】

12、单选题: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采取————的线描方法。(      )

选项:
A:铁线描
B:莼菜描
C:游丝描
D:蚕丝描
答案: 【莼菜描】

13、判断题:

西方绘画用线造型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着重研究与表现形体结构开始,发展到印象派的“探索线”再进而发展到现代绘画诸流派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线条。(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4、判断题:

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5、判断题:
李成是北宋时期的画家,被美国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代表作品是《溪山行旅图》。(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6、多选题:
中西绘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中国画的审美意趣在真善美
B: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
C: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西方画以光和色为主要手段
D:中国绘画以散点透视为主,西方绘画以焦点透视为主
答案: 【中国画的审美意趣在真善美;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西方画以光和色为主要手段;中国绘画以散点透视为主,西方绘画以焦点透视为主】

17、多选题: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  )
选项:
A: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
B:重写意,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C: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D:重写实,注重对自然的重现,反映自然的真实与客观。
答案: 【重写意,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18、多选题:
海派绘画对传统中国画的改革创新,主要的创新是(     )。
选项:
A:意境表达的创新
B:注重墨色的节奏的处理
C:内容的创新
D:色彩的墨与艳的创新
答案: 【内容的创新;色彩的墨与艳的创新】

19、多选题:
中国绘画注重绘画的——(    )
选项:
A:色彩的意境
B:色彩的节奏
C:色彩的空间
D:色彩的意象
答案: 【色彩的意境;色彩的节奏;色彩的空间;色彩的意象】

20、单选题:
《清明上河图》通过——观念,——透视方法,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
选项:
A: 焦点透视;全局(观念)
B:散点透视;分析(观念)
C:分析(观念);散点透视
D:全局(观念);散点透视
答案: 【全局(观念);散点透视】

21、多选题:
从表现手法上看,雕塑一般可分为——(   )
选项:
A:石雕
B:透雕
C:浮雕
D:圆雕
答案: 【透雕;浮雕;圆雕】

22、多选题:
中国绘画的线具有——功能(   )
选项:
A:可表意
B:可独立的形式
C:可造型
D:可界线
答案: 【可表意;可独立的形式;可造型;可界线】

23、多选题:
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表达注重——(   )
选项:
A:色彩的空间表达
B:色彩的节奏表达
C:色彩的意象表达
D:色彩的色相对比
答案: 【色彩的空间表达;色彩的节奏表达;色彩的意象表达】

24、多选题:
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题材——(   )
选项:
A:兰
B:竹
C:菊
D:梅
答案: 【兰;竹;菊;梅】

25、多选题:
中西方艺术的共性——(   )
选项:
A:重技巧
B:意在笔先
C:重写实
D:重气韵
答案: 【重技巧;意在笔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中“奇怪”指的是(         )

选项:
A:不合常理
B:怪诞
C:丰富性
D:不美
答案: 【丰富性】

2、单选题:

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什么(        )

选项:
A:笔墨
B:汉字
C:节奏
D:毛笔
答案: 【汉字】

3、单选题:

“寻见梅花瓮已空”是(            )的诗句

选项:
A:董其昌
B:徐霞客
C:张旭
D:担当
答案: 【担当】

4、多选题:

汉字天生丽质,具有独特的(        ),这是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具有独立观赏艺术的基础。

选项:
A:意境美
B:节奏美
C:造型美
D:象形性
答案: 【节奏美;造型美】

5、多选题:

书法是(            )的艺术

选项:
A:抒发感情
B:不拘一格
C:美化生活
D:美化汉字
答案: 【抒发感情;美化生活;美化汉字】

6、多选题:

徐渭《题墨葡萄图》的书法,表现了(          )的意象。

 

选项:
A: 典雅
B:酣畅淋漓
C:落拓不羁
D:平和
答案: 【酣畅淋漓;落拓不羁】

7、判断题:

毛笔有“四德”,分别是尖、健、齐、圆。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凡是古人书写镌刻的文字都能称作是书法。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9、判断题:

汉字具有超方音的特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单选题:

下面关于书法笔法的描述,(       )是不正确的

选项:
A:藏露互现
B:方圆兼备
C:笔笔中锋
D:中侧转化
答案: 【笔笔中锋】

11、单选题:

要深入理解中国书法,首先要理解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           )

选项:
A:仁
B:义
C:法
D:道
答案: 【道】

12、单选题:

写好独体字最关键的是(            )

选项:
A:主次分明
B:笔画均匀
C:平正端正
D:方圆兼备
答案: 【主次分明】

13、多选题:

下面关于书法结字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奇正相生
B:纵收得体
C:主次分明
D:疏密有致
答案: 【奇正相生;纵收得体;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14、多选题:

中国书法的三要素是什么(                    )

选项:
A:气韵
B:用笔
C:结字
D:章法
答案: 【用笔;结字;章法】

15、多选题:

构成章法节奏的要素有(        )

选项:
A:疏密
B:轻重
C:快慢
D:大小
答案: 【疏密;轻重;快慢;大小】

16、判断题:

写书法要笔笔藏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7、判断题: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8、判断题:

被称作“初唐四家”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9、判断题:

“永字八法”指的是八种笔画的名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0、单选题:
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什么(  )
选项:
A:笔墨
B:节奏
C:汉字
D:毛笔
答案: 【汉字】

21、单选题: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中“奇怪”指的是(  )
选项:
A:怪诞
B:不合常理
C:丰富性
D:不美
答案: 【丰富性】

22、多选题:
汉字天生丽质,具有独特的(   ),这是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具有独立观赏艺术的基础。
选项:
A:节奏美
B:象形性
C:意境美
D:造型美
答案: 【节奏美;造型美】

23、多选题:
书法是(  )的艺术。
选项:
A:美化生活
B:抒发感情
C:不拘一格
D:美化汉字
答案: 【美化生活;抒发感情;美化汉字】

24、多选题:
徐渭《题墨葡萄图》的书法,表现了(  )的意象。
选项:
A:酣畅淋漓
B:典雅
C:落拓不羁
D:平和
答案: 【酣畅淋漓;落拓不羁】

25、判断题:
毛笔有“四德”,分别是尖、健、齐、圆。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6、判断题:
凡是古人书写镌刻的文字都能称作是书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7、判断题:
汉字具有超方音的特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8、单选题:
下面关于书法笔法的描述,(  )是不正确的
选项:
A:中侧转化
B:藏露互现
C:笔笔中锋
D:方圆兼备
答案: 【笔笔中锋】

29、单选题:
要深入理解中国书法,首先要理解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  )
选项:
A:道
B:义
C:法
D:仁
答案: 【道】

30、单选题:
写好独体字最关键的是(  )
选项:
A:平正端正
B:方圆兼备
C:笔画均匀
D:主次分明
答案: 【主次分明】

31、多选题:
下面关于书法结字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疏密有致
B:主次分明
C:奇正相生
D:纵收得体
答案: 【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奇正相生;纵收得体】

32、多选题:
中国书法的三要素是什么(   )
选项:
A:用笔
B:结字
C:章法
D:气韵
答案: 【用笔;结字;章法】

33、多选题:
构成章法节奏的要素有(   )
选项:
A:快慢
B:轻重
C:大小
D:疏密
答案: 【快慢;轻重;大小;疏密】

34、判断题:
写书法要笔笔藏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5、判断题: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6、判断题:
“用永字八法”指的是八种笔画的名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章学诚说: “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这句话的含义是(   )
选项:
A:史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
B:史学是中国传统著作之统称;
C:史学与经学是传统文化的一体两翼;
D:史学是古人著述之源头;
答案: 【史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

2、单选题:
杜维运认为:“西方史学自希腊、罗马灿烂的史学,退至洪荒时代。”“洪荒时代”是对哪个阶段欧洲史学的描述?(   )
选项:
A:欧洲中世纪
B:拜占庭时期
C:大航海时代
D: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 【欧洲中世纪 】

3、单选题:
以下传统史学作品中属于史学理论的是(  )
选项:
A:《通典》
B:《文献通考》
C:《通志》
D:《史通》
答案: 【《史通》】

4、判断题:
《孟子》一书载:“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说明当时各诸侯国均有本国之史。(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5、判断题:
希腊罗马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坨等人的作品文学价值超越了史学价值。(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6、单选题:
以下属于“通史”类史学著作的是:(  )
选项:
A:《三国志》
B:《汉书》
C:《春秋》
D:《史记》
答案: 【《史记》】

7、单选题:
以下属于“编年体”史学著作的是:(   )
选项:
A:《东观汉记》
B:《尚书》
C:《史记》
D:《春秋》
答案: 【《春秋》】

8、单选题:
学案体是记述学术源流的史书体裁,他的创始人是:(   )
选项:
A:司马光
B:刘知几
C:黄宗羲
D:司马迁
答案: 【黄宗羲】

9、单选题:
宰相“兼修国史”的传统肇始于(   )
选项:
A:宋
B:汉
C:唐
D:元
答案: 【唐】

10、单选题:
.以下属于官修史书典范的是(  )
选项:
A:《资治通鉴》
B:《汉书》
C:《汉晋春秋》
D:《史记》
答案: 【《资治通鉴》 】

11、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中国传统史学对于史家个人修养的要求的是(    )
选项:
A:史学
B:史德
C:史观
D:史识
E:史才
答案: 【史观 】

12、判断题:
司马迁认为《春秋》一书“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可见孔子编撰《春秋》的目的是为了确立一套社会规范。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3、判断题:
“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传统史学重视正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4、判断题:
清朝修国史,将洪承畴列入 “贰臣传”,说明清王朝在政治道德上并不认可洪承畴的行为。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5、单选题:
.以下不能反映中国传统史学“秉笔直书”传统是:(   )
选项:
A:“辽东寄书”
B:“韦曜下狱”
C:“陈寿索米”
D: “国史之狱”
答案: 【“陈寿索米”】

16、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明遗民史学家群体的是(  )

选项:
A:谈迁
B:钱谦益
C:张岱
D:万斯同
答案: 【钱谦益】

17、单选题:
以下史书因作者平行不端被视为“秽史”的是(     )
选项:
A:《新唐书》
B:《旧唐书》
C:《魏书》
D:《汉晋春秋》
答案: 【《魏书》】

18、判断题:
文字狱兴盛的清代,中国传统史学“秉笔直书”的传统中断了。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9、单选题:
据史载:在元朝灭亡之际,元代史官危素趋报恩寺,欲自尽以精忠报国。报恩寺僧人大梓说:“国史非公莫属,公死,是死国史也!”危素以此不死。这个案例说明:
选项:
A:危素贪生怕死
B:国可忘史不可亡
C:大梓慈悲心怀
D:元朝不得人心
答案: 【国可忘史不可亡】

20、多选题:
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包括:(    )
选项:
A:章节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志怪体
答案: 【纪传体;编年体】

21、单选题:
与近代专题史研究最为接近的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是:(  )
选项:
A:纪传体
B:学案体
C:国别体
D:编年体
答案: 【学案体】

22、单选题:
中世纪欧洲史学沦为了(  )的婢女。
选项:
A:神学
B:哲学
C:文学
D:数学
答案: 【神学】

23、单选题:
中国传统社会为史学编撰提供了制度保障的是(  )
选项:
A:方志馆
B:翰林院
C:史馆
D:皇史宬
答案: 【史馆】

24、单选题:
由私人修史转向国家修史的朝代是(   )
选项:
A:汉
B:唐
C:宋
D:明
答案: 【唐】

25、多选题:
以下属于明遗民史家群体的是(    )
选项:
A:钱谦益
B:徐元文
C:谈迁
D:张岱
答案: 【谈迁;张岱】

26、单选题:
以下属于史德有亏的史家是:(   )
选项:
A:班彪
B:危素
C:魏收
D:韦述
答案: 【魏收】

27、单选题:
中国传统史学之文化内涵中最能体现士大夫阶层品质的是(   )
选项:
A:民重史轻
B:国忘史存
C:殷鉴通变
D:秉笔直书
答案: 【秉笔直书】

28、单选题:
二十四史在体例上属于(   )
选项:
A:断代史
B:编年体
C:纪传体
D:通史
答案: 【纪传体】

29、单选题:
清代开国史馆修“国史”,吴三桂被列入(   )
选项:
A:奸臣传
B:逆臣传
C:忠烈传
D:贰臣传
答案: 【逆臣传】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5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