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课: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都城平面布局
1、问题:从聚落到城市的发展历程,起关键作用的在于以下两方面原因:__。
选项:
A:农业生产与交通道路
B:农业生产与水资源
C: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
D:商业与农业
答案: 【农业生产与交通道路】
2、问题:唐长城修建完成后,又在城市北部修建了大明宫,原因是__。
选项:
A:长安城原宫城所在地,地势低洼,因此选择了地势高的龙首原修建了大明宫作为新的宫城。
B:这样使长安城更壮观。
C:因为保卫长安城的禁军在北面,新修建的大明宫更安全。
D:政治需要
答案: 【长安城原宫城所在地,地势低洼,因此选择了地势高的龙首原修建了大明宫作为新的宫城。】
3、问题:中国古代城市中实行的里坊制,从__彻底废除。
选项:
A:明代
B:唐代
C:北宋
D:汉代
答案: 【北宋 】
4、问题:古人经常称南京城具有“虎踞龙盘”之势,那么“虎踞龙盘”的地理形势与____有关。
选项:
A:秦淮河
B:玄武湖
C:钟山
D:淮河
答案: 【钟山】
5、问题:北京城“凸”字形的城市形态形成于__。
选项:
A:元代
B:明代
C:明代中晚期
D:清朝
答案: 【明代中晚期】
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包括:
选项:
A:领海
B:具有主权的岛屿
C:大陆疆土
D:领空
答案: 【大陆疆土】
2、判断题:
历史时期中国的版图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图为基础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多选题:
罗塞塔碑上有以下哪几种文字:
选项:
A:古希腊文
B:古埃及文
C:拉丁文
D:阿拉伯文
答案: 【古希腊文;古埃及文】
4、判断题: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地,代表的空间是中间之地。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创办了____①_______与 ___②_____,成为现代历史地理专业的开端。
选项:
A:①地理学会 ② 地理研究
B:①禹贡学会 ②《禹贡》半月刊
C:①禹贡学会 ② 地学杂志
D:①地理学会 ②地理学报
答案: 【①禹贡学会 ②《禹贡》半月刊】
6、单选题:
侯仁之先生认为历史地理研究_______的地理。
选项:
A:昨天、前天
B:未来
C:今天、明天
D:现在
答案: 【昨天、前天】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疆域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多次境域伸缩与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政治领属空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法国人儒勒·格鲁塞在他的名著《草原帝国》中清楚地指出:“乾隆皇帝对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尔的吞并,标志着实现了中国自班超时代以来的十八个世纪中实行的亚洲政策所追随的目标,既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无论疆土局限在农耕区之内,还是迈出农牧交错带向非农业区域延伸,民族之间的交融始终贯穿其中,因此疆域既是历史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并非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功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单选题:
“中国”一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从1689年
选项:
A:中俄《尼布楚条约》开始
B:中俄《瑷珲条约》开始
C:中俄《北京条约》开始
答案: 【中俄《尼布楚条约》开始】
5、单选题: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_中
选项:
A:《禹贡》
B:甲骨文
C:何尊
D:《尼布楚条约》
答案: 【何尊】
6、单选题:
____①_____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界限,也是一条人类生产方式的界限,这条界限以东以南以____②_____为主,这条界限以西以北以_____③______为主。
选项:
A:①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畜牧业 ③ 商业
B:① 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畜牧业 ③ 农业
C: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农业 ③ 畜牧业
D: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畜牧业 ③ 农业
答案: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农业 ③ 畜牧业】
7、单选题:
中国广大国土的形成是_________的贡献。
选项:
A:各族人民
B:国家力量
C:汉族
D:政权
答案: 【各族人民】
8、单选题:
“中国”这一词汇,最初具有____①_____与____②_____的含义。
选项:
A:①中间的地方 ② 人口集中的地方
B:① 中心之地 ② 华夏文化的典型地区
C:① 中心之地 ② 重要农业生产地区
D:① 富裕的地区 ② 国都所在地
答案: 【① 中心之地 ② 华夏文化的典型地区】
9、单选题:
中国疆域发展经过伸缩之变,至_________进入稳定时期,成为今日泱泱大国的基础。
选项:
A:15世纪
B:17世纪
C:16世纪
D:18世纪中期
答案: 【18世纪中期】
10、单选题:
“中国”一词正式代表我们的主权国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从_________开始。
选项: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伊犁条约》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答案: 【《中俄尼布楚条约》】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西周经过分封,天子名义拥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分封制下国家分属于各自拥有实权的受封者,天子、诸侯、卿大夫皆为有土之君,因此天下、国、家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宋辽夏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不但三个政权都试图一统天下,且均自认为正统,在这样的背景下遥领、虚封出现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判断题:
“随山川形便”依凭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使行政区与自然地理区保持一致的划界方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单选题:
推恩令是 ________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
选项: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宣帝
D:汉文帝
答案: 【汉武帝】
5、单选题:
州固定成为一级行政区发生在________
选项: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时期
D:三国时期
答案: 【东汉末年】
6、单选题:
分民而治是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选项:
A:集权制
B:郡县制
C:郡国制
D:分封制
答案: 【郡县制】
7、单选题: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于地方官员的监督,在全国设置了____①_______个监察区,派___②_____定期考察官员。
选项:
A:①11 ② 大臣
B:①16 ② 官员
C:①15 ② 宰相
D:①13 ② 刺史
答案: 【①13 ② 刺史】
8、单选题:
东汉末年将作为监察区的州改为行政区,这时全国出现__________三级行政区。
选项:
A:州、郡、县
B:省、府、州
C:府、州、县
D:省、州、县
答案: 【州、郡、县】
9、单选题:
今日陕西省的版图具有__________的区划特征。
选项:
A:犬牙交错
B:随山川形便
C:依山川大势
D:插花
答案: 【犬牙交错】
10、单选题:
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制,对于地方行政区实行__________的政策。
选项:
A:随山川形便
B:中心分离、区划交叉
C:犬牙交错
D:分权
答案: 【中心分离、区划交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