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卷 (课程代号:8403)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200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卷

(课程代号:8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每小题1分,共3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的劳动社会学专著是 ( )

A、《昆厂劳工》 B、《内地女工》

C、《群学疑言》 D、《中国劳工问题》

2、劳动者构成的变化,主要是受 ( )

A、生产力和政策的影响 B、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影响

C、知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D、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微观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劳动者具体工作场所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在与劳动者密切相关的技术、操作过程与 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 )

A、价值观 B、态度

C、同事及上下级 D、积极性

4、劳动者社会化的目标是 ( )

A、使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B、使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使人开始从事一种职业 D、使人正式进入一个劳动岗位

5、行业结构的特点主要有 ( )

A、文化构成,体力构成,素质构成

B、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

C、体力构成,素质构成,道德构成

D、文化构成,体力构成,年龄构成

6、行业和 一样,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

A、岗位 B、产业

C、职业 D、部门

7、客观探究法是依据客观事实,研究各种职业的 ( )

A、地位和权力方法 B、收入和地位方法

C、地位和教育方法 D、地位和等级方法

8、职业概率等于 ( )

A、职业能力水平*职业机会*竞争系数*其他因素

B、职业能力水平*职业需求量*竞争系数*其他因素

C、职业能力水平*职业环境*竞争系数*其他因素

D、职业能力水平*职业机会*职业努力程度*其他因素

9、从社会的角度看,人的职业选择可分为 ( )

A、标准型、先期确定型和反复型

B、非标准型、先期确定型和反复型

C、标准型、先期确定型和不确定型

D、标准型、非标准型和反复型

10、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研究个人的职业与 问题至关重要。 ( )

A、职业意向 B、职业能力

C、职业选择 D、职业价值观

11、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属于典型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类型是 ( )

A、稳定型 B、标准型

C、不稳定型 D、复杂试用型

12、世界上的职业指导最早产生于20世纪的( )

A、英国 B、中国

C、德国 D、美国

13、职业流动真正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进入( )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4、比较发达的国家,职业阶层结构的开放程度越高,其( )

A、净流动率越高 B、粗流动率越高

C、结构流动率越高 D、净流动率越低

15、劳动的正式群体的首要功能是( )

A、社会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心理功能

16、集体意识主要是指集体成员( )

A、对劳动集体的认同感和相互联系的信念

B、与集体目标一致和共命运的信念

C、对劳动集体的认同感和集体共命运的信念

D、与集体利益一致和共命运的信念

17、劳动群体的最基本的组织结构是( )

A、权力 B、沟通

C、职位 D、行业

18、社会关系从内涵上讲,主要强调的是一种( )

A、联系 B、行为

C、互动 D、合作

19、在企业家和企业职工之间的互动中,其最基本的形式是( )

A、强制 B、合作

C、竞争 D、冲突

20、奖金和津贴属于( )

A、经济学意义上的报酬 B、社会学意义上的报酬

C、精神报酬 D、劳动的额外报酬

21、在几乎所有的社会里,构成该社会最敏感的劳动问题之一的是( )

A、劳动者报酬 B、劳动者对权力的追求

C、劳动者的社会声望 D、收入分配不公

22、对时间分配的影响最为显著的社会环境因素是( )

A、社会发达程度 B、人的种族背景

C、风俗习惯 D、科学技术的进步

23、上下班路途时间属于劳动者的( )

A、个人生活时间 B、劳动时间

C、学习和参与时间 D、闲暇时间

24、人们普遍认为缩短劳动时间可以( )

A、扩大就业机会 B、减少就业机会

C、增加失业人数 D、降低社会稳定性

25、妇女对 的适应能力比男性低。 ( )

A、社会 B、家庭

C、劳动环境 D、文化环境

26、在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渠道为 ( )

A、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 B、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与国有经济 D、国有企业

27、提供的补助金是和本人事故前的就业收入挂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

A、就业关联制度 B、普遍保障制度

C、雇主责任制度 D、中央公积金制度

28、雇主责任制度主要是针对 ( )

A、退休职工而建立的 B、工伤事故而建立的

C、医疗保健而建立的 D、外出公干而建立的

29、一些学者将西方一些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称为( )

A、内生型现代化 B、外发型现代化

C、自上而下型现代化 D、政治型现代化

30、我国第四次人中普查的职业分类标准共分为( )

A、12个大类 B、8个大类

C、6个大类 D、5个大类

31、美国帕森斯创立地方职业局,开展职业指导活动是在( )

A、1900年 B、1908年 C、1912年 D、1916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2、劳动社会学主要研究和人的劳动活动相联系的 ,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A、社会关系 B、社会结构

C、社会管理 D、社会变迁 E、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

33、对劳动者的态度测量的一般方法有( )

A、面谈法 B、问卷法

C、投射法 D、社会距离测量法

E、查看法

34、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稀缺的、有价值资源的控制力的差别,这些资源包括( )

A、知识 B、经济

C、知识和技能 D、对经济资源的控制

E、权威

35、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A、先天生理条件 B、教育训练

C、职业活动实践 D、文化基础教育

E、边干边学

36、造成人的职业生涯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个人能力 B、心理问题

C、机遇问题 D、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E、社会环境

37、我国第一阶段的职业流动特点有 ( )

A、职业流动率高

B、农村劳动者大量向城市流动

C、城市和农村劳动者跨省区的职业流动量大

D、全面的下向流动

E、极少的职业自由流动

38、劳动集体凝聚力是指劳动集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 )

A、结合力的统一 B、组织力的统一

C、合作力的统一 D、齐心协力的统一

E、吸引力的统一

39、劳动者工作意识包括 ( )

A、对工作本身的满足感 B、对劳动条件的满足感

C、对人际关系的满足感 D、归属意识

E、工作目的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0、按照产业结构划分劳动者,能反映劳动的质的差别

判断:

理由:

41、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满足是行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

判断:

理由:

42、在个人进行职业选择时,决定其选择方向,作为职业意向基础心理因素的是岗位。

判断:

理由:

43、职业生涯的核心是人的职业劳动阶段。

判断:

理由:

44、在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或地区,教育对职业流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越高。

判断:

理由:

45、劳动者的满足感是影响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决定因素。

判断:

理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简述劳动者正式群体行为的特点。

47、职业对个人有哪些功能?

48、职业生涯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9、试论职业生涯模式的类型分析。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50、杨某是一名管理学博士,他在浙江大学念过财务管理、工业工程、技术创新管理。他先后在高校教过书,在三个企业中从事过基层管理、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研发流程、高层管理,而他在华为的六年经历对其影响是最深远的,很多岗位都试过,却始终一直都与职业讲师有缘,因为他一直在讲课,所以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培训师。

请用相关的理论解释为什么杨某会以职业培训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200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8403)

  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每小题1分,共31分)
  2. D 2、D 3、C 4、A 5、B 6、C 7、D 8、B 9、A 10、C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C 18、A 19、B

20、A 21、D 22、D 23、B 24、A 25、C 26、A 27、A 28、B

29、A 30、B 31、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32、ABCDE 33、ABCD 34、CDE 35、ABC 36、ABCDE 37、ABC 38、AE 39、ABC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其中判断1分,说明理由2分,共18分)

40、判断:错误

理由:按照产业结构划分劳动者,只能反映劳动的种的差别。

41、判断:错误

理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满足是行业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

42、判断:错误

理由:在个人进行职业选择时,决定其选择方向,作为职业意向基础心理因素的人的职业价值观。

43、判断:正确

理由:职业生涯是指人一生的职业历程,它包括一个人从进入职业之前到退出职业以后的相当长的职业有关的生活时期,其核心是人的职业劳动阶段。

44、判断:正确

理由:教育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程度随工业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或地区,教育对职业流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越高。

45、判断:错误

理由:劳动者报酬是成为影响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主要决定因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1)服从组织的总目标。(1分)

(2)服从一定的合法权威。(1分)

(3)与劳动者在正式组织中的地位相符。(1分)

(4)受到各种正式的规章制度的限制。(1分)

劳动者的正式群体行为对生产劳动组织效率有很大的影响。(1分)

47、(1)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来源。(1分)

(2)职业是个人从事的特定工作,可以成为促进个性发展的手段。(1分)

(3)职业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1分)

(4)职业是个人获得非经济收入的来源。(1分)

(5)职业生活使个人进入一种社会情境,而社会情境因职业的异同而异同,因此,职业成为使人担任特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一定行为模式的条件。(1分)

48、(1)职业准备期。(1分)

(2)职业选择期。(1分)

(3)就业初期 职业适应期。(1分)

(4)就业中期 职业稳定期。(1分)

(5)就业后期 职业能力衰退期与结束期。(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9、(1)专业职业人员。(1分)

(2)业主与经理人。(1分)

(3)白领人员。(1分)

(4)熟练工人。(1分)

(5)半熟练工人。(1分)

(6)非熟练工人。(1分)

(7)家庭服务与个人服务人员。(1分)

根据论述情况给1~3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50、(1)可以运用职业生涯系统留点理论进行分析。(2分)

(2)按照职业生涯系留点,以技术或职能性能力为系留点的人,重视发挥技术才能,愿意从事挑战性的工作。(2分)

根据分析给1~6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