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3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
2003年 7月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
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_ 分工, 也可以按 分工。
2.计人产品成本 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人产品成本 的方法,可 以分为
和
3.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各月各种产品成本 中的制造费用均按 计划确定的 分配的一种方法。
4.按照产品的 和成本计算的 ,可将品种法分为单一 品种法和多品种的品种法。
5.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其核算成本的基本原理是:产品的实际成本是由
成本、脱离定额差异和 三个因素组成。
二、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
1.如果企业成本明细账中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 费用,应借记( )。
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 目
B“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原材料”成本项 目
C.“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 目
D“制造费用”账户
2.辅助生产 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是( )。
A.便于分清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 B.计算工作简便
C.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D.分配结果最正确
3.除了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 )。
A.没有余额 B.一定有借方余额
C.一定有贷方余额 D.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4.单设废 品损失成本项 目时 ,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人( )。
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B.“废品损失”账户借方
C.“制造费用”账户借方 D.“管理费用”账户借方
5.若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 )比例分配。
A.数量 B.约当产量
C.定额工 时 D.定额费用
6.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7.某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月第一步骤完工入库的半 成品为 1000。元,本月第二步骤领用的半成品成本为 8000元,本月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为 12000元,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分别为 200。和 16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产成品成本为 ( )元 。
A. 22400 B. 21800
C. 20400 D. 19600
8.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的特点是( )。
A.按产品类别计算产品成本
B.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 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计人费用
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
D.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成本 ,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费用采用一定
方法分配确定
9.在完工产品成本 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 ,说明( )。
A.定额提高 B.定额降低
C.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取得成绩 D.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10.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 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 ( )
A.应付福利费 B.生产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11.下列各项 中,属于直接计 人费用的有( )。
A.几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B.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D.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机器设备折旧费
12.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写,预计使用 15 年 ,则年折旧率为( )。
A. 6. 67 0 o B. 6. 33纬
C. 5. 37% D. 6写‘
13.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修理用备件人库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
A.“低值易耗 品” B.“基本生产成本”
C.“辅助生产成本” D.“原材料”
14.废品损失是指( )。
A.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D.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15.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 工作 ,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 ( )。
A.定额比例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完工产品计算法
16.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 比较准确、稳定 ,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 , 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适宜采用( )。
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 比例法
17.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 日期
C.生产组织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
18.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 )。
A.能够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B.有利于加强半成品的实物管理
C.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D。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19.材料定额成本应该等于( )乘以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再乘以计划单价。
A.本月投人产品数量 B.月初在产品数量
C.本月完工产 品数量 D.月末在产品数量
20.工业企业各种成本报表分析都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
A.趋势分析法 B,连环替换分析法
C.对比分析法 D.差额计算分析法
三、多选题(每小题 2分 ,共 10分 )
1.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 )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 作。
A.生产规模 的大小 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 D.企业机构的设置
E.成本管理的要求
2.企业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时,应 ( )科 目。
A.借记“预提费用” B.贷记“预提费用”
C.借记“财务费用” D.贷记“财务费用”
E.贷记“待摊费用”
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具有以下特点( )。
A.核算工作量较大 B.核算工作较简便
C.需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 D.核算结果较正确
E.核算结果不很正确
4.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 ( )。
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 的转移而转移
C.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
D.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5.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产品有 ( )。
A.联产品
B.人工造成的等级品
C.各等级产品
D.品种规格繁多且数量小 ,费用 比重小且零星产品
E.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四、问答题 (每小题 5分 ,共 10 分 )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2.采用分批法时,为什么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为什么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成本 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五、计算题(共 50 分)
1.(15分)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 为:A产品20件,B产品1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 克。本月耗用 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
日期 | 项目 | 数量
(千克) |
单价(元) |
1日 | 期初余额 | 200 | 30 |
3日 | 购入材料 | 500 | 32 |
5日 | 领用材料 | 300 | — |
10日 | 购入材料 | 600 | 35 |
11日 | 领用材料 | 600 | — |
12日 | 领用材料 | 100 | — |
18日 | 购入材料 | 900 | 30 |
20日 | 领用材料 | 1000 | — |
30日 | 期末余额 | 200 | — |
要求:(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2.(5分)某企业基本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根据生产记录统计汇总后的生产工时 为:甲产品29o0小时,乙产品2500小时,丙产品300。小时。该车间本月归集在“制造费用— 基本车间”明细账借方发生额:1932。元。
要求: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3. (15分)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人,实际费用为:直接材 料 62500元;直接人工 13888元,制造费用 15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 490件,不可修复废品 10件,其加工程度为 60写,废品残料作价 300元人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与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2)编制残料人库、结转废品净损 失的会计分录。
4. (15分)某企业某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实际产量 | 单位成本 | 总 成 本 | ||||
上年
实际 平均 |
本年 计划 | 本期
实际 |
按上年实际 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 | 按本年计划 单位成本 计算 | 本期
实际 |
|||
可比产品合计 | ||||||||
甲 | 件 | 30 | 700 | 690 | 680 | |||
乙 | 件 | 35 | 900 | 850 | 830 | |||
不可比产品 | ||||||||
丙 | 件 | 20 | — | 400 | 460 | |||
全部产品 | — | — | — | — |
产值成本计划数为 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 102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成本生产成本 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
试卷代号:21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3年7月
一、填空题(毎空1分,共10分)
1.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对象
2.直接计入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
3.年度 计划分配率
4-生产类型 繁简程度
5.定额 定额变动差异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 A 3. A 4. A 5. B
6. B 7. C 8. D 9.B 10. C
11.C 12. B 13. D 14. D 15. C
16. C 17. A 18. D 19. A 20. C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BDE 2. BC 3・ ACE 4. BCE 5. ACD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
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产品的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 产品的定额成本,其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 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 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2.采用分批法时,生产费用应按月汇总,但由于各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每批产品的 实际成本,必须等到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厂后才能计算确定,因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是不定期 的。
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月末某工作号若已全部完工,该工作号汇集的生产费用全 部作为完工产品成本;若未完工,则全部列作在产品成本。如果是小批量生产,某工作号在月 末有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为了在月份会计报表中提供已完工部分的生产成本,才需要用简 单的方法(在产品用计划成本结帐)将工作号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 分配。
五、计算题(共50分)
1.(15 分)(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X30 + 100X32) + (400X32 + 200X35)
+ (100X35) + (300X35 + 700X30)
= 64000(元)
(2) 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X200 = 1000(千克)
B 产品:8X100 = 800(千克)
分配率= 64000/(1000 + 800) = 35. 5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56X1000 = 35560(元)
B 产品= 35. 56X800 = 28448(元)
(3) 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5560
——B产品 28448
贷:原材料 64008
2.(5 分)分配率=19320/(2900 + 2500十3000)=2. 3
甲产品应负担= 2900X2.3 = 6670
乙产品应负担= 2500X2. 3 = 5750
丙产品应负担= 3000X2. 3 = 6900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670
——乙产品5750
——丙产品6900
贷:制造费用19320
3.(15分)(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 490 + 10X60% = 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 62500/500=125
直接人工= 13888/496 = 28
制造费用=15376/496 = 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 125X10 = 1250
直接人工= 28X6 = 168
制造费用= 31X6 = 186
借:废品损失一A产品 1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 1604
(2) 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一A产品300
(3) 结转净损失:1604-300 = 1304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 1304
贷:废品损失一A产品 1304
4.(15分)(1)产品生产表编制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实际产量 | 单位成本 | 总 成 本 | ||||
上年
实际 平均 |
本年
计划 |
本期
实际 |
按上年实际 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 | 按本年计划 单位成本 计算 | 本期 实际 | |||
可比产品合计 | 52500 | 50450 | 49450 | |||||
甲 | 件 | 30 | 700 | 690 | 680 | 21000 | 20700 | 20400 |
乙 | 件 | 35 | 900 | 850 | 830 | 31500 | 29750 | 29050 |
不可比产品 | ||||||||
丙 | 件 | 20 | 400 | 460 | — | 8000 | 9200 | |
全部产品 | 一 | 一 | — | 一 | 58450 | 58650 |
(2)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58650-58450=+200(超支)
200 X 100%/58450= +0. 34%(超支)
(3) 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
实际数为 58650/102000X100% = 57. 5 元/百元
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产值也大,从产值成本率 介柝来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总成本超支主要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 轩超支,而可比产品甲、乙产品成本却比计划和上年度实际降低了。须进一步査明丙产品成本 留支和甲、乙产品成本下降的原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