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3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会计学专业 成本会计 试题
2006年 7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2.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称为成本性支出。 ( )
3.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 )
4.“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 )
5.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
的产品成本中。 ( )
6.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
7-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
8.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 )
9.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
10.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
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由企业各车间的人员分别进行,这种 工作方式是( )。
A.集中工作方式 B.分散工作方式
C.统一工作方式 D.车间工作方式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
A.原材料 B.材料费用
C.折旧费 D.燃料费用
3.在企业成本明细账中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下,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
费用,应借记( )。
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B.“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C.“制造费用”账户
D.“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4.下列各项中,不计提折旧的有( )。
A.当月报废停用的固定资产 B.未使用的房屋
C.当月开始使用的设备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5.某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 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该固定资产1986年10月购入并开始使用,1997年8月份报废, 报废时已提折旧为( )。
A. 78200 元 B. 76800 元
C, 80000 元 D. 76000 元
6.下列费用中,既可以釆用待摊费用,也可以釆用预提费用的方法进行核算的是(
A.固定资产折旧费 B.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C.预付保险费用 D.短期借款利息
7.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是()。
A.便于分清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
B.计算工作简便
C.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D。分配结果最正确
8.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
A.无余额
B.只有借方余额
C.只有贷方余额
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9.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宜采用()。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0.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
A.返修前发生的原材料费用
B.返修前发生的制造费用C.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
D.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
11.为了简化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记入()。
A.“制造费用”账户
B.“管理费用”账户
c.“营业外支出”账户
D.“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12.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期间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计入(》。
A.产品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废品损失
13.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的产品。
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相差不多D.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
14.假设某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A.45000元和11250元
B.40000元租16250元
C. 45000元和11520元
D.34298元和21952元
15.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
()条件。
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6.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可以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
()比例分配。
A.数量
B.约当产量
C.定额工时
D.定额费用
17.在某种产品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之间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8.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19.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A.定额提高
B。定额降低
C.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取得成绩
D.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20.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
A.能够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B.有利于加强半成品的实物管理
C.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D.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
A.营业收入的实现
B.盈余公积的提取
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
2.属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的会计账户有()。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
E.“待摊费用”
3.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A.交互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
C.定额比例法
D.直接分配法
E.计划成本分配法
4.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
A.限额法
B.年限法
C.盘存法
D.切割核算法
E.差异凭证法
5.在定额法 下 ,产品的实 际成本是 ( )的代数 和。
A.按 现行定额 成本计算 的产品定 额成本
B.脱离现行 定额的差 异
C.材料成本 差异
D.月初 在产品定额 变动差异
E.按上期 定额成本计 算的产 品定额成 本
四、简答题 (每小题 5分 ,共 10分 )
1.简述产 品的理 论成本与 实际成本 。
2.为什 么要按 固定的系数 进行分配 ?系数是 怎样确定 的?
五、计算及分析题(共50分)
1.(5分)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 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产 品30。件。
要求:釆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2.(5分)甲产品的一些零部件从本月1日起实行新的消耗定额:旧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 200元,新的为210元;旧的工时定额为40小时,新的为38小时。该产品月初在产品按旧定 额计算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定额工资费用为3000元,定额制造费用为2500元.
要求:计算甲产品新旧定额之间的折算系数,并据以计算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定额芟动是 异。
3.(25分)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 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 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00元。U月份,月 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1000件;该月实 际制造费用为9100元。12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900件,乙产品8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 为62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 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 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4) 计算并结转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对计划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 行调整。
4.(5分)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
下表:
项 目 | 单位产品 所耗工时 | 每小时 制造费用 | 单位产品 制造费用(元) |
本年计划 | 10小时 | 5 | 50 |
本月实际 | 11小时 | 4. 5 | 49. 50 |
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釆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 的影响程度。
5.(10分)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是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 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 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500元,其中:
直接材料24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 品负担)。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试卷代号:21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7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I. X 2.X 3.√ 4.√ 5.X
6. X 7.√ 8.X 9.X 10. X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B 2.A 3. A 4. C 5. D
6. B 7. A 8. D 9. C 10. C
11.B 12. A 13. D 14. C 15. A
16. A 17. B 18. B 19. B 20. D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D 2. ABCD 3. ABDE 4. ACDE 5. ABCD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 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 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 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 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2.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 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 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把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用其他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 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相比,求出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的比率,即 系数。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应任意变更。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 种产品成本的方法,也叫系数法。因此,系数法是分类法的一种,也可称为简化的分类法。
五、计算及分析题(共50分)
1.(5 分)
原材料定额费用:A产品:8X600 = 4800(元)
B 产品:4X800 = 32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 10000/(4800 + 3200) = 1. 25
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4800X 1.25 = 6000(元)
B 产品:3200XI. 25 = 4000(元)
2.(5 分)
材料费用定额系数=210/200=1.05
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 4000X(1 —1.05) = — 200
工时定额系数= 38/40 = 0. 95
月初在产品工资费用定额变动差异= 3000X(1-0.95) = 150 月初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 2500X(1-0. 95) = 125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合计:-200 + 150+125-75
3.(25 分)
(1) 年度计划分配率:
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2400X4 = 9600(小时)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 X 6 = 1(小时) 年度计划分配率= 163200/(9600 + 108000)=0. 8
(2) 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0.8X1800X4 = 576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X 1500X6 = 72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岀的制造费用= 5760+7200 = 12960(元) 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5760
——乙产品 7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960
(3) 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 8X1200X4 = 3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X 1000X6 = 480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840 + 4800 = 8640(元)
“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 + 9100-8640 = 310(元)(借方余额)
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840
——乙产品 48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640
(4)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0.8X900X4 = 288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X800X4 = 3840(元)
该月应分配转岀的制造费用=2880 + 3840 = 6720(元)
会辻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 —甲产品 2880
一乙产品 3840
贷:制造费用一 一基本车间 6720
调整差额:差额= 310 + 6200 —6720 = — 210(元)(贷方差额)
分配率= 210/(900X4 + 800X6)=0. 025
甲产品调减制造费用= 3600X0. 025 = 90(元)
乙产品调减制造费用=4800X0.025 = 120(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0
——乙产品 120
贷:制造费用 210
或:
12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310 + 6200 = 6510(元)
分配率= 6510/900X4 + 800X6 = 6510/(3600 + 4800)=0. 775
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3600X0. 775 = 2790(元)
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4800X0. 775 = 3720(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790
——乙产品 3720
贷:制造费用 6510
4.(5 分)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 49. 50 — 50=—0. 5(元)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影响= (ll-10)X5 = 5(元)
每小时工资费用变动影响= 11X(4. 50-5) = -5.5(元)
5.(10 分)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 100X50% = 5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4000/(200 + 50)=96(元)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 200X96 = 192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 50X96 = 48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 26000/(200 + 50) = 104(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00X104 = 208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50X104 = 5200(元) 产成品成本= 19200 + 20800 + 500 = 405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4800 + 5200 = 10000(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