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36
座位号巨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1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会计专业 管理会计 试题
2006年 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 ,共 15分)
1.变动成本
2.标准成本
3.现金流出量
4.投资敏感性分析
5.利润中心
二、单选题(每小题 1分 ,共 20分) 1.在管理会计中,将全部成本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的目标 }3.成本发生的时态
C 成本的相关性 D.成本的可盘存性
2,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
A.贡献边际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3.编制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期间通常是( )。
A. 1个月 B. 1个季度
G 半年 D. 1年
4.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计算现金支出应予剔除的项目是()。
A.间接材料 H间接人工
G管理人员工资 D.折旧费
5.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应选为成本目标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G现实标准成本 D.过去的标准成本
6.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标准价格是()。
A.市场价格减对外的销售费 B,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C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D.全部成本转移价格
7.特定因素按有关假定单独变动1%后使利润增长的百分比指标叫做该因素的()0
A.灵敏度指标 B变动率指标
C.敏感性 D.变动极限
8.如果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为10%,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为3%,则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 指标为()。
A. 7% H 6%
G 5% D. 4%
9.如果某长期投资项目的原始总投资与投资总额之间存在数量差异,则意味着该项目一定 ( )。
A.存在流动资金投资 R存在资本化利息
G采取分次投入方式 D,釆取一次投入方式
10.下列长期投资决策指标中属于非贴现指标的是()。
A.净现值 R内部报酬率
a平均报酬率 d.获利指数
U.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九
A.直接材料预算 H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1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耗费差异 B能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闲置能量差异
13.供需双方分别按照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记价结算时采用的是()。
A.实际成本 B.市场价格
G协商价格 D.双重市场价格
14.为了使部门经理在决策时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应该采用的评价指标为()。
A.投资报酬率 B剩余收益
C.现金回收率 D.销售利润率
15.在下列指标中,可以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o
A.保本作业率 R贡献边际
C.保本量 D.保本额
16.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必须考虑的由于对半成品进行深加工而追加的变动成本, 称为()。
A.联合成本 B.共同成本
C.机会成本 D.加工成本
17.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 33,销售量变动率为10%,则下年 的利润变动率为()=
A. 10.33% B. 11.33%
C. 12% D. 13.3%
18.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1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制造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
元,销售500件,则其产品边际贡献为( )。
A. 650 元 B. 750 元
C.850 元 D. 950 元
20.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釆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a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成本预测的方法包括( )。
A.指数平滑法
B.加权平均法
C.回归直线分析法
D.高低点法
E.趋势平均法
2.下列各种价格中,符合最优售价条件的有( )。
A.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价格
B.边际利润等于零时的价格
G收入最多时的价格
D.利润最大时的价格
E.成本最低时的价格
3.下列各项中,可能构成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组成内容的有( )。
A.第n年归还的借款本金 B.第n年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C.第n年回收的流动资金 D.第n年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E,第n年的净利润
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述订货变动成本特征的有( )。
A.它与订货次数多少有关 B.它与订货次数多少无关
C.它与每次订货数量无关 D.它是相关成本
E.随订货次数成比例变动
5.在现代管理会计的常规成本计算分类中,划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分类标志包
括( )。
A.成本计算流程 B.划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口径
C.成本计算手段 D,成本计算时态
E.损益确定程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固定成本的定义及特征。
2.为什么说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3.简述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
得分|评卷人 五、计算题(共40分)
1.已知:某企业准备添置一条生产线,共需要投资263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全部资金于 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预计可使用10年,期满有净残值3万元。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要 求追加投入流动资金,每年可使企业增加净利润20万元。企业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10分)
2.某项目按12%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7.03万元,按14%的设定折现率计算 的净现值为T.54万元。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10%。
要求:
(1) 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2) 用插值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10分)
3.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某月产量400件,耗用原材料900公斤,实际成本1720元;该企 业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为2.5公斤,价格标准为2元/公斤。
请计算:直接材料差异总额、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8分)
4.某公司共生产Kn.ni三种型号产品,具体资料如下表:
项 目 | I型 | U型 | 皿型 |
预计销量(件) | 1000 | 1500 | 2000 |
单位售价(元) | 35 | 10 | 25 |
单位变动成本(元) | 28 | 6 | 16 |
固定成本总额(元) | 15500 元 |
要求: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2分)
试卷代号:213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 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3.现金流出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项目,简称为 现金流出。
4.投资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经济 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
5.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责任中心,它是处于比成本中心高一层次 的责任中心。
二、单选题(毎小题1分,共20分)
LD 2. A 3-D 4. D 5. C
6. A 7。A 8. B 9.B 10, C
11. D 12. A 13. D 14. B 15. A
16. D 17. D 18. A 19. B 20. D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ABE; 3. BCDE 4. ACDE 5. BE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 本。固定成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 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2) 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2.成本的可控性是相对的,由于它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范 围的大小,以及管理条件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可控成本与 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3.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有助于明确划分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使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建立 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及各责任中心的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计算题(共40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