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503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
2011 年7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肥胖症
2 .体育游戏
3.采光系数
4.游戏疗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
3 .传染源有三类,具体指
三、改错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 改正)
1.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及十二指肠。( )
2.“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要求。
2.学前儿童患肥胖症有什么危害?
3.简述学前儿童营养教育的目标。
五、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六、活动设计题(20分)
我国学前儿童甥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注意口腔 卫生,多晒太阳,注意营养,氟化防解,定期口腔检查这四项措施是防御鵰齿的有效手段。请以 “爱护牙齿”为主题,围绕以上四项措施,设计出活动计划。
试卷代号:250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 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超过标 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 胖症。
2.是以身体练习(包括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 的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具有锻炼身体,富于娱乐,丰富生活,发展智力和陶 冶情操的特点。
3.是指幼儿园各室窗户的透光面积与该室地面积的比,即羣O
4.是以游戏作为治疗的手段或方法帮助学前儿童处理恐惧、愤怒、敌意等情绪障碍的一 种途径。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环境因素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生物学因素 生活方式
2.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健康服务的评价 健康环境的评价
3.病人 病原携带者 动物传染源
三、 改错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对。
2.错,“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四、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答:(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
由于儿童骨骼容易变形,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姿势。例如,正确的坐姿 应该是:脚放平,肩不耸;头不歪,身坐正;眼距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的距离。另外教师 在一切活动中,要避免儿童肌肉过分紧张导致疲劳。
(2) 儿童坐的桌椅高矮要合适。
儿童开始学写字、绘画时,桌椅的高矮要合适。如果桌子低、椅子高或照明不足,易形成驼 背;如果桌子高、椅子低,右手在写字时抬得过高,身子扭着,易形成脊柱侧弯。此外,还要及时 纠正儿童写字、绘画时握笔过低的毛病。握笔过低,挡住了视线,要歪着身子写字,不仅容易使 骨骼变形,也会损害视力。
(3) 加强锻炼,促进肌肉群的发展。
要组织儿童加强锻炼,使儿童在跑、跳、攀登等活动中促进大肌肉群的发展,在泥工、手工 及日常生活中促进小肌肉群的发展;但活动要合理地安排,避免疲劳,预防肌肉损伤(如拉伤、 挫伤等)。
2.答:肥胖除了使人行动笨拙、体型不美观以外,还会影响健康;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 虽然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疼、腿疼。由于腹部脂肪堆积,横膈上升,使呼吸不畅,儿童易感疲 乏。儿童肥胖还会造成高血脂症,成为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肥胖继续发展,延续到成人,更易 合并髙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患;肥胖还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如常被人取笑,因而很少交朋 友,产生孤独感。由于肢体活动不灵活,在体育活动上往往成绩不佳,进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游 戏,产生自卑感。
3.答:营养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食物有不同的名称、种类及特点,不同食物 有不同的营养,懂得平衡膳食的基本道理;纠正学前儿童偏食、挑食、过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的 态度和习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自己进餐和掌握使用餐具的技能;防治儿童 营养不良,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五、论述题(20分)
答:(一)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儿童心理健 康水平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说,智力分数在50—70分的为轻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能从事简 单的活动,以后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立,但难以应付新奇、复杂的环境,学习有困难;智力分数在 25-50的为中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以后生活可以半自理,需要周围人的帮助,动作基本可以 完成,但有障碍,只能说简单的字或极少的生活用语。25分以下的为重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 生活不能自理,动作、说话都有困难。
(二)情绪反应适度
积极的情绪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和重要的表现形式。良好的情绪和情绪反应适度 表现为学前儿童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能够经常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准 2257
确的识别自己和他人的表情和情绪,有恰当的移情反应;能够开始逐步调控自己的情绪。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常常伴随着情绪情感异常,如焦虑、忧伤、抑郁、情绪表现异常;常因环 境变化而烦躁、过于敏感或反应迟钝;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差。
(三) 和谐的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岀愉快的情绪,能恰当地 处理与同伴发生的矛盾,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同伴表现出同情,欣喜等。而避 免在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时候出现攻击性行为;虽然偶尔与同伴有矛盾,但能很快在教师、家长、 其他同伴的劝说下恢复良好的同伴关系,并在活动和游戏中主动、积极、自主的处理与同伴的 关系。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学前儿童在同伴中表现的冷漠,漠不关心;在群体活动中往往独自 一人游戏,不参与其他同伴的活动,甚至在同伴和教师的邀请下也不愿意参与;当与同伴发生 争执的时候,容易冲动,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等。
(四) 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根据安斯沃斯等人的研究,儿童的依恋可以分为回避型依 恋;矛盾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而前两种依恋模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利的。学前儿童的 依恋根据不同对象可以分为对父母(抚养者)的依恋,对教师的依恋;对同伴的依恋。心理健康 的儿童在这些依恋上都是一种安全型的依恋,表现为对他人依恋,但不控制他人;有自主性,但 不回避他人。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却相反。
(五) 行为表现正常
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正常指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既不过分兴奋,又不迟钝,面对新的环境 能作出恰当的回应,不过分夸张也不过分退缩。在幼儿园的时候能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师 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活动,能在纪律的要求下慢慢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逐渐表现出自控能 力,同时又能在纪律的要求下积极主动的、自由的活动和探索。在活动的时候能积极参与群体 性的活动,并表现出持续的好奇心。在家里能不断自己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不事事依赖 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活动设计题(20分)
活动名称(1分)
目标要求(3分)
准备工作(3分)
活动过程(9分)
活动评价(4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