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
2021年1月
1.1923年幼儿教育家(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
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2.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 )”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
B..物尽其用
C.因意选材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 )、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装饰阶段
B,兴趣阶段
C.游戏阶段
4.色相、明度、纯度被称为( )三要素。
A.色相
B.色彩
C.色调
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 ),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
6.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20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 )传 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7.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冃艮协调能力和( )。
A.绘画能力
B.作画灵感
C.手的控制能力
8.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 )、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画
B,临摹画
C.色彩画
9.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幼儿有初步想象作
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10.( )是给生活中的某些日用品、工艺品的表面装饰上图案纹样,使它更加美丽、引人
喜爱。
A.写生画
B.装饰画
C.临摹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1. 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 成的绘画。
12.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 与整体练习。
13.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
14.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 的 。
15.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 、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 交流。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6. 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活动需要作哪些准备?
17.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8.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
19. 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四、论述题(共 30 分)
20. 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试卷代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21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C
3.A
4.B
5.C
6.C
7.C
8.B
9.c
10.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1.意愿画
12.分步练习
13.命名线
14、前后关系
15.教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活动需要作哪些准备?第一,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第二,选择合适的欣赏手段(多媒体,实物挂图等)。
第三,教师需熟悉所要欣赏的作品,设计欣赏的重点和描述内容。
第四,如有可能,可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布置相应的环境,以增加欣赏的效果。1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2)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与运用;
(3)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18.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
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活动目标应把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即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为幼儿创造最近发展区。
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这种整合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活动目标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整合;二是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
19.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一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面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
二是教师自己要首先学会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做好儿童与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的中介。三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
四是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利用多通道感受、体验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四,论述题(共30分)
20。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耍点描述:
从生理方面来看,幼儿到了两岁左右,手的骨骼和肌肉已有所发育,有了一些力量和准确灵活性,神经系统也有所发育﹔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建立,脑和视觉对手有所控制和调节,于是幼儿开始了新的动作练习,尝试控制–些简单的物体,比如重复地抓握摆弄东西,一遍遍抛出或拉动物品等,涂鸦即是这一时期的动作练习之一。
从心理方面来看,幼儿涂鸦与他们这一时期直觉行动思维的心理水平有关,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在行动中感知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行动在头脑中构成形象。这样,幼儿在涂画的过程中,不会把自己的动作和外界事物相联系,而仅仅关注当前的动作和动作留下的痕迹,因此,他们画出的东西既不成形也不代表任何事物。但是,在不断涂画过程中,幼儿在纷乱的线条中认识一些形状,在表象功能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他们会发现画出的痕迹和记忆中的某些事物相像,于是去重复这些形状,用它们代表记忆中的那些事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