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材料分析题:结合“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的形成步骤图,运用佛格森(2000)家庭、学校、社区建立伙伴关系的理论来分析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形成的过程。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1*******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大数据与会计专关于赣榆区隆升物流公司2024年度物流成本控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 1*******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大数据与会计专关于赣榆区隆升物流公司2024年度物流成本控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 1*******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密码锁设计及实现
  • 1*******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密码锁设计及实现
  • 1*******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蒜瓣剥皮机械的设计
  • 1*******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蒜瓣剥皮机械的设计
  • 通*** 登录了本站

电大试卷250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008年07月

试卷代号:2508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
2008年 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系统上层是 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序列,是表 单位。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 、 和 的过程。
3.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 制定,而幼儿语言 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 制订。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 ,提 高 。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 来确定,还应该根据 和 来选择。
6.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 、 和
7.学前语言阶段, 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8.一般来说,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 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 和 。
9. ,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1.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2.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具有必须的,本质的联系,不能任意联系。()
3.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4.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
5,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6.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7、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8.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
9.复述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内容。()
10.谈话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是培养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
11.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12.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
13.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14.教育评价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状况。()
15.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16.出生21天一5个月的婴儿,有大量“玩弄”声音的现象﹐此阶段为非自控音阶段。()
1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18.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多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
19.“言语”就是“语言”,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
20、学前期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发音的最好时期。()
三、问答题(前四题为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后二题为论述题,要求展开分析论述。前四题毎小题5分,后二题毎小题10分,共40分)
1.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2.0至3岁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3.与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相比,学前全语言的教育有什么新要求?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6.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 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求。
材料1: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 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 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进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 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 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 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 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 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 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 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 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 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
弯弯乐园
小狗走进弯弯乐园,转半个左弯,再转半个右弯。原来,他走进了“S”弯。
小猫走进弯弯乐园,转一个弯,又一个弯,越转越小。原来,他走进了“螺旋”弯。
小鸭走进弯弯乐园,转了一个小弯,又转一个大弯。原来,他走进了“8”字弯。
小鸡走进弯弯乐园,转了一个弯,又转了一个弯。呀,怎么还是在老地方?原来,他走进了 “0”字弯。
小兔子呢?他也走进弯弯乐园转半个右弯,再转半个左弯。咦?这是什么弯?
弯弯乐园里没有直路,到处是弯。
弯弯乐园弯不完,欢迎你也来玩一玩。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音义 义
2.语言获得 语言学习 语言教育
3.专门的机构 教师自己
4.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5.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语言发展的特点
6.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7.感知语音
8.单音发声 音节发声 前词语发声
9.词义特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三、问答题(前四题每小题5分,后二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1) 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讲述对象。
(2) 讲述活动是培养独白语言的主要途径。
(3) 讲述活动具有相以地正式的语言情境。
(4) 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2.0-3岁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 加、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1)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
(2)1岁至1岁半阶段:头脑中关于词和具体事物情景的联系越来越多,能理解更多的词 和简单的句子。
(3)1岁半至2岁阶段:词汇量的迅速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能 摆脱具体情境制约理解词语。
(4)2岁至2岁半阶段:词汇迅速增长,对词义的理解日益加深,词的概括程序进一步提 高。求知欲强烈,对新词感兴趣。
3.与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相比,学前全语言的教育有什么新要求?
(1)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比较强调口语能力的发展,而对学前儿童阶段的识字阅读教学和 学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有疑义。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强调了在重点发展儿童口语的同时,利用儿 童极强的无意识的语言学习能力,积极培养他们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促使他们尽可 能早地掌握初步阅读的能力,使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学会学习的实践者。
(2)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仅强调母语教学,而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在强调重点发展儿童母语 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地对他们进行第二语言能力的启蒙。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早日 开发对外语语音和文字符号的认知能力与兴趣,以减少成人后的母语习惯对学习外语的不利 影响。
(3)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主要发展儿童的口语能力,而学前全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以儿童整 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手段,来促进儿童创造性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身体动作 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儿童素质教育对全语言教育的要求。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第一,从语言的层级看,语言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第二,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这些单位 互相影响。
第三,各个单位之间的组合具有功能上的联系,同时一个单位往往有许多具有相同功能的 单位形成一个聚合,可以互相替换。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 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査儿童学习和 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 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256
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 考(2)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釆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 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 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 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 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 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 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 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 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具、学具的运用进行评 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 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 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6.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实质上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语言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儿童参 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 习语言、发展语言、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 演法、练习法等。
(1)示范模仿法。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规范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 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教师的示范是学前儿童进行语言 模仿的基础。
(2)视听讲做结合法。“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让幼儿充分地观察;“听” 是指教师用语言描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与领会;“讲”是指幼儿在感 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做”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想像空间,通过幼 儿的参与或独立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充分构思,从而组织起更加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 性的语言进行表述。视听讲做结合法的四个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视”、“听”、“做”都是为 “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 游戏法。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 习句式的一种方法。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 意,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游戏法是幼儿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
(4) 表演法。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前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 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5) 练习法。练习法是指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 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通过练习,学前儿童可以加深理解语言教 育中的有关内容,牢固掌握有关的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语言技能。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序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 —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 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 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岀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 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 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 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