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5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试题
2007年7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出生到3岁的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 创办的。
3.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 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4.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 为其出发点。
5-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适宜性和 适宜性。
6.移情法强调 系统的交互作用。
7.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 的全面发展。
8.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 阶段,超 脱阶段。
9.家长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希求期, 期,需求期。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在每个问题下面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生态系统学理论”是()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A.布卢姆
B.布龙芬·布兰纳
C.斯金纳
D.布鲁纳
2.整个教学法是()的教育方法。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魏书生
3.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
A.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B.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C.促进儿童情绪的发展
D.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4.发泄角内布置的画具主要意图是让幼儿()。
A、进行任意的涂鸦
B.画表演头饰
c.完成自己未画好的作品
D进行绘画练习
5.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A.率先性
B.密切性
C.控制方式的多样性
D.终身性
三 、名词解释 (每题 6分 ,共 24分)
1.敏感期
2 发展适宜性
3.行动操练法
4.结构游戏
四、简答(每题 8分 ,共 16分)
1.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征。
2 列举移情法的常用训练技术
五、论述(共15分)
请结合 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活动性原则。
六、教学设计(共 20分)
设计一 个发展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专门活动。
试卷代号:25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7月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家庭
2.福禄贝尔
3.感觉运动
4.“儿童生命”
5.年龄 个体
6.认知一情绪
7.社会适应能力
8.失望
9.忽略期
二、 选择(每题3分,共15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B 2. C 3. ABCD 4. A 5. ABCD
三、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敏感期: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 敏感度,此即敏感期。她归纳出秩序、细节、行走、手的、语言等敏感期。在这些敏感期期间,儿 童的吸收力非常强,而且在这个时期所学的东西往往跟随其一生。
2.发展适宜性: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3.行动操练法:学前教育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 式,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心智技能练
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4.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 生活的游戏。
四、 简答(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征。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2.列举移情法的常用训练技术。
认知提示;
情绪追忆;
情感换位;
巩固深化;
情境表演。
五、 论述(共15分)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活动性原则。
要点:
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应多样;
活动不应被当作装饰品。
六、 教学设计(共20分)
设计一个发展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专门活动。
要求:
活动目的明确;活动过程安排清楚,合理;
确能达到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