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 登录了本站
  • u******* 登录了本站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u******* 登录了本站
  • u******* 加入了本站
  • u******* 登录了本站
  • u******* 加入了本站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花好月圆流量数据
  • u******* 签到打卡,获得1金币奖励

电大试卷2391古代汉语2 2020年07月

试卷代号: 2391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 2020 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古代汉语 (2) 试题(开卷)
202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国语》
B.《左传》
C.《史记》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华”使用的是()。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3.写词时依据的乐谱,称为().
A.词调
B.词牌
C.词谱
4.古人把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叫作().
A。韵目
B.用韵
C.韵部
5。下面说法有误的-项是()。
A.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的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B.直译比意译更灵活
C.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辞赋是一种散文体裁
B.“辞”是指楚辞和模仿楚辞的作品
c.“赋”本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
7.离析经文文句,也叫()。
A.断句
B.整理
c.分析
8.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种。
A.两
B.三
C.四
9.下列学者中,不属于汉代学者的是()。
A.毛亨
B,孔颖达
C.马融
10.下列加点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的一项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B粤有生民,伏羲始君。(《文选·为贾谧作赠陆机》>
C.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11.“太后之色少解”中“少”的词性和意思是()。
A.副词,很少
B.副词,稍微
C.数词,多少
12.表示自我称呼的是()。
A.第二人称代词
B.第三人称代词
C.第一人称代词
13.“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该句中“自”的词性和含义是()。
A.代词,自己
B.介词,自从
C.介词,从
14.下列加点连词中,表示并列关系的项是()。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礼记·乐记》
B.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影墙。(《晋灵公不君》)
C.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媛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齐桓晋文之事》)
15.下列加点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的一项是()。
A.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段太尉逸事状》)
B.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冯媛客孟尝君》
C.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史记·高祖本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
16.《史记》的注本很多,通行的是“三家注”本,包括()。
A.裴骃《.史记集解》
B.司马贞《史记索隐》
C.张守节《史记正义》
D.刘伯庄《史记音义》
17.下列词是第一人称代词().
A.吾
B.我
C.予(余)
D.汝
18.下列各句中的“且”,其词性为副词的是()。
A.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论积贮疏》)
B.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C.吾贱且辱。(《送薛存义序》)
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19.下列各句中的“以”词,其词性为介词的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
C.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D. 皆以美于徐公。
20.在连词表示的联合关系中,可将联合关系再细分为().
A.并列
B.承接
C.递进
D.选择
21.根据在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不同,可以将语气助词大致分为()。.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22.邢I做注解的典籍包括()。
A.《论语》
B.《尔雅》
C.《孝经》
. D.《周礼》
23.古文标点错误可分()类型。
A.断句错误
B.使用标点符号错误
C.常识性错误
D.专业知识错误
24.下列关于《典论·论文》中“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谏尚实,诗赋欲丽”的阐述正确的是()。
A.“雅”是说奏议应该运用好经典。
B.“理”是指书信和论说应该条理通达。
C.“实”是指铭谏应该信实不浮。
D.“丽”是指诗赋应该讲究藻饰。
25.下面翻译错误的有()
A.“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此句翻译为“苏秦……读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
B.“厉王虐,国人谤王。”此句翻译为“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C.”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此句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D.”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而见之。至,则行矣。”此句翻译为“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三、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26. 请举例说明古汉语中“诸“字常用的用法。
答:
27.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答:
四、翻译题(共 20 分)
28.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
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注:加点的重点字词每个 分,共 10 分;其他语句翻译占 10 分。

 

 

 

试卷代号:2391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古代汉语(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咨 五(开卷)
(供参考) 202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 C 2. A 3. A 4. C 5. B
6. A 7. A 8. A 9. B 10. A
11. B 12. C 13. C 14. A 15.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
16. ABC 17. ABC 18. ABD 19. AB 20. ABCD
21. ABCD 22. ABC 23. AB 24. ABCD 25. BCD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26.请举例说明古汉语中“诸”字常用的用法。
答:古汉语中“诸”字常用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⑴“诸”是“之于”的合音词。(1分)例如“君问其诸水滨”中的“诸”等于“之于”,“之”是代 词,作动词的宾语;“于”是介词,在词句中译为“到水边问昭王南征而不复这件事”;(1分)
(2) “诸”是“之乎”的合音词。(1分)“诸”用于疑问句的动词之后,等于“之乎”。“之”是代 词,作动词的宾语;“乎”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2分)如“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 使齐人傅诸?”该句中的“诸”等于“之乎”译为“他呢”。(1分)
(3) “诸”用作“之”或“于”。(1分)例如“冬,晋荐饥,使乞汆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 乎?,,,该句中的“诸,,相当于“之”,指“粮食”。(1分)
(4) “诸”用作定语,表示多而不定之数,可译为“众”、“各”的等。(1分)例如“军中诸将,各 有彼此。’‘句中的“诸”译为”众(1分)
27.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答:先秦典籍传到汉代,由于时代的久远、语言的发展、传承的缺漏等原因,汉代人已经不 能完全读懂。客观的需求,让一部分学者专门从事古书注解工作。(1分)
(1) 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2分)如郑玄的
《三礼注》。(1分)
(2) 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2分)如孔颖达《五经正义》。(1分)
(3) 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2分)如何晏《论语集解》。(1分)
四、翻译题(共20分)
28.参考译文: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认为韩信与众不同。到了汉的都城南郑,将官们在半路上逃走的有几十人。韩信殍観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同习翔说过,刘邦都不用我,扌晕秩逃走了。萧何听 说韩信逃走,来不及把韩信逃走的事舉奉刘邦,就孝目去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萧 何逃走了。”刘邦大怒,就像失去了左右手。
注:加点的重点字词每个1分,共10分,其他语句翻译有错误酌情扣分。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