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漂浮物 )和( 有机物 )是使水产生浑浊现象的根源
满分: 4分 得分: 4分
老师点评:
· 2
2. 有机物,如腐殖质及藻类等,往往会造成水的色、( 臭 )、( 味 )。
满分: 4分 得分: 4分
老师点评:
· 3
3. 常见的混合有三种:( 水泵混合 )、管式混合及( 机械混合 )。
满分: 4分 得分: 4分
老师点评:
· 4
4. 沉淀池类型按进水方向来划分:(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
满分: 4分 得分: 4分
老师点评:
· 5
5. 澄清池分为:( 悬浮泥渣型 )与( 泥渣循环型 )。
满分: 4分 得分: 4分
老师点评:
· 6
1. 悬浮物和胶体
满分: 6分 得分: 4分
学生答案:
答:胶体会发生丁达尔现象,悬浮物不会。胶体(英语: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续。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老师点评:悬浮物回答不全面。
· 7
2. 吸附架桥作用和压缩双电层作用
满分: 6分 得分: 4分
学生答案:
答:水质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压缩双电层作用,电性中和作用以及吸附架桥作用等。水中的黏土胶团具有吸附层和扩散层,合称双电子层,由内向外的正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最后与水中正离子浓度大致相等。在水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则正离子就会挤入扩散层,进而进入吸附层,使胶体表面电位降低,双电层变薄,此即为压缩双电层作用。
老师点评:吸附架桥作用回答不全面。
· 8
3. 沉淀和自由沉淀
满分: 6分 得分: 5分
学生答案:
答:自由沉淀通常会形成较为致密的沉淀体,因此,体积较小
沉淀(precipitation)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不溶于反应物所在溶液的物质。
老师点评:回答不完整。
· 9
4. 过滤
满分: 6分 得分: 3分
学生答案:
答:使液固或气固混合物中的流体强制通过多孔性过滤介质,将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加以截留,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一种属于流体动力过程的单元操作。液固混合物的过滤在压差(包括重力造成的压差)或离心力作用下进行。待过滤的混合物称为滤浆,穿过过滤介质的澄清液体称为滤液,被截留的固体颗粒层称为滤饼。气固混合物的过滤一般在压差作用下进行。过滤操作的目的有时是为得到澄清的流体,如润滑油或空气的过滤;有时是为得到悬浮的固体颗粒,如结晶时从母液中分离晶体产品;有时则两者兼有。
老师点评:过滤概念阐述不清。回答的是***的过滤。
· 10
5. 大阻力配水系统
满分: 6分 得分: 0分
学生答案:
答:蒸发热水塔的蒸发室与热水室协同完成工艺目标:通过黑水闪蒸的方式产生蒸汽,使溶解于黑水中的酸性气、不凝性气解吸,并补充入返回的灰水流股,使闪蒸蒸汽与灰水直接接触,从而回收黑水热量,使返回系统的灰水升温。
(1)
经过减压阀,黑水减压进蒸发室,通过进口构件,蒸汽携带黑水沿蒸发室筒壁产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黑水(含灰渣)与筒壁接触形成液膜,边蒸发边向下流动;旋转的气流同时进行蒸发过程。蒸发量的极限值(最大值)由蒸发压力、温度、进口水流量决定,蒸汽与水的温度相同,亦即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黑水中的灰渣绝大部分进入液相,随黑水进入低压闪蒸器。
(2) 在热水室中,来自蒸发室的蒸汽与返回的灰水及脱氧水在热水室中进行热质传递过程,绝大部分蒸汽冷凝进入灰水,少量蒸汽、酸性气体、不凝性气体自塔顶逸出。灰水与脱氧水升温,进入高温热水罐。与国外的间接换热(换热器)方案相比,本工艺的优点是灰水温度高(直接接触);热质传递效率高(传热温差大),工作周期长(设备空间相对换热器大得多,不会因少量结垢引起设备效率大幅下降)。
老师点评:问大阻力配水系统。答:蒸发热水塔的蒸发室与热水室协同完成工艺目标。
· 11
6. 简述澄清处理的对象是什么?
满分: 6分 得分: 5分
学生答案:
答:胶体杂质和悬浮物
老师点评:回答过于简单。
· 12
7. 生活饮用水预处理的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满分: 6分 得分: 2分
学生答案:
答:泥砂,悬浮物
生物预处理是指在常规净水工艺前增设生物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借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水中的氨氮、有机污染物、亚硝酸盐、铁、锰等污染物进行初步的去除,减轻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荷,通过综合发挥生物预处理和后续处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努力提高处理后出水水质。
生活饮用水处理生物预处理采用好氧生物膜法。已经开发实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淹没式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采用挂满弹性填料或纤维束填料的水池,池中设有穿孔管曝气装置,供给生物处理所需要的氧。淹没式生物滤池采用颗粒填料作为生物生长的载体,一般采用陶粒填料,池型与给水处理的砂滤池相似,只是在滤料下增加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水的流向多采用升流式,滤池定期(几天到一月)进行气水反冲洗,洗去截留的悬浮物和多余的生物膜。淹没式生物滤池具有填料比表面积大,生物量高,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好,有过滤作用,有较好的除藻功能,在低温条件(>5℃)下仍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承受一定的进水悬浮物浓度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基建费高于生物接触氧化法。淹没式生物滤池既可以用于预处理,设在常规处理之前;也可以设在混凝沉淀之后砂滤之前,对其进行生物处理。
老师点评:处理对象:应为水中有机污染物。 预处理方法:回答不全面。
· 13
8. 简述混凝的机理与硫酸铝的特点
满分: 6分 得分: 4分
学生答案:
答: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主要有:压缩双电层机理和吸附-电中和机理两种;其各自的原理如下.
压缩双电层机理:由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可知;反离子的浓度在胶粒表面处最大;并沿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呈递减分布;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该过程的实质是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电位相应降低;因此胶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扩散层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也减少;因此相互间的吸引力相应变大.从而其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引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吸附-电中和机理: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降低了ξ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上面提到的三价铝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的现象;可以用本机理解释.因为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的电荷变号;排斥力变大;从而发生了再稳现象.
老师点评:此题问:混凝的机理 与 硫酸铝的特点,非问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
· 14
9. 雷诺数Re和弗劳得数Fr的作用是什么?
满分: 8分 得分: 7分
学生答案:
答:Froude数,又叫弗鲁德(弗劳德、弗劳特、佛汝德)数。 Fr 数以英国船舶设计师弗劳德(W.Froude)命名,当模拟具有自由液面的液体流动时,如水面船舶运动、明渠流动等,Fr数是必须考虑的相似准则数。
流体力学中,雷诺数是流体惯性力与黏性力比值的量度,它是一个无量纲数。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紊流流场。
老师点评:不够全面。
· 15
10. 简述过滤过程中滤料的要求
满分: 8分 得分: 2分
学生答案:
答:滤料(filtering media)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以水处理设备中的进水过滤的粒状材料,通常指石英砂、砾石、无烟煤、 鹅卵石、锰砂、
磁铁矿滤料、果壳滤料、泡沫滤珠、瓷砂滤料、陶粒、石榴石滤料、麦饭石滤料、 海绵铁滤料、活性氧化铝球、沸石滤料、火山岩滤料、颗粒活性炭、
纤维球、纤维束滤料、彗星式纤维滤料等。
另一类是物理分离的过滤介质,主要包括过滤布、过滤网、滤芯、滤纸以及最新的膜。
老师点评:问:***要求,答:***分类、物理分离的过滤介质。
· 16
11. 气、水反冲洗的优缺点有哪些?
满分: 8分 得分: 4分
学生答案:
答:1、先用空气反冲洗,然后用水反冲洗。
2、先用气-水同时反冲洗,然后再用水反冲洗。
3、先用空气反冲洗,然后用气-水同时反冲洗,最后再用水单独冲洗。
优缺点:1、单独气冲:气泡对滤层各部位的扰动程度不同,滤料的循环移动速度很慢,但滤料每循环一次,就能进行依稀比较彻底的冲洗,效果较好。
2、气水同时冲:滤层处于悬浮状态,滤料移动速度快,一次反冲洗能进行多次循环,大大提高冲洗效果,但易于产生滤料流失。
3、单独水冲:冲走污染物和残留的气泡,但不容易使污染物脱离滤料。
老师点评:优点 缺点 需分别阐述。
· 17
12. 滤料层和承托层的作用有哪些?
满分: 8分 得分: 4分
学生答案:
答: 滤料承托层作用,主要是防止虑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同时对均布冲洗水也有一定作用。
为防止反冲洗时承托层移动,对虑料虑池常采用“粗-细-粗”的砾石分层方式。上层粗砾石用以防止中层细砾石在反冲洗过程中向上移动,中层细砾石用以防止砂虑料流失,下层粗砾石则用以支撑中层细砾石。
具体粒径级配和厚度,应根据配水系统类型和虑料级配确定。对于一般的级配分层方式,承托层总厚度不一定增加,而是将每层厚度适当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