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5分,共50分)
注: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栏中
1、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
A.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 B.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
C.地基承载力低 D.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
2、以下不属于柔性基础的是:
A.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B.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 毛石基础 D. 墙下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3、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A.箱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
C.柱下条形基础 D.筏板基础
4、柱下独立基础发生冲切破坏是由于:
A.地基承载力不足 B.柱周边处基础高度不足
C.基底面积过小 D.基础材料抗压强度不足
5、钻孔灌注桩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时挡水效果差,通常将它与( )组合应用,前者抗弯,后者做成防水帷幕起挡水作用。
A.钢板桩 B.地下连续墙 C.深层搅拌桩 D.人工挖孔灌注桩
6、各种型式的刚性基础的共同点在于:
A.均由脆性材料组成 B.均为柱下独立基础
C.均由砖、毛石砌筑而成 D.均为墙下条形基础
7、若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下列哪一项措施是无效的?
A.增大基础面积 B.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减小基础埋深 D.采取补尝式基础
8、下列关于基础概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
B.基础按埋置深度和传力方式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C.桩基础是浅基础的一种结构形式
D.通过特殊的施工方法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较深土层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9、关于竖向荷载单桩荷载传递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阻力独立承担
B.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上的荷载由桩端阻力独立承担
C.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0、支护结构一般包括( )和支撑(或拉锚)两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的选型不当或产生破坏,都会导致整个支护结构的失败。
- 止水 B.挡土 C.挡墙 C.锚杆
11、群桩效应系数与桩距、桩数、桩颈、桩的入土长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桩径 B.桩数 C.桩距 D.桩的入土长度
12、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 )的优点。
- 可采用很大的直径 B. 桩身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
- 可采用很大的桩长 D. 可以基岩作持力层
13、土方的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 ),严禁超挖的原则。
- 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B.先挖后撑,分层开挖
C.先撑后挖,分段开挖 C.先挖后撑,分段开挖
14、适用于深基坑逆作法的支护结构是:
A.钢板桩挡墙 B.钻孔灌注桩挡墙
C.地下连续墙挡墙 D.深层搅拌桩挡墙
15、轻型井点降水需要考虑井点的平面布置,当沟槽宽度不大于6m,水位降低又不大于5m时,可用( )布置。
A.单排线状井点 B.双排线状井点 C.U型井点 D.环状井点
16、浅层淤泥地基宜采用的地理处理方法是:
A.换土垫层 B.加载预压法 C.机械压实 D.强夯法
17、用深层搅拌法提高地基的强度属于( )。
A.排水固结法 B.化学加固法 C.碾压夯实法 D.振冲密实法18、相同条件下的桩基静载荷试验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
A.1%,且不少于3根 B.2%,且不少于3根
C.3%,且不少于3根 D.5%,且不少于3根
19、要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A.强夯法 B.分层压实法 C.振动碾压法 D.重锤夯实法
20、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的原理是( )。
A.排水固结 B.换土回填 C.碾压夯实 D.挤密土层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30分)
1、基坑支护技术主要包括基坑的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技术,同时包括地下水的控制和土方开挖。
2、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建造的不需要配置钢筋的基础。
3、桩基础按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4、上部结构、地基及基础在传递荷载的过程中是共同受力、协调变形的。
5、基坑开挖完成后,验槽观察的重点应选择在基坑中心点附近。
6、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m为一级基坑。
7、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8、群桩的承载力等于各单桩之总和,沉降量也等于单桩的沉降量,这就叫群桩效应。
9、强夯法和机械夯实法的原理不同。
10、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11、地基处理的重点是强度、变形、稳定性和渗透性。
12、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这就是基坑支护。
13、 桩长主要取决于基坑开挖深度和嵌固深度,同时应考虑桩顶嵌入冠梁内的长度。一般嵌入长度不少于50mm。
14、桩基础按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大类。
15、支护结构是指基坑围护工程中采用的围护墙体以及内支撑系统等的总称。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20分)
1、某柱基础受中心荷载作用,作用在设计地面处荷载设计值F=2000KN,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所示,验算持力层承载力。(暂不考虑下卧层承载力)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5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A | B | C | A | B | A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B | A | C | B | A | B | A | A | A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用√或×来表示正确或错误)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 | √ | √ | × | √ |
三、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解答:
fa=fak=178kPa
B≥Fk/(fa-yGd)=250/(178-20*1.2)=1.62m
B≥1.62m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