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D )
常规型
管理型
社会型
社会型
2.
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B )
社会性
稳定性
针对性
间接性
稳定性
3.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C)
有用性
自创性
适应性
主动性
适应性
4.
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A )
标准功能
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
动力功能
标准功能
5.
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 C)。
很高
很低
可能高也可能低
不高也不低
可能高也可能低
6.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D )
有害无益
有利无害
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7.
领导科学决策可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B)
确定目标
发现问题
核定价值准则
确定问题
发现问题
8.
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D )
利益型群体
任务型群体
命令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9.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 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 )。
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小群体
参照群体
正式群体
10.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 )。
自我
本我
超我
忘我
本我
11.
15.在现实生活中,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得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C )
目的性
因果性
自发性
可变性
自发性
12.
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D )
创新
服务
激励
从众
从众
13.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C)。
A3—30人
30—1000人#1000—45000人
45000人以上
45000人以上
14.
面谈法属于下面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种研究方法?(B )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法
15.
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B)
角色期待
角色知觉
心理契约
角色定式
角色知觉
16.
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ADE )
成就需要
生存需要
安全需要
权力需要
社交需要
成就需要
17.
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BD)
管理的两重性
人的两重性
组织的两重性
多学科性
多层次性
管理的两重性
18.
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 ( ABDE)
合作精神
决策能力
领导能力
敢于创新
尊重他人
合作精神
19.
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ABC )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不予理睬
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改变行为
20.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ACDE)
理智型
内倾型
情绪型
意志型
中间型
理智型
21.
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
产生合力
形成互补
激励功能
联络感情
交流信息
产生合力
22.
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
自发的
有原因的
有目的的
持久性的
可改变的
自发的
23.
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
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24.
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错
√
×
×
25.
如果作业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熟练技巧,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对
√
×
√
26.
ERG理论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对
√
×
√
27.
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对
√
×
√
28.
维护角色包括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阻碍者。错
√
×
×
29.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错
√
×
×
30.
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行动。对
√
×
√
31.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对
√
×
√
32.
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固定间隔的强化方式。错
√
×
×
33.
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对
√
×
√
34.
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错
√
×
×
35.
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错
√
×
×
36.
任务角色包括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对
√
×
√
37.
根据期望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错
√
×
×
38.
根据波特——劳勒模型,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吸引力。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