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4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2011年1月
注意事项
一、 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 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 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 )等。
A《李双双》 B.《布谷鸟又叫了》
C.《三里湾》 D.《山那边人家》
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溥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3.50年代中期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小说中,发表得最晚的是().
A.《爱情》
B.《达吉和她的父亲》
C.《美丽》
D.《西苑草》
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5.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A.《光的赞歌》
B.《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C.《在智利海岬上》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7.“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
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
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9.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
1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位太太是().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等。
A.沈从文
B郭沫若
C.张爱玲
D.朱光潜
12.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
A.《白雪的赞歌》
B.《一个和八个》
C.《深深的山谷》
D.《严厉的爱》
13.《茶馆》表现中国近代最黑暗的三个时代是()。
A.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的清朝末年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初年
C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军阀混战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14.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A.陈凯歌的《黄土地》
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
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D.郑洞天的《邻居》
15.王安忆90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A.《纪实与虚构》
B.《香港的情与爱》
C.《叔叔的故事》
D.《岗上的世纪》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6.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_____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17.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_
(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18.赵树理的《.______》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
19.罗广斌与_.刘德彬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20.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标志着“右派”作家
的重新结集和面世。
21.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___…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
22.“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i._》、《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23.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_》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150篇。
24.《_》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25.最能体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26.在80年代前后形成的现代主义思潮中,绘画方面的主要作品有_
的油画《父亲》等。
27.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
28.《》描写了陶珂等六个女电话兵和男步话兵刘毛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
29.“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品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_.的《烦恼人生》叶兆言的《艳歌》等。
30.1986年,____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四、 简答题(毎题10分,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1.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
32.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所谓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是什么意思?请简 要说明。
五、 分析题(3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 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33.《“锻炼锻炼”》的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 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4.《风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 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试卷代号:24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1月
一、 单项选择题(毎题1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I.B 2. A 3. B 4. B 5. A
6. C 7.C 8. D 9. A 10. A
二、 多项选择题(毎题2分,共10分)
说明:每题有1一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II.ACD 12. ACD 13. ABD 14- ABC 15. ABC
三、 填空题(毎空2分,共3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6.1949
17.秦兆阳
18.登记
19.杨益言
20.重放的鲜花
21.唐湿
22.红灯记
23.随想录
24.芙蓉镇
25.高晓声
26.罗中立
27.汪曾祺
28.西线铁事
29.池莉
30.莫言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说明*内容切题,娄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字,则可给满分。要点 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
31.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
(1) 第一幕时,他才20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 馆的生意。(3分)
(2) 到第二幕时,他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撒去了财神 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4分)
(3) 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 招待。(3分)
32.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所谓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是什么意思?请简 要说明*
两代作家一是指曾活跃在“文革’‘前的中年作家;二是指出生于50年代以后的青年 作家。(2分)
(2) 中年作家主要有徐怀中、黎汝清等;青年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军门子弟,如朱苏进、 刘亚洲等,一是农家子弟,如李存葆、莫言等。(5分)
(3) “三条战线”指三种题材的创作,一是当代战争题材.二是和平军营题材,三是历史战争 题材。(3分)
五、 分析题(30分)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 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 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33.《“锻炼锻炼”》的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 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1)第一次是干部与个别群众的冲突;第二次是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冲突;第三次则发展为
群众与群众的冲突•(3分)
(2) 其意义在于,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冲突,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农 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粗暴,农民群众有理无处说,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尖锐,以致造成劳动积 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群众还带有抵触情绪等严重问题。(7分)
(3) 举例具体、恰当。(10分)
(4) 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风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 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评分标准]
(D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 作品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
(6分)
(2) 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挨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 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分)
(3) 举例具体、恰当.(10分)
(4) 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