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大 中国法律思想史04任务-0003

微信小程序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3

1.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是( C)。

孙中山
沈家本
康有为

沈家本

2.

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是资产阶级( B)。

革命派
改良派
维新派
开明派

改良派

3.

龚自珍认为朝廷的那些律令条例不过是束缚人们手脚的( A)。

“长绳”
桎棝
枷锁
繁文缛节

“长绳”

4.

在所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近代中国革命者中,( A)与章太炎分别以其独立思考形成的民主革命思想最具有代表性。

孙中山
梁启超
章太炎
杨度

孙中山

5.

法理派的进步观念以及在修律活动中的积极努力,开创了中国法律(A )的先河。

近代化
革命化
法治化
民主化

近代化

6.

( A)表明: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是对立不可调和的。

杨度
沈家本
梁启超
康有为

杨度

7.

洪仁玕的经济法制观。具有较明显的( C)。

平均主义
实用主义
资本主义
农业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8.

( C)写道“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梁启超

9.

( C)是洪秀全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自由平等
圣库制度
绝对平等
人无私产

绝对平等

10.

(C )是中国近代反抗专制强权较为激烈与顽强,对中国学术最有贡献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与思想家。

孙中山
梁启超
章太炎
杨度

章太炎

11.

维新派的(B )认为:“不变今之法,虽周孔复起,必不能以今之法治今之天下。”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1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行动纲领是( A)主张。

洋务派
维新派
改良派
革命派

洋务派

13.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形成以前,变法思想通过半个世纪的积淀,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 A)潮流。

思想
变法
改良
革命

思想

14.

龚自珍提出( C)观点,作为“更法改图”的根据。

历史发展
三不足
事无不变
趋时更新

事无不变

15.

早期( A)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揭露封建黑暗,主张“师夷长技,”进行“更法”。

改革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改良派别

改革派

16.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是(C )。

严复
孙中山
沈家本
康有为

沈家本

17.

清末的礼法之争是中国究竟应该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C )大论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三次

18.

李鸿章称:“是故华人之效西法,如寒极而春,必须迁延忍耐,逐渐加重”,就是在改革的问题上主张(A )。

循序渐进
经世致用
防范
敌视

循序渐进

19.

(C )为早期改革派的思想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教会学校
西学的传入
西学东渐
科学知识

西学东渐

20.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之时还聘请精通外国语的人,翻译外国书报等,可说是(B )的开端。

认识西方
“睁开眼睛看世界”
大势所趋
寻求出路

“睁开眼睛看世界”

21.

法律史的发展与进步,必然是个人权利的平等代替家族血缘身份的不平等。对


×

22.

礼法之争的焦点之一,义关伦常诸条,应不应该写入刑律。对


×

23.

在中国近代,主张兼重法治与人治的学者是沈家本。对


×

24.

洪秀全受基督教《劝世良言》的启发,创立了拜上帝会。对


×

25.

洋务派反对“逢变局须变法”的变法主张。错


×

×

26.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急进民主主义者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并不是集中在宪政领域。错


×

×

27.

陈独秀的法律思想是早期急进民主主义的法律观和马克思主义观。对


×

28.

“多磕头,少说话”是清代吏治腐败的写照。对


×

29.

孙中山对儒家礼教几乎没有批判性的论述。对


×

30.

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林则徐。错


×

×

31.

近代中国没能产生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错


×

×

32.

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对


×

33.

提倡“变法维新”,坚持君主立宪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对


×

34.

急进民主主义者的法律思想主要是对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对


×

35.

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战策略。错


×

×

36.

所谓“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是指法律成为了束缚官员能动性的枷锁。对


×

37.

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


×

38.

李大钊主张妇女参政,赋予农民真实的选举权。对


×

3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中惟有章太炎主张应允许私人复仇。对


×

40.

礼法之争的焦点之一,是围绕“犯奸”、“子孙违犯教令”。对


×

41.

简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法律思想,其中“中学”是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这个“体”和“道”是不能变,不可变和不许变的,可以变的是“器”。他还把“法制”划入可变之列,但他所说的“法”或“法制”并不包括封建的基本制度。“西学为用”是说,“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西学本身也有“体”和“用”,为中体服务的只能是西学之用而不能是西学之体。“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表现在法律上,就是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同时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课程作业辅导,点击图片加微信,有偿服务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