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21年7月1373特殊教育概论试题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试卷代号:1373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特殊教育概论 试题

2021年7月
一 、解释下列概念题,并举例说明(本题总分25分,每小题5分)
1. 特殊教育:
2. 教育诊断:
3. 发展性课程:
4. 通用设计学习:
5. 专业支持:
二、简述题(任选一题15分,多做不计分)
6.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的趋势。
7.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说明对不同类型个别化计划的理解。
三、案例题(本题25分)
8. 智力障碍儿童张某7岁进入到了普通学校的殊教班,成为一年级的新生。为了给张某 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对张某做了家庭访谈和调查、对他在校学习活动做了观察,比较充 分地搜集了张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个性心理特点的问卷和测评,得到了该生个性心理特征的 各种资料;又通过对课程目标进行测评了解到张某当前的教育需求。
在此基础上,学校安排了对特教班一年级新生的个案综合分析会议,为每一个学生拟定个 别化教育计划。张某和父母、张某的所有教师、相关康复人员、社工和学校的领导参加张某的 个案分析会议。首先,班主任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张某的各种资料、分析了张某的发展现状,个 性心理特点和教育基本需求;张某的母亲描述了张某的期待和兴趣,如期待与同学交朋友,对 游戏感兴趣,并现场与张某进行了确认;张某的父母也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需求,如希望 孩子能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家里的浴室自己洗澡等;教师和康复人员分别分 析了孩子的教学和康复需求等。会议将张某的期待和兴趣、张某父母的要求与教育需求进行 整合,列出了本学期张某的教育重点,如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能 在协助下完成个人清洁卫生(例如洗澡),能在休闲时间学会感兴趣休闲活动(如玩喜欢的游 戏)。经过个案分析会议确认了教育重点,提出了长、短期教育目标,并分别落实到了生活适 应、生活语文、劳动技能和艺术休闲等课程的教学标准中……还将有的教学目标分别具体落实 到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家庭和社区支持等多种情景中。
个案综合分析会议确认了张某本学期的教育重点和相应的教育目标,为拟定符合学生教 育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了充分依据。
请根据上述案例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在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分析上述案例中使用哪 些方法,搜集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资料。
第二,根据案例写出个案综合分析会议的流程,分析为什么要让学生和家长参与个案综合 分析会议。为何教育重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期待和家长的需求?
第三,假设学生是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情况下,根据案例提供的方式,你认为如何将教 育重点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落实到相关的课程、家庭和社区生活中?
四、论述题(本题35分)
9. 中国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经历了哪些变化?ICF框架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带来什么变化,对我国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产生什么影响?

 

 

 

 

 

试卷代号:1373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特殊教育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21年7月
一、解释下列概念题,并举例说明(本题总分25分,每小题5分)
1.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为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学生提供的教育。
2. 教育诊断:教育诊断是根据一项标准,对所测量到的数值予以价值判断。教育诊断使 用测验和其他测量手段,获取学生学习能力与特点、教育需求和学业成就的数据,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教育需求及其有效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做出教育性决定的过程。
3. 发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是早期个别化教育的相关课程。它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课程结构,教学目标体系具有较强身心发展的依存关系以及发展序阶。
4. 通用设计学习:是建立在脑科学和新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有关学习、教学和测评的新教 学取向(CAST2008)。
5. 专业支持:是指来自具有某种学科专业背景的支持。
二、简述题(任选一题15分,多做不计分)
6.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的趋势。
答: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对象也发生着较快变化,主要表现在:
(1)特殊教育服务的残疾类型增多,中、重度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可以接受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从传统的盲、聋、智力障碍等三类扩展至多类, 一些发达地区尤为明显。随着权利日 益受到保障,原来难以入学或接受教育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也进入学校或者接受送教上门教育。(4分)
(2)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中,不同残疾类型所占的比例有所变化,如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学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自闭症学生所占比例增高。(4分)
(3)特殊教育开始扩展至兼及天才儿童、隐性障碍等的教育,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病弱等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和接受教育。(4分)
(4)特殊教育对象在年龄分布上由义务教育学龄段向两端延伸。(3分)
7.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说明对不同类型个别化计划的理解。
答:个别化教育计划并不是唯一的个别化计划。根据个人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拟订不同
类型的个别化计划。与人的生涯相伴的,常见的个别化计划有四种类型: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这是为特殊儿童婴儿期拟订的个别化计划。特殊儿童的婴幼儿时 期,主要是根据儿童的需要拟订家庭服务计划,在这个时期主要是支持家长,尤其是母亲。这 个时候的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养护者,母亲和家人得到有效的服务,就能有效地解决儿童面临 的各种问题。婴儿期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是多学科的全面的早期干预,重点是婴儿的健康、
营养以及如何解决由于障碍带来的困难,教育干预也是其中的重要的因素。(4分)
个别化教育计划。进入学前教育期以后,教育逐渐上升为最主要的因素,于是开始为儿童 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可以有个别化学前教育计划,个别化学前融合教育计 划、个别化康复计划等,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为儿童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到了职业教育阶
段,为学生拟订个别化职业教育计划。(4分)
个别化支持计划。到了成人期,便开始拟订个别化支持服务计划。如果残障人士处于支
持性就业状态,就可以为他拟订个别化支持性就业计划。(4分)
个别化转衔计划:人生将面临不同生涯的转衔期,在转衔期,将为儿童拟订个别化转衔计 划。例如,儿童从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的转衔时期,就应该为儿童拟订个别 化学前转衔计划来协助他们成功地从学前阶段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当一个学生毕业,从学校 过渡到成年生活,准备就业,就应该为他拟订个别化转衔计划,协助他们实现这一人生的重要
转折。(3分)
三、案例题(本题25分)
8. 智力障碍儿童张某7岁进入到了普通学校的殊教班,成为一年级的新生。
为了给张某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对张某做了家庭访谈和调查、对他在校学习活动做 了观察,比较充分地搜集了张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个性心理特点的问卷和测评,得到了该生
个性心理特征的各种资料;又通过对课程目标进行测评了解到张某当前的教育需求。
在此基础上,学校安排了对特教班一年级新生的个案综合分析会议,为每一个学生拟定个 别化教育计划。张某和父母、张某的所有教师、相关康复人员、社工和学校的领导参加张某的 个案分析会议。首先,班主任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张某的各种资料、分析了张某的发展现状,个 性心理特点和教育基本需求;张某的母亲描述了张某的期待和兴趣,如期待与同学交朋友,对
游戏感兴趣,并现场与张某进行了确认;张某的父母也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需求,如希望孩子能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家里的浴室自己洗澡等;教师和康复人员分别分 析了孩子的教学和康复需求等。会议将张某的期待和兴趣、张某父母的要求与教育需求进行 整合,列出了本学期张某的教育重点,如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能 在协助下完成个人清洁卫生(例如洗澡),能在休闲时间学会感兴趣休闲活动(如玩喜欢的游 戏)。经过个案分析会议确认了教育重点,提出了长、短期教育目标,并分别落实到了生活适 应、生活语文、劳动技能和艺术休闲等课程的教学标准中……还将有的教学目标分别具体落实
到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家庭和社区支持等多种情景中。
个案综合分析会议确认了张某本学期的教育重点和相应的教育目标,为拟定符合学生教
育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了充分依据。
请根据上述案例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在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分析上述案例中使用哪
些方法,搜集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资料。
第二,根据案例写出个案综合分析会议的流程,分析为什么要让学生和家长参与个案综合
分析会议。为何教育重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期待和家长的需求?
第三,假设学生是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情况下,根据案例提供的方式,你认为如何将教
育重点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落实到相关的课程、家庭和社区生活中?
答题要求与评分:
(1)要求答题者回答出案例中教师采取的主要措施:家访、调查、观察和测评等方法,搜集
了学生发展情况、个性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三方面的资料。(7分)
(2)要求答题者整理出个案综合分析会议流程:班主任汇报-表达学生期待和家长需求-教 师康复人员提出教育和康复需求-确认教育重点和相关教育目标-将教育目标落实到各科课 程、学校第二课堂、家庭和社区生活中。要求回答中突出分析学生期待和家长要求在确定教育
重点和教育目标中的重要性。(10分)
(3)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题者依据案例的思路,将相关目标分别落实到语文、数学等相关课程、家庭和社区生活中,要求思路可行,符合情理。(8分)
四、论述题(本题35分)
9. 中国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经历了哪些变化?ICF框架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带来什么变化,对我国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产生什么影响?
答:基本要点:
(1)我国特殊教育服务对象长期保留在盲、聋和弱智儿童等三类儿童,被称为“老三样”。
(9 分)
(2)目前我国《残疾人权利保障法》已经包括了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残疾、肢体残疾 (含运动障碍)、精神残疾(含自闭症)和语言言语残疾等6类残疾,以及多重障碍儿童(简称6+1)等多种和严重障碍的儿童称为服务对象。(9分)
(3)本书认为除了6类残疾和多重障碍儿童理应成为特殊教育服务对象,还有学习障碍、情绪警卫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的儿童也应成为特殊教育服务对象。(9分)
对上述三点有自己的实际体会,结合实际回答(8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