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2014年1月2083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

试卷代号:2083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 试题

2014年1月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 ( )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A. 广义

B. 人 类

C. 狭义

D. 儿童

2.关于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方法的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

A. 数字信号的压缩只能采用不可逆编码方法,即无损压缩,解码之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

B. 基本方法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C. 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最低的采样频率应该是信号频率带宽中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以保证信号的正确还原。

D. 为了保证图像信号的信噪比,视频信号的量化等级至少要达到256级(256=28),故称8比特量化。

3.学习风格的构成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心理性层面、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其中,心理性层面有可以分为3种成分:( )。

A. 生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B.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C. 社会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D. 社会成分、生理成分、情感成分

4.下述关于S — P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S曲线与P曲线总是相交,而P线的左端总在S线的下方,P曲线的右端总在S曲线的上方。

B. S曲线左边的面积或P曲线上边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等于所有学生对全部问题的回答的正确率。

C. 从统计上的意义看,S曲线表示按得分累计计算的人数,P曲线表示按对各个问题给出正确回答的人数累计的问题数。

D. 由于学生的得分总和与问题答对次数的总和是相等的,因此S曲线左边的面积与P曲线上边的面积是相等的。

5.学习是指“刺激一反应”之间联系的加强。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建构主义理论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6.教育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在教育应用中的重要方面。可以将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或手段, 帮助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教育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统计和分析等,以实现教育研究的定量化和科学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种有用信息等。(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7.影碟机(或录像机)— 电视一投影组合的系统组合,可以带来如下的优点:·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育信息传播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备普及较广,设备使用方便。· 教学信息可重复播放或长时间呈现,有利于教师进行重点讲述或实时点评。· 有效组合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8.人类语言的中介功能不仅起着联系外部事件的作用,也是实现个体内化过程,或掌握人类知识经验的工具,而且又是思维的武器和各种事物与关系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信号。(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9.教育技术的物理学观念存在2个方面的局限性,即,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 身的作用,而忽略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第二视听教学把视听教材看成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将其置于辅助物的地位。(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10.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和非线性组织结构的信息空间。(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 网上教育资源有哪些特点?

12.信息加工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四、实践题(30分)

13. 参照教材中提到的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经验,你认为学校发展教育技术应注意哪些问题 ?

 

 

 

 

 

试 卷 代 号 :208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信 息 技 术 与 教 育 技 术 ( 2 ) 试 题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供参考)

2014年1月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C 2.A 3.B 4.A 5.A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6.A 7.A 8.A 9.A 10.A

三、简答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1.Internet上的教育信息资源除了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属性以外,还具有以下6个特点:(3分)

(1)多样性(2分)

(2)便捷性(2分)

(3)共享性(2分)

(4)时效性(2分)

(5)交互性(2分)

(6)丰富性(2分)

12.信息加工分析又称“过程任务分析”,是以学习需要分析过程中得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 者分析中得到的学生的起点状态为依据,逐步分析列出一系列的信息加工的内容和单元目标, 从教学的终端状态一直延续至学习者的起点状态。(7分)

信息加工分析可以揭示两种信息:清楚的描述实现教学目标的信息加工步骤;单元目标, 即呈现一系列目标和行为。(8分)

四、(30分)

13.(1)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6分)

(2)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核心(6分)

(3)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6分)

(4)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6分)

(5)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6分)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