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试卷1439临床药理学2022年09月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试卷代号:1439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统 一考试
临床药理学 试题
2022年9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 以下项目不属于临床药理服务内容的是( )。
A. 承担新药的临床药理研究任务,协助临床研究者设计各期临床试验
B.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C. 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与研制部门及临床医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D.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和上市后药物的再评价工作
E. 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合格药品
2.有关药物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给药途径
B.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C. 舌下给药的优点是舌下血流丰富,药物吸收较快,可避免首关效应
D. 小肠摄取性药物转运体与药物的吸收有关,外排性转运体与排泄有关,与吸收无关
E. 局部麻醉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目的是延缓局部麻醉药在注射部位的吸收,延长局部
麻醉药的效果
3.有关药物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所有药物都要经过代谢
B.I 相代谢为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分解反应
C. Ⅱ 相代谢为结合反应
D. 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差异显著
E. 酶的诱导剂能促进自身代谢,连续用药可因自身诱导而使药效降低
4. 某药的半衰期是24h,每天给药一次,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应该是( )。
A. 12h
B. 36h
C. 48h
D.5~7 天
E.10~12 天
5. 效价强度是指( )。
A. 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
B. 药物用量逐渐增加,至刚能产生效应时的剂量或浓度
C. 药物效应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剂量药物效应不再增大时的纵坐标数值
D. 用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E. 反映了药物的内在活性
6.关于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体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产生反应的蛋白质
B. 其表达是一成不变的
C. 其与配体的结合能力及效应能力不因生理、病理变化而改变
D. 与配体结合以后能产生持久的效应
E. 受体的本质是糖脂类
7.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
A. 处理不良反应
B. 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C. 进行药效学的探讨
D. 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E. 可以获得治疗窗窄的药物的最佳治疗剂量,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8.下面不是临床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为( )。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气相色谱法
C. 荧光偏振免疫法
D. 贝叶斯反馈法
E. 放射免疫法
9. 实施 GCP 的意义不包括( )。
A.GCP 充分保障了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
B. 保证了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C. 有利于我国研发的药物进入国际市场
D. 提高药物研究监督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E. 有助于试验药品的推广宣传
10. 采用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 量的试验是( )。
A.I 期临床试验
B. Ⅱ 期临床试验
C.Ⅲ 期临床试验
D.IV 期临床试验
E. 临床验证
11.I 期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要求通常为( )。
A.20~30 例
B. ≥100 例
C. ≥300 例
D. ≥2000 例
E. 18~24 例
12. 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时能使抗菌效果明显增强,其协同增效的机制为( )。
A. 甲氧苄啶促进磺胺类药物自胃肠吸收
B. 甲氧苄啶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升高游离磺胺类药物浓度
C. 甲氧苄啶抑制肝药酶活性,减少磺胺类药物代谢
D. 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竞争肾小管上的转运体
E. 作用于细菌内部叶酸代谢的不同环节,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13. 口服甲苯磺丁脲的患者同时服用氯霉素,可出现低血糖休克,这是因为( )。
A. 氯霉素抑制甲苯磺丁脲的排泄
B. 两者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C. 氯霉素因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会加速甲苯磺丁脲的代谢
D. 氯霉素因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会减慢甲苯磺丁脲的代谢
E. 氯霉素增加甲苯磺丁脲的吸收
14. 关 于A 型不良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发生率及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
B. 原有药理学效应的延伸
C. 不可预知、难以避免
D. 发生率高
E. 病死率低
15. 噻嗪类利尿药引起强心苷类药物中毒的机制为( )。
A. 增加心肌细胞对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
B. 减慢强心苷类药物的代谢,增高其血药浓度
C. 能减少强心苷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其游离血药浓度
D. 通过利尿引起低钾血症,后者可增加强心苷类药物的毒性
E. 以上说法都正确
16. 下列不属于依赖性药物的有( )。
A. 吗啡
B. 甲基苯丙胺
C. 氯胺酮
D. 氢氯噻嗪
E. 乙醇
17. 不是苯丙胺类慢性中毒表现的是( )。
A. 嗜睡
B. 幻觉
C. 幻听
D. 分裂症
E. 顽固性失眠
18. 关于遗传药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B. 研究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受体、药物作用靶点及下游分子多态性与药物 反应性及合理用药的关系
C. 阐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产生的遗传机制
D. 依据个体的基因多态性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E. 阐明各种基因突变与药物效应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19. 参与乙醇代谢的两个重要的酶是( )。
A. 乙醇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B.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C.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甲基转移酶
D.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E. 甲基转移酶和乙醇脱氢酶
20. 下列关于胎儿体内药动学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胎盘转运是胎儿吸收药物的主要方式
B. 胎儿的血脑屏障发育非常成熟,药物不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C. 胎儿的肝脏和脑中血流量相对较多,血药浓度较高
D. 胎儿的肝脏尚未发育成熟,缺乏肝药酶,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不足
E. 胎儿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物主要通过胎盘屏障向母体转运而排出
21. 关于孕妇合理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孕妇用药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整个妊娠期均不能用药
B. 如果一种药物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就不要同时使用几种药物
C. 妊娠早期用药需格外谨慎。对于非急性疾病,最好暂时别用药
D. 孕妇患有结核、贫血、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应及时合理地治疗
E. 用药前要明确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根据治疗周期、治疗剂量用药,及时停药
22. 婴幼儿给药途径的特点是( )。
A. 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不用充分混匀
B. 注射给药时常用肌内注射
C. 口服给药以糖浆剂为宜
D. 口服给药以片剂为宜
E. 维生素 AD 滴剂可以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
23. 下列关于儿童合理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危重症患儿以及新生儿多应用静脉给药,疗效确实可靠
B. 轻中度疾病以及年长儿童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
C. 在有儿童剂型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成人剂型
D. 年长儿童肌肉血管较丰富,药物肌内注射吸收好,但需避免刺激性药物
E. 尽量选择半衰期短的药物,可减少服药天数和服药次数,利于改善儿童用药依从性
24. 早晨7时口服吲哚美辛比晚上19时服药时血药浓度高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
A. 晚间胃排空速率较白天明显减少,晚间小肠蠕动速率也小于白天
B. 人体血浆蛋白含量及生物活性峰值在下午16时,谷值在早晨4时
C. 人体肝血流量在早晨8时最高,下午14时最低
D. 白天尿液 pH 值高,夜间 pH 值低
E. 晚上胃液分泌最高,早晨分泌最低
25. 为了保证口服钙剂能够很好地被吸收和利用,服用时间应为( )。
A. 清晨和临睡前各服1次最佳
B. 若采用每日1次用法,则午饭前服用最好
C. 若采用每日1次用法,则午饭后服用最好
D. 若采用每日1次用法,则晚饭前服用最好
E. 任意时间服用均可
26. 老年人对于药物吸收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有( )。
A. 胃 内pH 值升高,使口服的弱酸性药物在胃内吸收减少,而对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增多
B. 需要主动吸收的药物如钙、铁、维生素 C、葡萄糖、半乳糖、氨基酸等吸收增加
C. 老年人胃排空速度减慢,使小肠对药物转运的时间增加且吸收增加
D. 胃黏膜萎缩,可使消化道黏膜吸收面积减少30%左右
E. 肝血流量的减少,使得药物的首关效应降低,血药浓度升高
27. 关于老年人选药原则,不正确的是( )。
A. 首先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疾病史、用药史、家族遗传史,掌握其病理状态和生理特点, 然后进行药物治疗
B. 如非必须用药或没有适当药物可以选用时,应坚决不使用药物
C.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要尽可能增加用药种类,联合用药
D. 优先挑选最熟悉的药物,避免未知的不良反应,同时减少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E. 首关效应显著、治疗指数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应慎用
28. 以下关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生物转化功能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有( )。
A. 肝硬化时,侧支循环形成,门脉血中的药物绕过肝而免于被代谢
B. 从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和机体代谢的有毒产物不能被代谢而蓄积
C. 肝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增强
D. 可出现月经失调、男性患者女性化、蜘蛛痣、水钠潴留等变化
E. 血清白蛋白减少,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率降低
29.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诱发深度昏迷的有( )。
A. 螺内酯
B. 吗啡
C. 华法林
D. 地高辛
E. 阿司匹林
30. 肝功能不全的CTP 分级,共分为( )级。
A.1
B. 2
C. 3
D. 4
E. 5
31. 下列关于肾功不全对药动学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首关效应减弱
B. 体液 pH 值降低,弱碱性药物吸收时间延长
C. 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强,药物排泄增加
D. 药物与蛋白结合位点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E. 肝药酶活性降低
32. 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中不包括( )。
A. 明确诊断,合理选药,首选效价强度高或毒性较低的药物
B. 应考虑尽量使用只经肾脏代谢的药物
C. 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
D.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E. 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正常者,宜尽量选用双通道(肝、肾)排泄药物
33.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来源分类,下列选项中是抗恶性肿瘤代谢物的是( )。
A. 紫杉醇类
B. 氮芥
C. 多柔比星
D. 氨甲蝶呤
E. 环磷酰胺
34. 多药耐药性的形成机制是( )。
A. 药物的转运或摄取出现障碍
B. 药物的活化出现障碍
C. 药物作用的靶酶的质和量发生改变
D. 药物入胞后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 以上都是
35. 根据抗菌药物的化学结构,庆大霉素属于( )。
A. β-内酰胺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大环内酯类
D. 喹诺酮类
E. 四环素类
36. 通过损伤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引起细菌死亡的药物是( )。
A. 头孢菌素类
B. 多黏菌素
C. 多西环素
D. 依托红霉素
E. 环丙沙星
37. 下列会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降低抗菌效果的是( )。
A. 繁殖期杀菌剂+静止期杀菌剂
B. 繁殖期杀菌剂+繁殖期抑菌剂
C. 静止期杀菌剂+繁殖期抑菌剂
D. 静止期杀菌剂+静止期抑菌剂
E. 繁殖期抑菌剂+静止期抑菌剂
38.M2 离子通道蛋白抑制药是( )。
A. 碘苷
B. 齐多夫定
C. 利巴韦林
D. 金刚乙胺
E. 阿昔洛韦
39. 用于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 )。
A. 利巴韦林
B. 扎那米韦
C. 齐多夫定
D. 阿昔洛韦
E. 碘苷
40. 下列不能抑制反转录酶的是( )。
A. 拉米夫定
B. 恩曲他滨
C. 替诺福韦
D. 左氧氟沙星
E. 地丹诺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 简述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42. 简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原则。

 

 

 

 

 

试卷代号 :1439
2022年 春 季 学 期 考 试
临床药理学 参考答案
2022 年 9 月
一、单项选择题 (选 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 ,40题 ,每题 2 分 ,共 80 分 )
1.E 2.D 3.A 4.D 5.A
6.A 7.E 8.D 9.E 10.B
11.A 12.E 13.D 14.C 15.D
16.D 17.A 18.A 19.B 20.B
21.A 22.C 23.E 24.A 25.A
26.B 27.C 28.C 29.B 30.C
31.C 32.B 33.D 34.E 35.B
36.B 37.B 38.D 39.C 40.D
二、简答题 (每题 10 分 ,共 20 分 )
41. 简述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的 临床 意义 。
(1) 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 ; (1分 )
(2) 药物过量 中毒 的诊 断 ; (1分 )
(3) 确定合理 的 给药 间 隔 ; (1分 )
(4) 长期用药 的安全保 障 ; (1分 )
(5) 有效血药浓度 范 围 随治疗 目 的不 同 而变化 的药物 的用药安全保 障 ; (1分 )
(6) 按非线性动力学 消 除药物 的用药安全保 障 ; (1分 )
(7) 合并用药 的用药安全保 障 ; (1分 )
(8) 药物遗传学监测 ; (1分 )
(9) 判 断 患者 的用药依从性 ; (1分 )
(10) 医疗差错或事故 的鉴定依据 。 (1分 )

42. 简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原则 。
(1) 单一药物不 能控制 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 (2分 )
(2) 病 因未 明 而 又危及生命 的严重感染 。 (2分 )
(3) 容 易 出现耐药性 的 细菌感染 。 (2分 )
(4) 提 高抗菌药物 的 活性 。 (2分 )
(5) 降低毒 副作用 。 (1分 )
(6) 一般抗菌药物难 以渗入感染部位 。 (1分 )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