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 | 评阅人 |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
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请写在下面表格内,若答案写在每个小题后不计分 |
||||||||||
向奇志 |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D | D | A | B | D | C | C | A | D | B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B | B | C | D | B | B | B | D | B | B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A | D | D | C | D | C | A | C | B | A |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答案 | B | D | C | A | C | A | C | B | B | A |
1.()。 分光光度计中检测器灵敏度最高的是
A 光敏电阻 B 光电管 C 光电池 D 光电倍增管
2.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溶液颜色的深浅
3.常用光度计分光的重要器件是()。
A 棱镜(或光栅)+狭缝 B 棱镜 C 反射镜 D 准直透镜
4.721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使用范围为(B)nm。
A 320~760 B 340~760 C 400~760 D 520~760
5.使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时仪器在100℅处经常漂移的原因是()。
A 保险丝断了 B 电流表动线圈不通电
C 稳压电源输出导线断了 D 电源不稳定
6.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b)。
A 400-760nm B 200-400nm C 200-760nm D 200-1000nm
7.入射光波长选择的原则是()。
A 吸收最大 B 干扰最小 C 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D 吸光系数最大
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成套吸收池其透光率之差应为()。
A 0.5% B 0.1% C .0.1%-0.2% D 0.2%
9.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发现波长在580nm处,出射光不是黄色,而是其他颜色,其原因可能是(D)。
A 有电磁干扰,导致仪器失灵; B 仪器零部件配置不合理,产生实验误差;
C 实验室电路的电压小于380V; D 波长指示值与实际出射光谱值不符合。
1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
11. 紫外光检验波长准确度的方法用(B)吸收曲线来检查
A 甲苯蒸气 B 苯蒸气 C 镨铷滤光片 D 以上三种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吸光物质的状态应为()。
A 激发态原子蒸汽 B 基态原子蒸汽 C 溶液中分子 D 溶液中离子
13.原子吸收分析中可以用来表征吸收线轮廓的是(C)。
A 发射线的半宽度 B 中心频率 C 谱线轮廓 D 吸收线的半宽度
14.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
A 待测元素的分子 B 待测元素的离子
C 待测元素的电子 D 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
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是()。
A 光源 B 原子化器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16.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B)。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 C 背景干扰 D 物理干扰 B
17.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当吸收线附近无干扰线存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应放宽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 B 应放宽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
C 应调窄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 D 应调窄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
18.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D)。
A 分析线波长 B 灯电流大小 C 狭缝宽度 D 待测元素性质
19.原子吸收检测中消除物理干扰的主要方法是(B)。
A 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 B 加入释放剂;
C 使用高温火焰; D 加入保护剂。
2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B)
A 使火焰容易燃烧 B 提高雾化效率 C 增加溶液粘度 D 增加溶液提升量
21.pH计在测定溶液的pH值时,选用温度为(A)。
A 25℃ B 30℃ C 任何温度 D 被测溶液的温度
22.Fe2+能与1,10-邻二氮杂菲生成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该配合物的颜色是(D)。
A、绿色 B、青蓝色 C、紫色 D、橙红色
23.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D)。
A、入射光的强度 B、一定厚度溶液颜色的深浅
C、溶液对白光的吸收情况 D、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
24.吸收池洗净后,应该(C)。
A、直接收于吸收池盒中 B、正置晾干
C、倒置于滤纸上晾干 D、用滤纸擦干
25.在光度测定中,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
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不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消除溶剂、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26下列关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描述错误的是(C)。
A 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 B 由敏感膜和其他辅助部分组成;
C 在敏感膜上发生了电子转移; D 敏感膜是关键部件,决定了选择性。
27.库仑分析法测定的依据是(A)。
A 能斯特公式 B 法拉第电解定律 C 尤考维奇方程式 D 朗伯-比耳定律
28.库仑分析法是通过(C)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A 称量电解析出物的质量 B 准确测定电解池中某种离子消耗的量
C 准确测量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 D 准确测定电解液浓度的变化
29.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优于热导检测器。
A 装置简单化 B 灵敏度 C 适用范围 D 分离效果
30.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31.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B)。
A 进样系统 B 分离柱 C 热导池 D 检测系统
32.气相色谱图中,与组分含量成正比的是(D)。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峰高 D 峰面积
33.在气-固色谱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C)。
A、组分挥发能力的不同
B、组分溶解度的不同
C、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不同
D、组分在吸附剂上溶液能力的不同
34.装在高压气瓶的出口,用来将高压气体调节到较小的压力的是(A)。
A、减压阀 B、稳压阀 C、针形阀 D、稳流阀
35.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C)。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D、固定液的熔点
36.在(A),不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
A、每次安装了新的色谱柱后
B、色谱柱使用过程中出现鬼峰时
C、分析完一个样品后,准备分析其他样品之前
D、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后
37.下列检测器中,属于气相色谱质量型检测器的是(C)。
A、TCD B、FID C、ECD D、UV
38.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时,宜选用的检测器是(B)。
A、TCD B、FID C、ECD D、FPD
39.在气-液色谱中,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完全一样时,应采用(B)的操作才有可能将两组分分开。
A、改变载气流速 B、增加色谱柱柱长
C、改变载气种类 D、更换固定相
40.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最常用的色谱柱是(A)。
A、ODS B、苯基柱 C、氨基柱 D、氰基柱
得分 | 评阅人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第二大题判断题答案请写在下面表格内,若答案写在每个小题后不计分 |
||||||||||
向奇志 |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1.Ag-AgCl电极电位与氯离子浓度有关,氯离子浓度不变,其电极电位不变,故该电极可用做参比电极,也可作指示电极。
( )2.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由敏感膜、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组成。其中内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内参比溶液由氯离子和待测离子组成。
( )3.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溶液是由0.1mol/LHF和0.1mol/LNaCl组成。
( )4.以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浓度时,需考虑溶液的酸度、干扰离子及离子强度的影响。
( )5.直接电位法中,标准曲线的纵坐标是离子浓度(c)的对数,横坐标是电位(φ)。
( )6.自动电位滴定装置是由滴定管、电磁搅拌器、参比电极、指示电极、测量电动势的仪表和控制器组成。
( )7.电位滴定适用于有色、浑浊、胶体试样、微量组分和常量组分的测定。
( )8.标准氢电极可作为参比电极。
( )9.用电位法测定任何溶液pH时,都必须使用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
( )10.动态库仑法只能测定微量组分。
( )11.仪器分析中,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溶液,常在临用前用较高浓度的储备液在容量瓶内稀释而成。
( )12.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有色物质官能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13.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光吸收曲线形状相似,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同。
( )14.吸收光谱曲线的重要用途是定量分析时选择测定波长。
( )15.摩尔吸光系数是用1mol/L的溶液,在1cm的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
( )16.使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时,标液和试液测定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液的吸光度可以位于标准曲线任何部位。
( )17.有些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区有吸收,但是灵敏度低,干扰多,通常将这些物质显色后在可见光区测定。
( )18.一般分光光度计都设有调零、调百和波长选择,低档光度计需要手动调节,高档光度计不用调节这些参数。
( )19.在火焰原子吸收中,基态与激发态原子浓度之比与火焰温度有关。
( )20.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当无谱线干扰、被测元素浓度较高时,可选用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 )21.贫燃火焰的特点是具有还原性。
( )22.原子吸收光谱属于电子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属于分子光谱。
( )23.在使用TAS-99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时,以光谱带宽来选择狭缝宽度。
( )2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测试完毕时,应先关乙炔,后关空气。
( )25.热导检测器可用于分析甲烷、N2、CO、SO2等气体。
( )26.色谱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分离效能高,且分离、分析同步进行。
( )27.高效液相色谱适合于分析难挥发样品、热不稳定样品和可溶高分子样品。
( )28.用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可测定沸点差异较大的复杂样品。
( )29.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羰基化合物和共轭烯烃混合物时,应采用紫外检测器。
( )30.对固定相进行老化的目的是除去固定相中残余的溶剂及其他挥发性物质。
得分 | 评阅人 |
向奇志 |
三、计算题(6分/题,共30分)
- pH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工作电池,25℃时测定pH=4.00的缓冲溶液时,电池电动势是0.209V;而测定未知pH试液时,电池电动势是0.088V。求未知试液的pH。
答:1.pH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工作电池,25℃时测得pH=6.18的标液电动势是0.220V,而未知试液电
-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循环水中Cl-含量,取100.0mL水样,测得其电位为-25.0mV,加入1.00mL,浓度 0.500mol/L经酸化的NaCl标准溶液后,测得其电位为-84.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59.0mV,试求水样中Cl-的含量(mol/L)。
答:1`转化单位`浓度 0.500mol/L经酸化的NaCl标准溶液即5mol/ml
2.变化的浓度△C=Cs乘以Vs再除以Vo=1×5/100=0.05mol/ml(体积不能相加所以不是101而是100,除非题目明确指定加入后稀释至101)
3.变化的电势差△E=E撇-E=|-84.0-(-25)|=59mv
4.斜率S=-59.0mV/pF
5.氯离子电子数z=1
6.套公式“`水样中Cl-的浓度“C=△c乘以[10的(△E/Sxz)次方 再减1]的负1次方“
结果注意转化单位就行了
3.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试液中的铁,已知该试液中Fe2+的含量为50μg/100mL,用1cm的吸收池,在波长为51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099,试计算Fe2+-邻二氮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数。
答:A = εbc ,ε是摩尔吸收系数,b是吸收池光程长即题中的1cm, c是浓度(mol/L)所以要把50微克/100ml 化为((50*10^-6g)/55.85 g/mol)/0.1L=8.95*10^-6 mol/L 代入A = εbc 解得ε=11061L/mol.cm
4. 有一高锰酸钾溶液,盛于2cm比色皿中,在525nm波长处测得T%=60%。将其浓度增大1倍,而其它条件不变,吸光度和透光度为多少?
答:A. cFeSO 4 = cH 2 C 2 O 4 ; B. cFeSO 4 = 2cH 2 C 2 O 4 ; C. cH 2 C 2 O 4 = 2cFeSO 4 ; 答( B ) D. cFeSO 4 = 4cH 2 C 2 O 4
5.以GDX为固定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某水、乙醛、乙醇的混合物,所得数据如下表,计算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组分 | 水 | 乙醛 | 乙醇 |
h/ mm | 76.8 | 65.1 | 27.0 |
1.00 | 2.31 | 3.8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