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教学实施报告(教学能力比赛).pdf

“信息化+翻转课堂”赋能教学, 培养优质人才 —– 《口腔内科学》 教学实施报告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职学生的未来,将更多的服务于一线岗 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和 终身学习的习惯。如何打破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被 动的接纳转变为自己独立的进行思考, 在此次参赛中我们选择高职《口腔内科学》 课程作为案例展开研究,在具体的教学中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翻转课堂” 教学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口腔内科学》课堂高效有序, 最主要的是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成就感和自信心。 现将从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 学实施成效、教学亮点和特色、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采用以 “信息化”教学手段和 “翻转课堂”为主的多维化、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整个课程的开展分为课前知识的启

化、课中知识的内化、课后知识的转化三个阶段 (见图 1)。

图 1 教学设计

1.课前:教师在学习通上搭建《口腔内科学》课程平台、 设计学习任务书、 制作微课视频和 PPT 课件、同时将这些资料发布至课程平台, 并通过平台的群聊 功能推送相关要求, 学生接到学习任务后,下载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2.课中:课中教学环节的开展在有 Wifi 覆盖的多媒体教室开展。 同时,课 中知识的转化又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又分为 4~5 个环节。

①环节一:教师检查、点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分享成功同学作品(图 2), 例如:采访视频等,肯定学生自学成绩, 自然导入新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职业认同感等。

②环节二: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的抢答、选人等活动, 设置“情景剧”、“排 一排” (图 3)、“对号入座”等小游戏, 在游戏中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发现问 题, 对于理解认识有误或不懂的知识点,师生共同纠错。

③环节三:教师利用课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先串联整个知识点, 在讲解 过程中教师巡查指导, 针对学生提问进行答疑解惑,同时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典 型问题,面对面指导,实现个体化教学。

④环节四:教师设置“测一测”环节,检测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同时可 通过案例的导入, 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

⑤环节五:教师带领学生课堂总结, 升华主题,布置课后作业。

图 2 分享视频

图 3 “排一排”游戏

3.课后: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 发起一些趣味性的讨论和小组活动, 例如: 口腔保健知识的宣讲等,要求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巩固知识,同时培养其具有善 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并树立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及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 道德思想。

二、课堂教学实施成效

为了解“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如何, 我们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如下:

1.对使用“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喜好度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图 4),71.3%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22.6%的学生

喜欢此种方式,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图 4 学生对使用“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喜好度统计

2.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表 1),77.7%的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每次课的学习目标; 66.8%的学生能够非常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和时间; 81.4%的学生非常认可这种教 学效果, 认为收获很大;86.4%的学生认为比传统课堂投入时间多, 说明学生除 了课堂时间之外,课后也花时间学习该课程; 75%的学生认为学习能力比在传统 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

生学习目标明确,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及进程自主性强。

3.学生认为信息化手段对学习的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 (图 5),38.7%的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获得丰富的 课外知识,开拓眼界;25.8%的学生认为可以随时开展学习,方便与他人进行交 流;21%的学生认为可以提供课程的教学资源; 14.5%的学生认为能够第一时间收 到学习任务。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满足大部分学生 《口腔内科学》 课程中的 学习需求,提供足够的学习支持。

图 5 学生认为信息化手段对学习的支持

4.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把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通过测试成绩进行排序统计,对比 A 班 (实验班,

采用 “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和 B 班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的成

绩曲线,如图 6 所示。A 班的平均成绩为 83 分,比同期实验的 B 班高了 8 分。

图 6 学生成绩曲线

图 7 成绩对比数据图

从图 7 成绩对比数据图可知,成绩在 91~100 分数段 A 班中的人数达到 了 8 人,而 B 班级只有 2 人;在 81~90 分数段 A 班有 20 人, B 班有 10 人;在 71~80 分数段 A 班有 16 人,而 B 班明显是在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最多,

共计 20 人;在 60~70 分数段的学生数, A 班仅有 4 人,而 B 班有 15 人。 可看出,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 A 班的成绩整体要优于 B 班。

三、教学亮点与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亮点和特色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 辅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采 用任务驱动法、PBL 等教学法,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亲身实践, 调动参与积极性,在轻松气氛中 掌握知识。具体体现在:

1.学习资源信息化

课前, 教师搭建了本课程的学习平台 (图 8)、设计了学习任务书(图 9)、 录制了微课视频 (图 10)、制作了课件 (图 11),将所有资源放到平台上, 做到 教学资源信息化,同时使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温固、互相讨论、交流观点、 碰撞思想。 课上,利用超星学习通的签到(图 12)、抢答 (图 13)、选人等活动, 课程学习边讲边练,相比传统授课模式, 学生参与度非常高, 在课堂上敢于表达

自己的观点。

图 8 口腔内科学课程平台 图 9 学习任务书

图 10 微课视频

图 11 PPT 课件

图 12 签到 图 13 抢答

2.学习过程任务化

本课程大部分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前教师设计任务、确定任务、发布 任务,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例如: 学生对以“窝沟封闭”为主题 进行采访活动 (图 14),体验到了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 内在驱动力,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 掌握更加深刻和清晰,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图 14 校园采访

3.教学实施有序化

整个教学的开展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课中, 首先教师点评学习任务, 检查 学生自学效果, 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紧接着, 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知识点, 反复 练习, 直到熟练, 做到知识的内化。最后, 教师通过总结, 画龙点睛,做到知识

的升华。

4.能力培养规范化

知识点的选取与口腔临床工作接轨, 适合国家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的要 求。例如: 课后校园的口腔卫生宣讲活动(图 15),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人际 沟通、逻辑思维推理等职业素养, 并树立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及工作作风和

良好的职业道德。

图 15 口腔保健知识宣讲

四、教学反思

1.学生的自律性问题

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 而学不下去、方向不明确、方法不当、效率低等, 对于这些学生, 应该采取怎样 的措施来监督他们在课堂外有效学习。

2.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

不管是翻转课堂, 还是传统课堂, 现在的评价体系也只能靠教师的教学经验 去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3.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习惯了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思维具有局限性。真正给了他们自主学 习的空间, 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习效率吗?他们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还有很多的学习习惯都需要一步一步地训练和养成。

总之,在这次参赛过程中, 我们最大的收获是: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 而是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焰,信息化无疑是点燃火焰的那根火柴!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4 元(56 台币TWD)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