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的分析研究

目录

中英文词缩略表 4
中文摘要 5
英文摘要 7
引 言 9
材料与方法 12
结 果 14
讨 论 16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附 录 28
致 谢 29
综 述 30
综述参考文献: 33

中文摘要 

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的分析研究

目的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作为最常见的传导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之一,近期其与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RP)的相关性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对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此次主要为研究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之间关系,进一步攻克分泌性中耳炎这个医学难题,并充分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让患者治疗起来更加轻松。

方法   ①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病人作为案例,样本总数为60例。按照专业医生的要求凭借自身感受填写反流症状指数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再通过电子喉镜检查结果由2名耳鼻喉科医生完成反流体征指数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再由专业人员使用 Dx-pH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口咽24小时pH监测。根据患者体位计算反流事件总数、反流百分比时间和最长反流时间,并得出Ryan评分。

②在上述60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筛选出46例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喉反流的患者,并按照专业耳鼻喉科医师要求,进行七个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表(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的评估。

结果  1.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SI量表的阳性率为7%;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SI量表的阳性率为61.66%;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SI和/或RFS阳性率为73.33%(44/60)。

2.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yan指数阳性46例(46/60,76%),以直立评分阳性最多。

3.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咽喉反流的46名患者的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阳性率为100%(46/46)。

结论  

1.喉咽反流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具有正向相关性。

2.咽鼓管功能障碍与喉咽反流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咽喉反流  Ryan评分  反流症状指数表  反流体征指数表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元(20 台币TWD)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