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网课学堂《课堂教学能力综合训练》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4

注:不含主观题
第 1 题
单选题
(1 分) 决定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向的是 ( )
A 学科性质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对象
第 2 题
多选题
(2 分) 教学设计的三大核心要素包括:()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策略 D 教学评价
第 3 题
多选题
(3 分) 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
A 指导教学过程的导向功能 B 指导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C 指导教学策 略的选择与运用的功能 D 指引、激励学生学习的功能
第 4 题
多选题
(3 分)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领域包括:()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态度价值观领域
第 5 题
多选题
(3 分)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为以下等级 ()
A 知觉能力 B 生理能力 C 技能动作 D 有意活动
第 6 题
多选题
(3 分) 教学内容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A 归类分析法 B 图解分析法 C 演绎分析法 D 层级分析法
第 7 题
多选题
(3 分) 教学策略的三个基本特点包括:()
A 指向性 B 整体性 C 灵活性 D 发展性
第 8 题
多选题
(3 分) 学习支架随任务、目的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可以分为 ()
A 接收支架 B 转换支架 C 输入支架 D 输出支架
多选题
(3 分)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步骤组成:()
A 搭脚手架 B 进入情景 C 独立探索 D 协作学习 E 效果评价 F 效果反思 E
第 10 题
多选题
(3 分) 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A 先行组织者策略 B 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C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D 情景-陶冶教学 策略
第 11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
第 12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师必须具有对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宏观意识和整体思维,以课程目标为 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准确的制定教学目标。 ()
第 13 题
判断题
(2 分) 认知领域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五个等级。 ()
第 14 题
判断题
(2 分) 情感领域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品格形成五个等级。 ()
第 15 题
判断题
(2 分)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逻辑结构经历了从“双基目 标“到 ”三维目标“再到 ”核心素养目标“ 的发展历程。 ()
第 16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学内容就是指的教材内容。 ()
第 17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条件等几方面来制 定。 ()
2.6 二单元测试题
第 1 题
多选题
(3 分) 教学的六大本体要素包括:()
A 目标 B 内容 C 材料 D 过程 E 方法 F 评价
第 2 题
多选题
(3 分) 教学的两大场景要素包括()
A 课时 B 教材 C 场景
第 3 题
多选题
(3 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的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明确倡导四种教学方式,包括:()
A 启发式 B 探究式 C 讨论式 D 参与式
第 4 题
多选题
(3 分) 传授式教学法主要缺点包括:()
A 忘得快 B 思维训练不充分 C 容易导致被动学习 D 实效差
第 5 题
多选题
(3 分)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优点包括:()
A 印象深、记得牢 B 思维训练充分 C 容易主动学习 D 实效好效率高
第 6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学是教师组织、引领和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以使学生获得更快更 好发展的基本教育形式及主渠道教育活动。 ()
第 7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学模式就是某种相对稳定而简约的教学方式。 ()
第 8 题
判断题
(2 分) 探究教学和发现学习泛指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教学形式。 ()
第 9 题
判断题
(2 分) 从教-学过程及学习发生机制角度,所有教学方法都可以简明地归并为两大 基本教学方式:传授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 ()
第 10 题
判断题
(2 分) 探究式教学法中,知识结论和答案不直接传授或呈现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 ()
3.6 三单元测试题
第 1 题
单选题
(2 分) 超学科内容整合要求构建学科与()的整合,让学习更有实效与意义。 A 课程标准 B 教学内容 C 学生生活实践 D 教学评价
第 2 题
单选题
(2 分) 在翻转课堂的 “课前 ”阶段,教师需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 对象,并且要围绕核心知识点,为学生设计() ,制作学习资源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 台。
A 微课 B 教学视频 C 自主学习任务单 D 教学 PPT
第 3 题
多选题
(3 分) 课程内容整合主要分为:()
A 单学科内容整合 B 双学科内容整合 C 跨学科内容整合 D 超学科内容整合
第 4 题
多选题
(3 分) 单学科内容整合的主要形式包括:()
A 主题串联 B 作品串联 C 题材串联 D 单元串联
第 5 题
多选题
(3 分) 跨学科内容整合教学的操作流程包括:()
A 确定大单元主题 B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学科,寻求教学同伴 C 组织协调教学进 度 D 确定实施方案 E 实施与反馈
E
第 6 题
多选题
(3 分) 超学科内容整合的操作原则包括:()
A 重组性 B 情境性 C 针对性 D 拓展性
第 7 题
多选题
(3 分) 超学科内容整合的操作流程包括:()
A 从生活中选择主题 B 确定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 C 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
及重点 D 创设生活情境 E 策划教学活动方案 F 实施与反馈
第 8 题
多选题
(3 分) 超学科整合在教学活动策划时应注意:()
A 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B 注意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C 教学 时间的整体安排 D 相关资源的整合。
第 9 题
多选题
(3 分) 超学科整合的操作形式主要有:()
A 专题教育 B 传统节日、文化节和仪式教育 C 研学活动 D 教育实践活动
第 10 题
多选题
(3 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环境以()为主要特征。
A 自主 B 参与 C 合作 D 探究
第 11 题
多选题
(3 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在于利用技术支持(),帮助学生通过技术,实现 与他人、与情境以及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
A 课程管理 B 课程设计 C 课程开发 D 课程实施
第 12 题
多选题
(3 分) 围绕新型教学结构来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教学 系统的以下要素:()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第 13 题
多选题
(3 分)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是教学情境的(),教学过程的()、 (),只有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能有效开展。 ()
A 创设者 B 组织者 C 指导者 D 评价者
第 14 题
多选题
(3 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有:()
A 接受式教学模式 B 合作式教学模式 C 研究性教学模式 D 探究性教学模式
第 15 题
多选题
(3 分)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A 提出问题 B 制定研究方案 C 实施方案 D 评价总结
第 16 题
多选题
(3 分)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A 创设情境 B 启发思考 C 自主探究 D 协作交流 E 总结提高
E
第 17 题
多选题
(3 分) 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人们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经历了以下阶段:()
A 技术应用阶段 B 技术整合阶段 C 技术改革阶段 D “互联网+”阶段
第 18 题
多选题
(3 分) 混合式教学不单是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混合了多种()等而开 展的教学活动。
A 教学设备 B 学习资源 C 教学方法 D 学习策略 E 评价方法
E
第 19 题
多选题
(3 分) 在翻转课堂的课堂上,()是主要的形式,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 供个性化的教学。
A 集体授课 B 合作探究 C 讨论 D 展示
第 20 题
多选题
(3 分) 在翻转课堂的“课后 ”阶段,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对学生的学习予以 评价。
A 个人汇报 B 成果展示 C 小组讨论 D 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情况
第 21 题
判断题
(2 分) 单学科内容整合要求教师以整个单元、整本教材甚至整个学段为基础,统 筹安排教学内容,以达到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目的。 ()
第 22 题
判断题
(2 分) 单学科内容整合的操作原则主要包括计划性、重组性、时效性。 ()
第 23 题
判断题
(2 分) 实施单学科内容整合首先要确定主题. ()
第 24 题
判断题
(2 分) 跨学科大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参与主题单元的学习实践中去发现不同学科 间的内在联系,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 25 题
判断题
(2 分) 实施超学科内容整合要考虑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发挥地域和学校优势 与特色。 ()
第 26 题
判断题
(2 分) 学科与生活课堂的整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联系或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留 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以促进思维发展。 ()
第 27 题
判断题
(2 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构建新型的“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相结合 的教学结构。 ()
第 28 题
判断题
(2 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CAL(计算机辅助学 习)。 ()
第 29 题
判断题
(2 分)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 ()
第 30 题
判断题
(2 分) 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或者关联。 ()
第 31 题
判断题
(2 分)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操作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方案、评 价总结 4 个环节。 ()
第 32 题
判断题
(2 分) 混合式教学是指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 学情境。 ()
第 33 题
判断题
(2 分) “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体验 ” 的建构上。 ()
第 34 题
判断题
(2 分)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功的翻转课堂,应该是“线上主导型 ”和“交互/协作 式 ”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
第 35 题
判断题
(2 分) 从本质上讲,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师将有两个核心的定位与职责,那就 是:“学习设计者 ”和“学习促进者 ”。 ()
第 36 题
判断题
(2 分)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 素养、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技能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研究能力。 ()
4.6 四单元测验题
第 1 题
单选题
(2 分) 民主型管理能够把教师的( )和学生的( )结合起来。 ()
A 责任和自律 B 权威和自律 C 自律和责任 D 自律和权威
第 2 题
多选题
(3 分) 课堂管理有三种主要的类型:()
A 合作型课堂管理 B 权威型课堂管理 C 放任型课堂管理 D 民主型课堂管理
第 3 题
多选题
(3 分) 从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而言,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A 目标 B 环境 C 沟通 D 激励
第 4 题
多选题
(3 分) 课堂远景目标至少要达到三个标准()
A 有意义 B 能满足课堂集体和个人的需要 C 有效果 D 具有相应的实现目标的合 理战略
第 5 题
多选题
(3 分) 课堂心理环境主要包括:()
A 人际环境 B 组织环境 C 情感环境 D 信息与舆论环境
第 6 题
多选题
(3 分) 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就必须坚持时间优化意识,注重课堂时间管理的以
下策略:()
A 对课堂时间有效规划 B 坚持时间效益观 C 把握最佳时域 D 保持信息适度 E
提高学生专注率
E
第 7 题
多选题
(3 分) 课堂问题行为的恰当处理,取决于教师对于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包括:() A 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B 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 为 C 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D 运用行为惩戒策略,及时惩罚问题 行为
第 8 题
判断题
(2 分) 民主型课堂管理倡导建立民主的课堂,认为教师教学不是以领导者的身份 出现,而是提供指导。 ()
第 9 题
判断题
(2 分) 权威管理无疑是我们构建新型课堂管理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 ()
第 10 题
判断题
(2 分) 课堂管理的首要职能是促进课堂的生长,因而确定课堂的生长方向是课堂 管理的核心。 ()
第 11 题
判断题
(2 分) 良好的师生沟通是课堂管理产生效能的关键。 ()
第 12 题
判断题
(2 分) 课堂管理中的持续激励,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物质激励,二是精神激励,三 是情感激励。 ()
第 13 题
判断题
(2 分)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下课前的第 5-10 分钟。 ()
第 14 题
判断题
(2 分) 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分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 ;因而信息量越多,密度越大 越好。 ()
第 15 题
判断题
(2 分) 课堂环境管理应突出班级特色,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
5.6 五单元测验题
第 1 题
单选题
(2 分) 根据评价对象现在和过去的情况,或自身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所做的判断 是()
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第 2 题
单选题
(2 分) 档案袋评价属于()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相对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第 3 题
多选题
(3 分) 学习评价的功能包括:()
A 学习诊断功能 B 反馈调节功能 C 激励功能 D 学习导向功能 E 促进教师改进 教学功能
E
第 4 题
多选题
(3 分) 根据学习过程不同阶段对学习评价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 定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第 5 题
多选题
(3 分) 档案袋评价有以下两个特点:()
A 关注学生的进步、努力与成就 B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C 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D 评
价结果的权威性
第 6 题
多选题
(3 分) 档案袋里主要是学生自己选定的资料的汇编,主要包括:()
A 学生作品 B 学生对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 C 学生本人对作品的评价 D 教
师、同伴和家长对作品的评价
第 7 题
多选题
(3 分) 使用档案袋进行学习评价具有以下优点:()
A 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习过程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B 利于学生、家长和教师 形成对学生进步的新看法 C 提供全面、具体的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证据 D 所提供
的作品或成果是改进和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 E 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E
第 8 题
多选题
(3 分) 由于学生存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
A 让学生明确了解所要完成的作业 B 作业内容要求与教学内容要求一致 C 作业 题目要有典型性或代表性 D 要控制作业量 E 作业难度要适度 F 布置作业要有弹 性
第 9 题
多选题
(3 分) 编制测试题时,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A 试题要涵盖重要目标 B 试题目明确、简洁 C 测试前要检查试题 D 每个题目要 代表一个独立的评价内容
第 10 题
多选题
(3 分) 对出错率高的试题进行重点分析时要注意:()
A 分析试题的内容本质,帮助学生再次巩固相关知识;B 分析试题的解题思路,帮 助学生理解解题缘由,突出基本方法 C 要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概括总结,D 分析规
律,归类评讲,让学生纠正一道题,会解一类题
第 11 题
多选题
(3 分) 在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
A 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表现 B 体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C 鼓励学生找出多种答 案 D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判断题
(2 分) 诊断性评价也称为过程性评价,是教师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 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
第 13 题
判断题
(2 分) 表现性评价包含三个关键步骤,分别是选择评价任务、确定评价标准和进 行评价反思。 ()
第 14 题
判断题
(2 分) 表现性评价即对学生的行为采用多重评估标准,并在实测前对每个标准进 行严格清晰的界定,测量人员根据各项标准对学生行为进行的综合评估。 ()
第 15 题
判断题
(2 分) 在教育领域档案袋是指对学生作品的系统收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 内、某一领域内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情况。 ()
第 16 题
判断题
(2 分) 使用档案袋评价时需要明确作品样本什么时候提交和展示、档案袋中的每 一份材料如何评价。 ()
第 17 题
判断题
(2 分) 教学时,学生凡是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尽可能在课内完成。 ()
6.6 六单元测试题
第 1 题
多选题
(3 分) 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 观察准备工作 B 实际观察 C 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 2 题
多选题
(3 分) 在 LICC 模式的课后会议环节,主要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A 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 B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C 形成行为改进的具体建 议 D 制定新的课堂观察计划
第 3 题
多选题
(3 分) LICC 模式的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以下维度:()
A 学生学习 B 教师教学 C 课堂性质 D 课堂文化
第 4 题
多选题
(3 分) 学生学习维度包括以下五个视角:()
A 准备 B 倾听 C 互动 D 评价 E 自主 F 达成
EF
第 5 题
多选题
(3 分) 定性的记录方式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
A 描述体系 B 叙述体系 C 图式记录 D 技术记录
第 6 题
多选题
(3 分) 整理与分析课堂观察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整理资料,看所需观察资料是否都收集到 B 审查资料,看所收集到的观察资料 是否都有效 C 分类归档 D 详细说明要解释的内容
第 7 题
多选题
(3 分) 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
A 确定研究专题 B 选择执教内容 C 带着目的观察。D 畅所欲言发现 E 着眼达成
改进 F 理清主线观点
第 8 题
多选题
(3 分) 流程简化回归常态的课例研究要做到以下几点 ()
A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B 独立备课,发挥教师能动性 C 聚焦主题,后分而实践之 D 同课异构,择其优而效
第 9 题
多选题
(3 分)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强调三个基本理念:()
A 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B 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C 强调学生是教学 研究的主体 D 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 发展
第 10 题
多选题
(3 分) 在 LICC 模式的课中观察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 B 要选择好的进入方式 C 明确观察分工 D 做好观察记 录
第 11 题
多选题
(3 分) 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A 分析有无偏离教案 B 分析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C 分析教材和学情 D 逐一分析学
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第 12 题
判断题
(2 分) 课后会议阶段应遵循简明、有证据、有回应、避免重复等原则。 ()
第 13 题
判断题
(2 分) 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性的记录方式和定量的记录方式两种。 ()
第 14 题
判断题
(2 分) 分类体系指事先根据观察目的编制合理的量表,在课堂观察中,观察者依据 对象的行为表现在量表上评以相应的等级。 ()
第 15 题
判断题
(2 分) 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关注的重点在教师身上。 ()
第 16 题
判断题
(2 分) 课例研究报告包含着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即关注的问题、研究的过程、案 例的支撑以及形成的结论。 ()
判断题
(2 分) 校本教学研究过程就是 ”问题- 设计- 行动- 总结 ”循环往复、螺旋上 升、固定不变的过程。 ()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课程与教学论( 华师)》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课程与教学论( 华师)》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10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重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重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2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2024年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研究生生涯发展与规划(山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2024年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研究生生涯发展与规划(山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4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整门答案打包购买,价格优惠,有需要加微信a199303090205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