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宗華
出版社:沐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6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目錄
第一章 勇於擔當,共築夢想
第二章 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第三章 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第四章 自動自發,讓責任成為習慣
第五章 關鍵在責任,重點是實踐
第六章 左腦責任意識,右腦網絡思維
第七章 人人負責,打造正能量團隊
第八章 高效落實,對結果負責
第九章 愛企如家,做企業的主人
序
責任是一種人生使命
責任,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每一個生命自來到這個世界起,就擔負起了這種使命。當你成為社會中一分子的時候,你身上就有了不可推卸的責任──對父母、配偶、兒女、朋友、工作、社會等的責任。
責任的使命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從根本上講,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後,必然存在著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使得我們勇於承擔責任。
使命就是指我們所要奉行的命令和所要擔當的任務,使命感會促使我們採取行動,實現理想。因此,當我們視工作為生命中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時,我們就更容易在自己的職位上發光發熱,盡職盡責。
事實上,只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譽和尊嚴。
工作呼喚責任,工作意味著肩負責任。在工作中,無論處在什麼樣的職位上,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擔負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履行了職責,完成了使命。
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演講呼籲:這是個要負責的新時代,這個時代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要擁抱責任!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原因,這世界你最應該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個稱呼代表一份責任
字典這樣定義責任:分內應做的事。寥寥數字,大有乾坤:「分」是自己的角色和職位,「內」表示界限和範圍,「應」即理所當然、責無旁貸,「做」就是要費心費力去完成,「事」就是自己的工作和職責。
美國著名學者馬斯洛說過:音樂家作曲,畫家作畫,詩人寫詩,只有如此方能心安理得。任何身分都會有不同身分所賦予的責任感:妻子要有相夫教子的責任感;丈夫要有能讓全家過上幸福日子的責任感;公民要有幫助自己的國家富強美好的責任感;官員要有為國家做事、為百姓謀福的責任感等。
社會上每個人的職位不同,職責也有所差異,但不同的職位對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要求,那就是:稱呼是什麼,責任就是什麼;職位在哪裡,責任就在哪裡。
某集團總裁曾說:「一旦你踏上一個職位,即是你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你就應承擔職位賦予你的責任,按時且符合品質完成你負責的工作,對所做工作的結果負責,盡量避免讓上司收拾爛攤子。不要輕易推諉卸責,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好。」
有人曾這樣說過: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這些都是生命中的必然,是成長到每一個人生階段時必然要扮演的角色,由不得自己去選擇,這些都屬於「第一角色」──家庭角色;然後,立足於世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定位,或從政,或經商,或為人師,這些都屬於「第二角色」──職業角色。
所謂的職業角色就是工作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擔的責任。工作責任應該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基本的工作職責、工作責任意識,根據各自不同的職位分工完成工作任務;而第二個層次上的責任對自己工作的角色能夠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知,認知到本職工作的性質、功能、價值等,這可以說是一種意識上的責任。
一個職位就是一份責任,沒有不需要完成任務的工作,也沒有不需要承擔責任的職位。我們為工作盡責,就是要主動爭取做得更多,承擔更多;我們為工作盡責,就是要全力以赴,滿腔熱情地做事;我們為工作盡責,就是為企業分憂解難,用心履職。不論你是決策層、管理層,還是執行層,你都是企業的一分子,你的肩上就扛著企業興衰成敗的責任。
沒有責任感的軍官不是合格的軍官,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責任感是簡單而無價的。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我們要將責任根植於內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
可以這樣說,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成績都是我們用責任心製成的雕像,是美麗還是醜陋,是可愛還是可憎,都是我們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責任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論所做的工作怎樣,都不會覺得苦和累。
我們要時常提醒自己:我選擇工作的同時也選擇了責任。當一個人懷著宗教般的虔誠去對待生活和工作時,他是能夠感受到責任所帶來的力量的。面對你的職業、你的職位,請時刻記住,這就是你的工作,不要忘記你的責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