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逆轉戰略:從日本隕落與復興,解析矽時代的關鍵商業模式與經營核心 (電子書)pdf+epub

半導体逆転戦略 日本復活に必要な経営を問う

  • 作者: 長内厚
  • 譯者: 卓惠娟
  • 出版社:今周刊
  • 出版日期:2025/05/29
  •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只有技術、沒有規模」的產業,終將失去未來!
曾經稱霸全球的日本半導體,為何會被台灣與韓國逆轉戰局?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的產業重塑,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挑戰,
早稻田大學教授提出全新的經營戰略與商業模式,
揭示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生存之道!
  為什麼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會衰落?為何台灣半導體能成為世界第一?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復興需要什麼?本書揭示了受技術信仰束縛的日本企業現狀、在技術上取勝但在商業上失敗的歷史、不追求數量的問題點,並且對為何會被韓國和台灣逆轉進行了精確分析。
  中提出了大膽的觀點,如相較於Rapidus,JASM可能會成為日本的轉機等,是一本為復興提供經營戰略指導的書。該書從經營學的角度,而非日本企業容易陷入的技術論,解釋了日本半導體產業面臨的課題,旨在追求商業成功。本書充滿了企業為生存所需的經營轉型策略。
  全球半導體戰局,誰能掌握未來?
  半導體不僅是現代科技的基石,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在智慧型手機、家電、汽車、人工智慧(AI)與軍事技術等領域,半導體的發展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與政治的決定性因素。《半導體逆轉戰略》透過縝密的市場分析,揭示全球半導體產業如何因美中貿易戰、供應鏈重組及技術競爭而產生劇烈變化,並探討日本如何重振產業、重新站上世界舞台。
  全球半導體戰局,誰能掌握未來?
  ★日本的逆襲之路——日本曾經是半導體產業的霸主,但如今市占率已降至10%以下。本書深入分析日本產業衰退的原因,並探討日本政府如何透過Rapidus計畫、與台積電的合作、以及日美韓半導體聯盟,試圖重返頂尖行列。
  ★美中科技戰爭的衝擊——美國如何透過「晶片四方聯盟」(Chip 4) 聯手台日韓,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中國又如何突破封鎖、加速自給自足的半導體戰略?
  ★台灣與韓國的成功模式——台積電如何憑藉「無廠半導體模式」成為全球領導者?三星與SK海力士如何在記憶體市場稱霸?這些成功經驗對日本有何啟發?
  《半導體逆轉戰略》不僅是一本科技產業分析書,更是一本全球戰略與產業變遷的精闢指南。在這場全球半導體競爭中,每個國家、每家企業都在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日本是否能重新崛起?中國是否能打破封鎖?台灣與韓國能否持續保持領先?這些關鍵問題,本書都將為您一一解答!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振源|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所教授
  李世暉|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
  林宏文|資深科技記者、《晶片島上的光芒》作者
  黃欽勇|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
  盛讚推薦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張智程|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長
  蔣尚義|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
  謝金河|《今周刊》董事長
  (以上皆依首字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日本半導體產業想要逆轉,要與最互補的台灣做深入合作。讀到長內厚教授這本書《半導體逆轉戰略》,讓我產生不少共鳴。──林宏文,《晶片島上的光芒》作者
  對於台灣與全球任何關心高科技產業管理與決策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關鍵書籍。──王振源,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所教授
  這本書深刻地反省了日本之所以受挫的原因,在於過度迷信技術掛帥,忽略量產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黃欽勇,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
  身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快速變動與重組的時代,對想要復興半導體產業的日本,以及對想要維持半導體競爭力的台灣來說,既是危機,也是轉機。──李世暉,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長内 厚OSANAI ATSUSHI
  早稻田大學商學學術院經營管理研究科教授。
  1991年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部附屬工業高等學校電子科畢業。1997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經濟學部,同年進入索尼公司,參與薄型電視事業的建立,負責影像相關產品的商品企畫、技術企畫及總裁辦公室的商品戰略。2004年修畢筑波大學大學院商業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經營系統科學,2007年修畢京都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商業科學專攻博士課程,同年從索尼公司辭職,並就任神戶大學經濟經營研究所副教授。
  2011年成為早稻田大學商學學術院商學研究科副教授,2016年起任現職。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客座研究員、總務省情報通信審議會專門委員。
  主要著作有《售後市場戰略》(アフターマーケット戦略,2012年)、《台灣電子產業的製造模式》(台湾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産業のものづくり,2014年)、《創新管理》(イノベーション・マネジメント,2021年)、《跨境合作的經營學》(越境協働の経営学,2023年)等。
譯者簡介
卓惠娟
  日文專職譯者。譯有《半導體地緣政治學》、《大谷翔平:突破極限的55句名言》、《討好自己就夠了》、《三星內幕》、《圖解隨心所欲操控人心的男女暗黑心理學》等。
  臉書粉絲專頁:卓見拙見 www.facebook.com/Translator.megumi

目錄

推薦序 高科技企業必須理解商業價值創造的重要性/王振源
推薦序 以創新思維提煉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成功要素/李世暉
推薦序 日本半導體逆轉戰略,台灣是不可或缺的好夥伴/林宏文
推薦序 從野放到中央調控的半導體產業戰略/黃欽勇
前言

第一章 華為的七奈米衝擊
1中芯國際的七奈米製程生產
2究竟什麼是半導體?
3為什麼半導體可以進行計算?
4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管制的目的
5中國如何製造七奈米晶片?

第二章 JASM可能成為比Rapidus更關鍵的轉捩點
1對Rapidus的疑問
2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衰退
3韓國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現況
4日本半導體企業的問題點
5對Rapidus的疑問和擔憂

第三章 力邀台積電設廠以求日本半導體產業復甦
1對熊本JASM的期待
2追求最大需求而非最先進技術
3政府意識轉變,從商業角度提供支持
4索尼、蘋果、台積電的三角關係
5索尼社長十時對影像感測器的決心
6台灣的電子產業與台積電
7工研院在高科技產業中的培育角色
8張忠謀推動的無廠設計和晶圓代工模式

第四章 技術強大的日本面臨的戰略課題
1日本企業的技術信仰與困境
2商業上需要長期一致的規格
3半導體以外未能商業化的技術
4成熟期創新的成功要件
5重新思考松下幸之助的「自來水哲學」

第五章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歷史
1技術取勝,商業落敗
2超越美國的半導體製造技術
3歐洲電動車對抗豐田汽車的全方位戰略
4日本在一九八○年代的成功經驗
5半導體的外部銷售業務
6數位化浪潮吞噬日本企業
7日美在記憶體市場的攻防與經濟摩擦
8設備產業能否在利基市場生存?

第六章 不重視規模化的問題點
1快閃記憶體:以低成本大量生產導體的想法
2顧客買的是產品,不是技術
3不是性能佳就賣得好
4開放式創新的意義
5考慮客戶的使用便利性進行標準化
6技術外流還是開放式創新

第七章 坐看日美半導體摩擦,隔山觀虎鬥的韓國策略
1以日美半導體摩擦為借鏡
2鎖定新興市場的韓國策略
3透過連續投資建立量產銷售模式
4一再重蹈覆轍的日本
5對韓出口管制下展現的日本優勢

第八章 台灣能成為世界第一的深度解析
1失去聯合國後盾的台灣
2台灣退出聯合國後與日美的關係
3半導體成為國家產業政策
4開發與製造分離——無廠企業與晶圓代工模式
5台灣模式引發半導體產業國際分工
6無廠半導體巨頭輝達

第九章 美中貿易摩擦,誰坐收漁翁之利?
1以晶片四方聯盟圍堵中國的戰略
2趁著美國的盤算,日本半導體產業能否重振?
3晶片四方聯盟成員各自的考量
4加強與韓國合作的必要性
5日本與台灣的蜜月期能持續多久?
6促進日台合作的機會

第十章 創造日本獨有的安全價值
1 Rapidus面臨的二奈米挑戰
2民主國家製造的安全感:日本的價值創造
3台灣和韓國的大量生產價值
4受矚目的後端製程合作

第十一章 不應過度與中國為敵
1完全排除中國的風險
2從地緣政治角度,台灣是最佳夥伴

第十二章 半導體產業需要的是經營戰略
1回歸策略本質
2思考Rapidus和JASM的戰略優勢
3後端製程優勢能否成為日本半導體戰略核心?
4考驗日本商業實力的時刻

【參考文獻】

收回

推薦序
日本半導體逆轉戰略,台灣是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林宏文/資深科技記者、《晶片島上的光芒》作者
  近年來我在日本出版《tsmc,推動世界的祕密》,多次赴日演講交流,也累積一些對日、台、韓、中等亞洲各國產業競合的觀察。我一直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想要逆轉,要與最互補的台灣做深入合作。如今,讀到長內厚教授這本書《半導體逆轉戰略》,讓我產生不少共鳴。我也藉著推薦這本書,談談台日可以如何合作。
  長內厚教授在書中提及,日本產業發展有其優劣勢,其中日本在價值創造部分很強,但在價值獲取的部分較弱,因此雖然日本是亞洲發展最早的先進國,但卻在半導體競賽上輸給韓、台、中等國。
  首先,我覺得日本並未全輸。日本在半導體設備、材料、化學等周邊產業都執世界牛耳,主要是輸在半導體設計、製造這些領域,而這種強弱分明的產業生態,正是緣自日本具特色的競爭力差異。
  長內厚教授上述概念,我用台灣人較熟悉的語言來說明。我的解讀是,日本對技術與研發投入很深,但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調整與適應力較弱,在大量製造與商品化過程疏忽落後,因此無法像其他亞洲對手快速搶占市場。
  我在日本演講時,曾以大同電鍋為例進行說明。日本媒體曾報導台灣的大同電鍋,很驚訝這種二戰後的「老古董」,竟然是台灣賣得最好的電鍋。
  其實,大同電鍋是六十年前大同公司從日本東芝授權而來的產品,多年來技術與外形幾乎沒變過,卻成為台灣銷售最好的電鍋。可是,這個產品東芝早已不生產,日本家電業每年還會推出各種全新設計的電子鍋,功能造型都變化多端。
  我也跟日本朋友承認,其實我們家也曾用過日本電子鍋,但後來還是覺得大同電鍋最好用。日本人很願意投入研發並追求技術精進,但消費者可能只需要一個簡單好用的產品就好了。
  若以半導體產業為例,也可以看出日本優劣勢所在。
  在設備、材料、化學等需要長期研發投入的行業,是日本工匠精神最能發揮之處。至於產品設計與製造,一方面更新速度快,日本人的彈性與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過去四十年設計與製造分工的趨勢,日本也沒有抓到,因此讓韓國、台灣及中國大陸快速竄出。
  至於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當然也很重視研發與技術的投入,但台積電的事業終究是以製造代工為核心,更聚焦在製造效率的提升,因此得以在多樣少量的客製化邏輯IC上贏過南韓,並將製造管理精進升級到服務業的層次,終於開創出一個亞洲企業難以達到的新境界。
  一位從事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的日本老闆就跟我說,他發現日本會要求技術做到一百分才發表,但其實客戶並不一定需要這麼好的產品,要求那麼高,有時候推出時市場商機都已流失了。
  但他觀察到台積電不是如此,台積電的良率也做得很好,但半導體製程工序繁複,需要不斷推進,若每一道都要求一百分,最後根本出不了貨。台積電只要做到讓客戶滿意的良率,就能夠做成生意。
  在日本演講時,我也經常提到,在台積電熊本廠開啟台日合作大門後,接下來還可以朝三個新方向合作。
  第一,在半導體部分,日本邀請台積電去熊本投資後,接下來可以更強化投資IC設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在他的自傳裡提到,日本不要只想著做製造,應該把更多資源與力氣去做設計。台積電與美國合作,讓美國設計業大幅成長,如今跟日本合作,也希望促成日本IC設計快速進展,而台灣也有很強的IC設計生態鏈,是日本可以尋求緊密合作的對象。
  第二,台日合作也不僅限於企業界。日本學術界擁有非常尖端先進的研發能量,日本也是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亞洲國家,這麼深厚的學術內涵,可以與台灣商品化與大量製造的能力相結合,開發出更多影響全球的創新技術。
  第三,台日合作也不只在高科技硬體部分,未來在更多的軟體及AI新創產業,也有深入結盟的機會。尤其是創新創業領域,都是目前台日兩國加強發展的重點,台灣與日本的創業家若能攜手合作,也將有機會在世界版圖上創造更龐大的商機。
  長內厚教授書中多次提及日、韓、台、中等國競爭態勢,他認為日本要與台灣結盟,但也不要忽略與韓國與中國的合作。這是日本產業要脫離過去的極限,可以努力突破的部分。
  我同意長內厚教授這個看法,日本的半導體逆轉戰略,當然要與其他各國維持一定合作關係。不過,我更認為,任何合作的基礎,都是植基於相互理解與價值認同,台日民眾的密切往來與深厚感情,遠超過日本與其他國家的關係,這是台日合作難以抗拒之處,也是合作可以開花結果的關鍵。也期待台日合作可以更展開,台日半導體產業一起攜手走向世界舞台。
前言
  從智慧型手機、家電產品到汽車,幾乎都少不了半導體,半導體已然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最先進的半導體更是推動資訊科技、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技術優劣的關鍵,其應用範圍不僅涵蓋民生用品,更深入軍事領域。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中,使用大量的無人機、誘導軍事武器,多數都使用半導體,可以說半導體與軟體技術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然而,自二○二○年以來,全球爆發嚴重的晶片荒,導致汽車交貨期間延宕、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通訊器材未能及時供應,此外也對家電製品的生產、流通造成極大影響。
  半導體嚴重短缺是多重因素所造成,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而增加的遠距辦公,使得電腦、平板等設備需求急遽增加;汽車產業則是自動駕駛技術進步,用於汽車的半導體快速增加;烏克蘭危機、美中貿易摩擦,導致鍺(Ge)、鎵(Ga)等用於半導體的稀有金屬礙於出口限制,原料問題阻礙半導體正常流通也是一大原因。但一方面,二○二四年開始出現半導體短缺問題獲得解決的報導,說明了這個產業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
  此外,半導體短缺問題仍持續延燒,但並非所有種類的半導體都面臨缺貨。目前的半導體產品主要分為記憶體晶片(Memory IC)與邏輯晶片(Logic IC),簡單來說,記憶體晶片負責儲存資料,而邏輯晶片負責處理運算,目前短缺的是二十二至二十八奈米製程,也就是線寬二十二至二十八奈米等成熟製程的半導體,現在業界開始生產的則是更加高度精密、三奈米製程的先進半導體。
  相較於三奈米製程,二十八奈米製程屬於成熟製程的技術,具體來說,在十年前左右是當時的最新技術,二十八奈米的晶片雖然不是用於汽車、家電產品的控制,或是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的主要邏輯晶片,卻是各種機械控制必要的半導體零件。換句話說,並非所有最先進的邏輯晶片或記憶體晶片都處於短缺狀態,而且記憶體晶片價格在二○二三年也呈現下跌趨勢。
  成熟製程技術的半導體短缺,也是導致當前晶片荒遲遲未能解決的一大因素。對半導體製造商而言,最先進的半導體能夠帶來更大的利潤,因此他們不願意為了提高利潤較低的成熟製程半導體產量而進行設備投資。此外,半導體需求具有波動性,當需求循環結束後,半導體可能會再次供過於求,事實上,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這樣的憂慮。
  根據部分媒體的報導,位於熊本、正在建設中的台積電二十二/二十八奈米製程工廠,若在完工時半導體已無短缺問題,屆時可能面臨產品難以銷售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各家公司不太可能積極且迅速地擴大二十二/二十八奈米製程的產能。
  另一方面,日本的半導體製造市占率目前大約只有一○%,日本原本半導體技術十分優異,過去市占率曾有超過全球一半的傲人成績,更有「半導體大國」的美譽,如今的沒落,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日本經濟產業省帶頭,日本家電業界團體共同組成的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曾發表聲明,認為日本半導體新創Rapidus的挑戰「是最大、也是最後的機會」。
  日本半導體產業為何凋零,若想復甦需要什麼條件?
  本書將從追求商業成功的經營學角度,而非日本企業容易沉溺的技術理論迷思,闡明日本半導體產業面臨的課題。
  二○二四年二月
  長內 厚
收回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89243
  • EISBN:978626758926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30 元(120 台币TWD)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