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狗尾草新小绥螨Neoseiulus setarius Ma,Meng&Fan和条纹新小绥螨Neoseiulus striatus Wu是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两种本土捕食螨天敌,分别对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有很好捕食潜力。温度是影响捕食螨捕食及产卵表现的重要非生物因子之一,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因冬季持续的低温及昼夜较大的温差对捕食螨的生存都会造成压力,因此研究捕食螨对不同长、短期低温胁迫的反应以及评估其在室外越冬的能力,对提高其田间释放应用的有效性及成功定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对狗尾草新小绥螨进行了短时的低温胁迫处理,以揭示其对短时低温驯化的反应;然后对两种捕食螨的最佳贮藏条件(包括贮藏温度、时间以及预处理)进行了研究,以掌握长期低温胁迫对捕食螨捕食产卵及存活等适合度指标的影响;最后通过室外试验和田间调查,明确两种捕食螨在内蒙古地区的越冬潜力。主要结果如下: 1.狗尾草新小绥螨的短时低温驯化反应 狗尾草新小绥螨雌成螨的临界低温(暴露2 h引起个体存活率低于10%的温度)为-21℃。在2.5℃暴露2 h是狗尾草新小绥螨快速冷驯化的最适诱导条件,可有效提高其存活率。经过快速冷驯化后的其他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表明狗尾草新小绥螨的所有发育阶段均具有快速冷驯化能力。同时,经过驯化后的狗尾草新小绥螨雌成螨对花蓟马的捕食量和产卵量未见降低,说明快速冷驯化对狗尾草新小绥螨的适合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快速冷驯化能提高狗尾草新小绥螨的耐寒能力,同时不会降低其捕食适合度,为在昼夜温度波动较大的地区开展释放应用提供了依据。 2.两种捕食螨的长期低温贮藏反应 两种捕食螨的存活率均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狗尾草新小绥螨和条纹新小绥螨在9℃下分别贮藏9周和5周或在14℃下分别贮藏7周和5周,两种捕食螨的存活率均可达50%以上,为两种捕食螨的最佳贮藏条件;并且低温贮藏对两种捕食螨雌成螨的捕食、产卵及存活率等适合度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适宜的低温贮藏可延长两种捕食螨的货架期。 同时,不同贮藏条件(湿度的高低和食物的有无)也显著影响着两种捕食螨的存活率,捕食螨对于湿度的需求似乎大于对食物的需求。 3.两种捕食螨的室外越冬潜力研究 在室外模拟越冬场所和土壤实际越冬场所,分别研究两种捕食螨的越冬潜力。在模拟越冬场所中,两种捕食螨雌成螨在食物充足供应和食物间歇补充条件下均可顺利越冬,在食物匮乏条件下则均难以越冬;而在实际场所中,两种捕食螨在翌年回收时均有少量存活个体,并且捕食螨会主动寻找有遮挡的庇护场所(如落叶和土壤中)进行越冬,越冬螨态均为雌成螨。上述结果表明两种捕食螨在内蒙古地区均可越冬,这将有利于其在北方冬季寒冷地区的田间定殖。 还原
关键词: 本土植绥螨;快速冷驯化;低温贮藏;越冬潜力;定殖;
本土捕食螨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室外越冬潜力研究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