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缘政治研究:环境、观念与政策

霍雪辉
吉林大学
摘要:地缘环境是国家生存发展的空间条件,是影响一国发展道路与政策选择的关键且持久的因素。对地缘环境认知的差异不仅源自地缘体的不同地理视角,也反映了由实践目的所塑造的对地缘政治“现实”的不同认识和想象。要理解当代中国地缘政治的发展逻辑,也必须立足于中国地缘环境的客观性与国家发展的主体性,将环境提供的可能性和利益偏好设定的方向性相结合,避免从与其他国家的简单类比中得出错误结论。 与近代大国通过地缘扩张和空间竞争实现崛起不同,新中国走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国崛起之路,对这一道路的选择是中国适应地缘环境的约束性,并根据自身战略利益积极建构的结果。当代中国地缘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国是如何根据对地缘环境中机遇与挑战的判断,构建自身对地缘政治现实的认知图式,并据此制定地缘战略或作出政策选择的?面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外部空间效应,特别是海洋大国采取的对华全面战略竞争,中国应怎样保持战略定力,继续争取和平稳定的地缘环境,为顺利实现民族复兴赢得战略时间和空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中国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出发,力图阐明中国以和平、发展、合作方式成长为全球性大国的地缘政治逻辑。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地缘环境的作用机理。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提取地理位置和地缘结构作为地缘环境的核心要素,根据空间范围和政治意涵的不同,将地缘环境分为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次,作为分析特定时期中国地缘政治的基本框架;在厘清概念、确定要素、划分层次、确定框架的基础上,从全球视角、区域视角和国家视角分析了中国地理位置、领土及边界的特殊性,明确了中国地缘环境的优势与制约,梳理了全球和区域地缘结构的演变过程,作为确定当代中国地缘政治历史分期的客观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地缘结构、地缘政治观念和地缘政策分别视为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探讨了特定时空下三者的因果联系,在加入国家权力这一变量后,指出了不同时空下地缘环境、地缘政治观念和地缘政策的互构关系,为不同时期地缘政治演变提供了分析框架。 其次,从大历史视角总结了当代中国地缘政治的演变逻辑。根据地缘环境和地缘战略目标的不同,将中国七十多年的成长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78年12月)是中国在海陆对抗格局下努力维护和构建民族国家主权空间的时期,形成了以赢得生存为目的的国家主义的地缘政治思想和政策。面对海陆对抗的全球格局,中国以多元空间观以及灵活制衡战略,应对地缘环境的结构性约束,通过制衡威胁寻求安全保障;为克服结盟带来的被动局面,提出和平共处思想,为应对现实而又紧迫的安全威胁,作出以战止战、稳定周边的战略决策,通过平等协商、修睦四邻的边界政策打造安全稳定的陆地空间屏障;为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实行了积极防御、陆主海从的国防政策,积极推动解决台湾问题,实施了灵活的港澳政策,筑牢了和平崛起的政治和地理基础。 第二阶段(1978年12月—2012年11月)是中国在海陆对抗结构向海陆联合转变的背景下,通过争取和平与合作的地缘环境,不断夯实和平崛起地缘空间和物质基础的时期,形成了以服务发展为重点的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思想和政策。面对地缘环境约束性的下降,中国将发展问题纳入战略视野,通过推动世界多极化、建立国际新秩序,不断拓展全球战略空间;地区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中国外交转向地区多边主义,通过新安全观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构建和谐周边,提出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构想,构筑了和平崛起的地区依托;为夯实和平崛起的经济与社会基础,大力实施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巩固国防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为争取和平稳定的地缘环境提供政治保障。 第三阶段(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在海陆竞争再次回归背景下,统筹“两个大局”,努力拓展全球发展空间与社会空间的时期,形成了以谋划复兴为目标的全球主义的地缘政治思想和政策。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下传统地缘竞争的强势回归,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塑,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伙伴关系、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全球公域治理,引领全球发展,应对地缘政治冲击;在地区层面,以亚洲安全观、开放区域主义和亲诚惠容理念,推动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在扩大中国崛起正外部性的同时,降低其负面效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在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安全的统一。 最后,从现实层面探讨了中国地缘战略的未来走向。要理解当前中国的战略选择,既要从理论层面把握当代中国地缘政治观念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内核,也要从实践层面总结中国和平崛起的地缘政治逻辑,还要针对突出的地缘政治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将中国地缘政治思想和经验带入地缘政治学,在扩展学科理论视野的同时,为应对当前地缘战略竞争提供了历史的镜鉴和思考。 结论部分梳理了文章主要内容,提出了当代中国地缘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地理环境和地缘结构两方面总结了中国走和平、发展、合作道路的地缘政治逻辑。地理位置的复杂性、中心性和敏感性,地缘结构约束性的降低、国家竞争向地缘经济领域的转向、区域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空间载体重要性的上升,都为中国走以开放促发展强安全的和平崛起道路提供了限制和依据。 还原
关键词: 中国地缘政治;地缘环境;地缘政治观念;外交政策;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元(20 台币TWD)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