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
形成性考核作业2(3-4单元)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分数 |
|
|
|
|
|
|
教师评语 及评阅时间 |
|
得 分 |
评阅人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
|
1、面对人和社会多样化形态,哲学的价值首先是指它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哲学对于人类既有普遍的 主体 价值,又有 生态 的价值。
2、民族文化是以民族为主体,在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持的 民族精神 、经验和智慧的体现。而民族文化最高的理论形态,则是 经典 。
3、哲学的抽象是一种 形而上 的、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 无限 的抽象。
4、“一切规定都是一种 否定 ”,黑格尔称之为“一个伟大的 命题 ”。
5、对概念及其逻辑体系的 完整性 和 彻底性 的追求构成了哲学反思的内在动力。
得 分 |
评阅人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
|
|
1、以往关于哲学的价值思考,一般受到下列习惯性视角的限制。( A C )
A.学说视角 B.学科视角 C.个体视角 D.群体视角
2、哲学思维最重要的特性是( BCD )。
A.科学性 B.抽象性 C.批判性 D.反思性
3、哲学的抽象具有以下特征。( AC )
A.超越经验 B.逻辑关系 C.超越理性 D.实践关系
4、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有下列几种看法。( BCD )
A.一元统一 B.二元分离 C.理性整体 D.感性结合
5、关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究。( ABCD )
A.方法相同 B.目标一致 C.态度不同 D.道路迥异
得 分 |
评阅人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
|
|
1、 哲学的价值
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哲学学说。
2、 哲学的工具价值
总结人类长期实践的经验成果,提供最具普遍性的知识,具有认识价值; 构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探索有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具有实践价值;表达和反思人的价值追求,探索人类生活的规范和境界,具有人文价值;
3、 批判
是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基于事实进行批判才是正路,非科学批判科学无立足点,批判错误言行。
4、反思
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得 分 |
评阅人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
|
1、 哲学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答:两者之间存有互 动,学术研究应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营养资源,所以学术研究是更根本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可能推动学术研究。以”两种定向”为基础,与会者就”三种角 色”和”两种身份”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认为刘笑敢对于中国哲学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深感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以及现代学科体制之下所面临的危险,所以 采取了一种防御性的姿态,但这种过于强烈的防御性姿态同时也缩小了中国哲学的格局与气象,贬低了它所具有的可能性;与会者还认为,通过中国哲学这门学科如 何实现民族文化的重建,也很重要,但中国哲学未必能够完全承担起民族文化重建的使命,哲学之外还需要另一个学科——国学的支撑。
2、 哲学在“人的生成”中的作用有哪些?
人的生成是充满了变化发展的过程,这样,黑格尔哲学中的人的生成思想与现代哲学家的观点也有了显著的不同.黑格尔是从人与动物共有的非理性的欲望切入开始考查人的,由于人的欲望的辩证运动,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状态被黑格尔一一展示于人们面前,其中尤其是黑格尔论述的”他人”的地位、主奴关系、死亡意识、劳动等思想,既显示出黑格尔对现代哲学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包含了黑格尔哲学与现代哲学不同的别具特色的对人的理解.
3、 哲学的价值由潜在到实现通过哪些环节表现出来?
哲学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
得 分 |
评阅人 |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
|
|
1、 请评析哲学“万能”和“无用”
1.哲学万能论
由于哲学无法带来直接的功利,怀疑哲学的价值是比较常见的
2.
哲学无用论
哲学是具有超越一切具体科学的价值;哲学家是真正的爱智者,甚至是智慧的化身,最应该承担社会的化身
上述观点往往受到学说视角和个体视角的限制,缺少价值哲学的思维方法。
2、试评析亚里斯多德思想的理论特征
答: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