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工程力学形考作业1

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一般结果是(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一个力

B

一个力偶

C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一个力或一个力偶

C
老师点评: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一般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故选C。

2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可以用三力矩式平衡方程∑MA(F)=0,∑MB(F)=0,  ∑MC(F)=0表示,欲使这组方程是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奈件,其附加条件为(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投影轴z轴不垂直于A、B或B、C连线

B

投影轴y轴不垂直于A、B或B、C连线

C

投影轴z轴垂直于y轴

D

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D
老师点评:

三力矩式的使用条件。

3

共点力可合成一个力,一个力也可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可以有(    )解。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1个

B

2个

C

几个

D

无穷多个

D
老师点评:

力的分解只要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就可以,合力处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可,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无数多个,显然D选项正确。

4

若某刚体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力系中各分力对刚体(    )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特定点

B

重心

C

任意点

D

坐标原点

C
老师点评: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所有的力在直角坐标系上正交分解后,其两个方向上的代数和均为零,所有的力和力偶对任一点取矩的代数和也为零,因此可以列出三个彼此独立的方程,同时能最多求解出三个未知量。C说法正确。

5

应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最多能求解(    )未知量。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B
老师点评: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所有的力在直角坐标系上正交分解后,其两个方向上的代数和均为零,因此可以列出两个相互独立的方程,同时能最多求解出两个未知量。故选B。

6

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只能列出一组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解出三个未知数。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可以列出无数组三个彼此独立的平衡方程,但是最多只能解出三个未知数,故本题说法错误。

7

在求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用的力矩方程的矩心一定要取在两投影轴的交点处。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在求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时,写出的力矩方程的矩心可以是任意的,但是最好取在未知力最多的交点处,这样可以给求解带来诸多方便,故本题说法错误。

8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若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力不同。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所求得的合力是相同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9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10

无论平面汇交力系所含汇交力的数目是多少,都可用力多边形法则求其合力。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11

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偶,合力偶矩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相等。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12

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点上的附加力偶一定(    )。

客观题满分: 3分得分: 3分
A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B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C

不存在

D

无法计算

B
老师点评:

力向一点简化同时要附加一个力偶,附加的这个力偶肯定存在,但是力偶的大小可能为零,如不为零则与平移的距离有关。另外,其简化结果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其中力与点的选择无关,力偶与点的选择有关,故B的说法正确。

13

力偶对坐标轴上的任意点取矩为(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力偶矩原值

B

随坐标变化

C

随矩心变化

D

A
老师点评:

力偶的性质

14

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必定相等。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力的投影是由力的大小以及力与投影轴的夹角共同决定的,因此在同一轴上投影相等的两个力可能相等,也可能是力和力与夹角的乘积相等,故本题说法错误。

15

只要平面力偶的力偶矩保持不变,可将力偶的力和臂作相应的改变,而不影响其对刚体的效应。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力偶的三要素包括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的作用平面,其中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合起来称为力偶矩,但是力偶的作用平面也会影响它的作用效应,故本题说法错误。

16

在同一平面内,力偶的作用效果以力偶的大小和转向来确定。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力偶的三要素

17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两力就组成一力偶。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力偶的概念,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平行且不共线的两个力组成的,故本题说法错误,另外,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两力可能组成一力偶,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8

力偶对物体只有转动效应无移动效应,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力偶的性质

19

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杆件称为二力杆,二力杆一定是直杆。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此题仍然考的是二力构件,同上题二力构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不计自重,两端铰接,且中间不受力,与构件形状无关,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曲杆。

20

轴上的投影Fx=Fsinβ,力轴的夹角(    )。

客观题满分: 3分得分: 3分
A

β

B

90°-β

C

90°+β

D

180°-β

B
老师点评:
21

平面力系中各力对一点力矩的代数值之和一定等于(     )。

客观题满分: 3分得分: 3分
A

力系合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绝对值

B

力系合力对同一点的力矩

C

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绝对值之和

D

力系中各集中力对一点力矩值之和,与力系中力偶无关

A
老师点评:
22

平面力系的合力对某一坐标轴的投影一定等于力系中(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各力对同一轴的投影绝对值之和

B

各力对同一轴的投影代数值之和

C

各力大小之和

D

各力矢量和的大小

B
老师点评:
23

力偶和力矩的单位是(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kN

B

MPa

C

kN•m或N•m

D

kN或N

C
老师点评:
24

力偶(      )。

客观题满分: 3分得分: 3分
A

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为零,对任意点力矩为力偶矩

B

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不为零,对任意点力矩为力偶矩

C

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为零,对任意点力矩不等于力偶矩

D

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不为零,对任意点力矩不等于力偶矩

A
老师点评:
25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对点的矩为零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26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的投影不一定是零。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27

当力沿着作用线移动时,则力对同一点的矩不会改变。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力臂未改变,力矩不变。

28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投影的大小和坐标原点位置有关。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B
老师点评:
29

力在某坐标轴上投影为零,如力的大小不为零,则该力一定与该坐标轴垂直。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A
老师点评:
30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力偶矩的大小

B

力偶的转向

C

力偶的作用平面

D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的作用平面

D
老师点评:

力偶的三要素

31

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构件称为 ,此两力的作用线必过这两力作用点的

主观题满分: 4分得分: 4分
老师点评:

二力构件的概念

32

荷载按作用的范围大小可分为  

主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均布面荷载;线荷载
老师点评:
33

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 轴上的投影的为零。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1分
第1空分值:1分
第2空分值:1分
老师点评:

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x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3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 

主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首尾相接,失量和为0
老师点评: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闭合。

35

系统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是物体系统的  力,物体系统中各构件间的相互用力是物体系统  力。画物体系统受力图时,只画  力,不画 力。(填写“内”或“外”)

主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
外;内;外;内
老师点评:

物体系统受力分析是内力与外力的关系。

36

求图示梁的支座约束力。(杆重不计)

答案

37

试求图示支架AB处的支座约束力。(各杆自重不计)

答案

38

试求图示三铰结构AB的支座约束力。

答案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0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