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 下载了资源 2017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县级)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爱普生Epson LQ-300KH 驱动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2025春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060180形考作业4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2025春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060180形考作业4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形考作业3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形考作业3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行测》答案及解析(宁夏、贵州、四川、福建、黑龙江、湖北、山西、重庆、辽宁、海南、江西、天津、陕西、云南、广西、山东、湖南)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爱普生Epson Workforce M200 驱动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规则意识的内涵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3

试题列表
单选题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 )。

A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德国古典哲学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2
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

A
表现形式

B
作用后果

C
作用

D
内容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3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哪个人写作的( )。

A
康帕内拉

B
摩莱里

C
马布利

D
托马斯·莫尔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D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5
资本主义萌芽于( )。

A
14世纪末15世纪初

B
17世纪

C
14-16世纪

D
14世纪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6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时约50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重大飞跃,一次是从空想到科学飞跃,另一次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下面哪个选项标志着第二次飞跃的发生( )。

A
巴黎公社革命

B
十月革命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二月革命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7
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关键是( )。

A
扩大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B
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

C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8
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 )。

A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B
马布利、摩莱里等人

C
托马斯·莫尔等人

D
康帕内拉等人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9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下列哪一个( )?

A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
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
实现全民所有制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0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互利互惠的关系

B
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C
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
平等互利的关系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1
在下列空想社会主义者中,谁提出用“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进行过组建“法郎吉”的试验。( )。

A
欧文

B
康帕内拉

C
傅立叶

D
圣西门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2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

A
按资分配

B
按风险分配

C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B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C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D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4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

A
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C
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D
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5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影响每个人自由而发展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

A
旧式分工的存在

B
自由时间不够长

C
“三大差别”还未消除

D
生产力的发展还差得太远,没有达到各取所需的程度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6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A
相互联合

B
公私合营

C
“参与制”

D
建立垄断银行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7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句话出自于哪本著作( )。

A
《资本论》

B
《新纪元》周刊的创刊题词

C
《共产党宣言》

D
《哥达纲领批判》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8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A
价值形成过程

B
价值实现过程

C
价值增殖过程

D
劳动过程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9
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 )。

A
全民所有制

B
混和所有制

C
股份制

D
集体所有制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20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A
剥削

B
对外掠夺

C
国家调节

D
垄断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多选题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
马克思把股份资本看作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单纯过渡点”,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能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C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还不能完全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已包含社会主义新生产方式的成分

学生答案:A;B;C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2
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 )。

A
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B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C
提高剩余价值率

D
节省不变资本

学生答案: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3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 )。

A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B
可以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实现的原因

D
可以确定资本的年增殖程度

学生答案:A;B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4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

学生答案:A;B;C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5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

A
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B
资本的社会化

C
产品的社会化

D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学生答案:A;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6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 )。

A
用暴力手段掠夺小生产者的工场

B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C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D
用暴力手段掠夺商人的财富

学生答案:B;C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7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意义。下列哪些属于这一时期的论述( )。

A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B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C
搞自由市场经济

D
搞计划经济

学生答案:A;B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8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将一同消亡,关于这个消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国家首先消亡,阶级随后才会消灭

B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连同作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国家一并消亡

C
阶级首先消亡,国家才可能消灭

D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但是作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国家仍然会存在

学生答案: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9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因为 ( )。

A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B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D
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0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 )。

A
放弃了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

B
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政策的失误

C
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失误归咎于个别领袖,并进而全盘否定苏共

D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1
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 )。

A
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B
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
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D
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学生答案:A;B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这是他们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基础。关于他们对旧社会的批判说法正确的有( )。

A
他们从对旧社会的批判中发现未来社会的方向和特征,而不是单从良心、愿望或想象出发去寻找未来社会的方向和特征

B
他们揭示出旧社会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了旧社会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C
由ABC可以得知,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有客观依据的

D
他们明确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的书桌里寻找答案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3
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的理解有多种说法,下列有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是一种空想

B
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C
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社会运动或实践

D
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学生答案: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4
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将会消失,这“三大差别”是指 ( )。

A
脑体差别

B
男女差别

C
城乡差别

D
工农差别

学生答案:A;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5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的原因有( )。

A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B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C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

D
从一个短时期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还能继续容纳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6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 )。

A
时代和实践不断发展

B
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

C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D
阶级基础和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等因素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7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

A
剩余产品的出现

B
私有制的出现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学生答案: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新情况新挑战的情况下,伯恩斯坦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否定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走向了修正主义道路,列宁深刻揭示了这种修正主义的实质:“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进的基本特点,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的政策。”上述这段话说明( )。

A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实践进行具体的历史的结合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必须要在坚持中发展,否则就会走上邪路

C
修正主义的错误在于忘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仅满足于当前的改良成果

D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和平共处的历史时期,反对和预防修正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19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目的在于( )。

A
占领有利的投资场所

B
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出路

C
垄断重要原料来源

D
占领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
20
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立足于这两大发现,这使他的社会主义与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不同

B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C
这两大发现与共产主义没有逻辑关系,因为这两大发现至多只能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D
它们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提供了包括方法论在内的学理支撑

学生答案:A;B;D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0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