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难点复习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难点复习
一、单选题(每空2分)
1.在团队的构成要素中,(B)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
A.目标
B.人
c.权限
D.计划
2. (D))提出了PM型领导模型。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三隅二不二
3. ( D)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其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A.心情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4.( B)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A.压力状态
B.不良状态
C.心理障碍
D.心理问题
5. (B)提出了ERG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三类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
A.赫茨伯格
B.阿尔德弗
c.麦克利兰
D.亚当斯
6.“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属于(B)
A.群体压力
B.社会惰化
C.社会助长
D.社会抑制
7.在沟通中信息的发送者称为(A)。
A.信息源
B.交流源
c.接收源
D.活动源
8.按沟通的互动性,可以把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c )沟通两种。
A.语言
B.正式
C.双向
D.平行
9.下面(C)属于群体。
A.邻居
B.同乘一辆车的人
c.同一支球队的队友
D.同在一家餐厅吃饭的人
10.职能制由科学管理的奠基人( c)首先提出,并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以职能工长制的形式加以试行。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梅奥
11. (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个性
B.价值观
c.态度
D.思维
12.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D)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3.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削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疲劳。这是利用了感觉的(D)。
A.适宜律
B.适应律
c.练习律
D.对比律
14. ( C )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A.角色
B.行为规范
C.角色知觉
D.角色期待
15. (C )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个案法
16.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C).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17.在团队的构成要素中,(B)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
A.目标
B.人
C.权限
D.计划
18.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组成人数通常是(c )。
A.7人以下
B.5~10人
C.10-15人
D.15人以上
19.( D )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推崇分权的等级式决策结构即事业部制组织,并认为建立这种决策结构的基础是目标管理体系。
A.古典组织理论
B.行为学派组织理论﹑
C.系统学派组织理论
D.经验学派组织理论
20. (B)又称部门化结构或分权组织,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目前欧美、日本各大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A.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直线职能制
D.矩阵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2.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一般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
3.统计群体又称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工作上的方便和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
5.工作压力是指由工作或与工作直接有关的因素所造成的应激。(√)
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7.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8.所有的冲突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9.使命型组织文化也叫独裁文化,由一个人或一个很小的群体领导这个组织。(×)
10.工作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权力就越大。( ×)
11.霍桑实验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桑于1924—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屋电器公司进行的。(×)
12.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13.美国学者凯尔曼研究了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提出态度形成包括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4.角色是指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
15.直线制又称单线制,是工业发展初期的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 √)
16.心理学中的个性和人格是同一个概念。(√)
17.地位可以是群体正式给予的,也可以通过教育、年龄、技能、经验等特征而非正式地获得。(√ )
18.特殊能力是在很多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9.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
20.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内在性激励:通过工作本身所能提供的某些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情绪劳动:指劳动者为了获得一定的报酬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以营造出公众可以观察并接收的面部和身体上的动作表现。
3.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4.去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时,被群体的行为意识和目标控制,失去大部分的自我意识和评价,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严重下降,从而加入群体中情绪化的、冲动的行为的现象。
5.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
6.职业枯竭: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7.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是指人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8.组织承诺:员工对特定组织价值观和目标的接受,并愿意付出较多努力以成为该组织成员的一种状态。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
1.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它可以划分为哪几部分?
答题要点: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群体对成员的内在吸引力。群体凝聚力可以划分为:自然凝聚力;工作凝聚力;领导凝聚力;情感凝聚力。
2.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题要点:
(1)创造有价值的信息;(2)信息进行编码;(3)选择信息传递通道;(4)信息接收者理解或阐释信息;(5)信息接收者做出反应。
3.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哪七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较好的社会适应
4.心理契约有哪些特点?答题要点:
(1)主观性,心理契约是个体水平上的认知,受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限制;(2)自愿性,不是强制性的;
(3)互惠性,从根本上说,心理契约是一种隐含交易,即一方提供某种东西与另一方提供的某种东西进行交换;
(4)动态性,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革、修订;(5)过程性,经济契约更强调内容,心理契约更强调过程。
5.什么是组织文化的7S框架?
答题要点:
(1)共同价值观(2)战略(3)结构(4)制度(5)人员(6)作风(7)技能
6.领导工作有效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领导工作有效性即领导效能,大致包括:
(1)时间效能―(2)决策效能(3)用人效能(4)专责效能(5)整体贡献效能。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8分)
1.一家公司的销售副总,在外出差时家里失火了。在外出差时家里失火了。他接到妻子电话后,火速连夜赶回家。第二天一早去公司向老总请假,说家里失火要请几天假安排一下。按理说,也不过分,但老总却说:“谁让你回来的?你要马上出差,如果你下午还不走,我就免你的职。”这位副总很有情绪,无可奈何地从老总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并马上又出差走了。老总听说副总已走,马上把党、政、工、团负责人都叫了过来,要求他们分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计代价把副总家的损失弥补回来,把家属安顿好。问题:(1)从管理方格理论分析这位老总属于哪一种领导风格?为什么?
答题要点:从管理方格理论分析,这位老总属于9.9团队型管理方式。
因为老总对工作和下属的关心都达到了较高点。(2分)一是命令副总出差,二是副总走了之后,立即全线动员,即时安排好副总家失火后的事宜,没有顾此失彼,而且都是高标准要求。
(2)你赞成这位老总的做法吗?有何建议?
答题要点:基本赞同。建议:如果这位老总在副总出差的同时,就告诉他将如何安顿家属的决定会更好,以免带着情绪出差。尽管副总迟早会知道老总的用意,但还是事先沟通效果更好。老总对待副总的态度应该再人性化一些,注意表达的艺术,体现以人为本,使下属从情感上更容易接受。
2.尽管某公司一直以发展迅速和竞争力强而自豪,但公司总裁仍为公司各级员工之间勾心斗角而忧虑。调查表明,80%的公司员工曾经因工作不和而烦恼。许多员工抱怨他们没有得到关怀,不知道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工作绩效如何。在该公司,工作职责划分不太明晰,这导致内部竞争十分激烈。管理人员常常分配给员工太多的任务并要求按时完成。那些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员工晋升很快,其他人则常常离职。平均来说,每人在一个职位上仅仅工作18个月。除离职率高外,管理层还过分强调短期效果。快速晋升的允诺吸引了不少有抱负的年轻人,但大多数人在公司呆不长久。大家都说,公司有许多职位,但鲜有事业。面对员工的抱怨,总裁要求各级主管要为下属提供更多的绩效反馈,并要求表现出对下属利益与成长的真正关心。公司今后将告知每位员工有关晋升的具体标准与途径,管理人员的晋升与工资也将部分取决于他们指导和培训下属的情况。此外,公司要求各级主管认真评估员工的绩效,及时反馈给员工,并详细解释奖金分配的依据。问题:案例中公司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有哪些?
答:该案例中公司员工的压力来源主要有:
(1)人际关系压力:各级员工之间勾心斗角;(2)管理制度和领导方式带来的压力:一是组织沟通渠道不通畅带来的压力,例如员工不知道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缺少工作绩效的评价和反馈;二是领导只关心工作任务,对员工关心不够,许多员工抱怨他们没有得到关怀;三是管理层过分强调短期效果,缺乏长远规划。(3)工作角色模糊带来的压力:工作职责划分不太明晰,导致内部竞争十分激烈;(4)工作负荷与时间要求带来的压力:管理人员常常分配给员工太多的任务并要求按时完成。(5)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离职率高,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员工常常离职;员工的晋升渠道不够公平、公开。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江苏开放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练习题样1
江苏开放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练习题样1
1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游戏论期末模拟试卷1
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游戏论期末模拟试卷1
2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游戏论期末模拟试卷4
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游戏论期末模拟试卷4
3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