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单片机应用技术(专)第三次作业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 3次形考作业

完成日期

 

评语

 

得分

 

评阅时间

 

评阅教师

 

【任务内容及回答】

一、在线测试结果(拷贝他人不得分)

在网上形考区,在线完成“第3次形考作业第1题-在线测试”,将结果截图在此

【在线测试结果图】

(样例图)

二、简答题(抄袭扣分,迟交扣分)

1.单片机系统扩展时,系统总线是如何构造的?

【结果】

单片机是通过外引脚进行系统的扩展,构成三总线结构,既地址总线(AB

数据总线由(DB)和控制总线( CB)

数据总线由PO提供,该口为三态双向口,琪宽度为8位

地址总线由PO口提供低8位A7~A0,P2提供高8位A15~A8,地址,总线宽为16位,由于PO口还要作数据总线口,所以PO是分时复用的,PO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数据必须用锁存器锁存,控制总线包括片外系统扩展用控制线和片外信号输入单片机的信号线,系统扩展控制线有WR,RD,PSEN,ALE,EA

所有的外部芯片都通过这三条总线进行扩展

2.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能实现哪些功能?

【作答结果】

在单片机中,中断能实现快速的CPU与慢速的外设同步工作,实现数据传送,故障检测与处理,人机联系,多机系统,多道程序分时操作,实施信息处理等功能

3.定时器/计数器有几种工作模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作答结果】

方式0:13位定时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13=8192,定时8192个机器周期。此方式已经不再用了,是为了和以前的单片机兼容,学初者不用掌握。

方式1:16位定时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16=65536,定时65536个机器周期。此方式可实现最大的定时时间和最大计数次数。是最常用方式之一。

方式2:8位自动重装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8=256,定时256个机器周期。此方式工作时定时或计数到了不用重装初值,精度较高。另外在串口通讯时常用此方式。是最常用方式之一。

方式3:特殊工作方式。将定时器0分成两个8位功能不全的定时计数器,要占用T1部分功能。也不常用。

定时工作模式和技术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计数脉冲来源有所不同:
处于计数工作模式时, 加法计数器对芯片端子T0(P3.4)或T1(P3.5)上的输入脉冲进行计数;
处于定时器工作模式时,加法计数器对内部机器周期脉冲进行计数。
总的来说都是计数 只不过信号来源不同 应用方面也不同

4.MCS-51的串行口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作答结果】

四种工作方式啊
1、方式0
四种工作方式啊

1、方式0

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I/O方式。在串行口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I/O接口,也可以外接串行同步I/O的设备。

(1)方式0输出

 串行口以方式0发送时,数据以RXD端串行输出,TXD端输出同步信号。当一个数据写入串行口发送缓冲器以后,就启动串行口发送器以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的波特率,将数据从RXD端串行输出。

(2)方式0输入

 当串行口定义为方式0并置位REN后,便启动串行口以方式0接收数据,此时RXD端为数据输入端,TXD端为同步脉冲信号输出端。接收器以振荡率的十二分之一的波特率接收RXD端输入的数据信息。但接收器接收到8位数据时,置1中断标志RI。

2、方式1

串行接口定义为工作方式1时,则被控制为8位的异步通讯接口,传送一帧信息为10位,其中1位为起始位,8位数据位(先低位后高位),1位停止位。

(1)方式1输出

串行接口以方式1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缓冲

器SBUF的指令(例如,MOV SBUF,A),数据字节写入SBUF后,便启动串行口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置1放送中断标志TI。

(2)方式1输入

串行口以方式1接收时,数据从RXD端输入。在REN置1以后,就允许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以所建立的波特率的16倍分频计数器,以便实现时间同步。计数器的16个状态把一位的时间等分成16份,在每位时间的第7、8和9个计数状态,位检测器采样RXD的值,接收的值是3次采样中取至少二次相同的值,以排除噪声的干扰。如果在起始接收的值不是0,则起始位无效,复位接收电路。在检测到另一个1到0的跳变时,再重新启动接收器。如果接收到值为0,起始位有效,则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当RI=0并且接收到的停止位为1(或SM2=0)时,停止位进入RB8,接收到的8位数据进入接收缓冲器SBUF,置位RI中断标志。接着接收便搜索另一帧信息的起始位。

3、方式2和方式3

串行接口工作方式2和方式3时,则被定义为9位的异步通信接口。传送一帧信息为11位,其中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从低位至高位),1位是附加的可程控为1或0的第9位数据,1位停止位。

方式2和方式3的差别仅仅在于波特率不一样,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波特率为2SMOD/64(振荡频率);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波特率=2SMOD/32(T1的溢出率)。

方式2和方式3在发送和接收时唯一的区别就是波特率不同。

(1)方式2和方式3发送

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发出一帧信息为11位,附加的第9位数据是SCON中的TB8,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就启动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置“1”TI中断标志。

(2)方式2和方式3接收

串行口被定义为方式2或方式3接收时,数据从RXD端输入,置REN=1以后,开始接收过程。当检测到RXD端从高到低的负跳变时,确认起始位有效,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在接收完一帧信息后,在RI=0、SM2=0时,或接收到第9位数据为“1”时,8位数据装入接收缓冲器,第9位数据装入SCON中RB8,并置RI=1。若不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接收到的信息将会丢失,也不置位RI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0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