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锅炉设备及系统》综合练习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多相燃烧中,根据燃烧条件的不同,将多相燃烧分成动力燃烧区、
过渡燃烧区、扩散燃烧区三种燃烧区域。
2.尾部受热面的运行问题有积灰、低温腐蚀、磨损。
3.蒸汽侧减轻热偏差(过热器)的方法有分级、交叉混合、分段。
4.现代锅炉的主要受热面有: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
5.煤的成分分析可分为工业分析和__元素分析__两种。
6.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空气预热器有管式和回转式两种。
7.额定蒸汽压力是指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规定的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予保证的出口蒸汽压力。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多选、不选均不给分,共20分)
(1)在碳表面上发生的多相反应,是由5个连续的阶段组成,其中进行的比较慢的两个阶段是(AC)。
A.参与燃烧反应的气体分子向碳粒表面的转移和扩散;
B.气体分子被吸附在碳粒表面上;
C.被吸附的气体分子在碳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燃烧产物;
D.燃烧产物从碳表面上解吸附;
E.燃烧产物离开碳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2)下列哪一项不是完全燃烧的原则性条件。(D)
A.供应充足而又合适的空气量;B.适当高的炉温;
C.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扰动和混合;D.减少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3)在锅炉蒸发量不变的情况下,给水温度降低时,过热汽温升高,其原因是(B)。
A.过热热增加;B.燃料量增加;C.加热热增加;D.加热热减少。
(4)在自然循环中,循环倍率为( C )
A.上升管出口水量,与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的比值;
B.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与上升管出口水量的比值;
C.上升管进口的循环水量与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的比值;
D.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与上升管进口的循环水量的比值;
(5)当给水含盐量不变时,要降低蒸汽含盐量,只有增加(C)。
A.携带系数; B.溶解系数; C.排污率; D.锅水含盐量。
(6)提高工作压力,直流锅炉水动力特性(A)。
A.稳定;B.不稳定;C.与压力无关;D.以上都不对。
(7)蒸汽动力设备循环广泛采用(B)。
A.卡诺循环B.朗肯循环C.回热循环D.联合循环
(8)锅炉水冷壁管管内结垢后可造成(D)
A、传热增强,管壁温度升高B、传热减弱,管壁温度降低
C、传热增强,管壁温度降低D、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升高
(9)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主要作用是(A)。
A.减少空气向烟气中泄漏B.防止烟气漏到空气中
C.防止烟气漏到炉外D.防止炉外空气漏到烟气中
(10))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散热损失相对(B )。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三、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过热器受热面结渣、严重积灰或管内结垢时,将使蒸汽温度降低。(√)
2.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一般有两种类型,即硫酸盐型腐蚀和硫化物腐蚀。(√)
3.采用喷水来调节再热蒸汽温度比较经济。(×)
4.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量。(√)
5.蒸汽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锅炉给水。(√)
6.为了减少高参数锅炉蒸汽中的含盐量,应提高汽水分离的效果。(×)
7.一部分热空气送入磨煤机,用于干燥和输送煤粉,这部分热空气称为二次风。(×)
8.水冷壁作为锅炉主要的蒸发受热面,吸收炉内辐射热量,使水冷壁管内的热水汽化,产生锅炉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饱和蒸汽。(√)
9.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10.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散热损失最大。(×)
四、问答题共4小题(共40分)
1.省煤器的作用是什么?(9分)
(1)为了减少蒸发受热面,以价格低廉的省煤器受热面代替价格昂贵的蒸发受热面;(3分)
(2)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温度接近或达到汽包内水的温度。可减小给水与汽包壁的
温差,使汽包的热应力降低,延长汽包的使用寿命;(3分)
(3)省煤器吸收烟气热量加热给水后,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减少了排烟热损失,提
高了锅炉效率,因而节省燃料。(3分)
2.正压直吹冷一次风机系统于热一次风机系统相比,具有哪些优点?(10分)
(1)冷一次风机输送的是干净的冷空气,工作条件好,风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冷空气比容小,风机容量小。电耗低,并可采用高效风机。(2分)
(2)高压头冷一次风机可兼作磨煤机的密封风机,使系统设备减少。(2分)
(3)热风温度不受一次风机的限制,可提高干燥剂温度,适应磨制较高水分煤的要求。(2分)
(4)一次风是一个独立系统,锅炉负荷变化对一次风温度影响很小。(2分)
(5)一次风量改变时对烟气热量回收的影响不大。(2分)
3.影响汽温的因素有哪些?(12分)
(1)锅炉负荷;(2分)
(2)过量空气系数;(2分)
(3)给水温度;(2分)
(4)受热面的污染情况;(2分)
(5)饱和蒸汽用汽量;(2分)
(6)燃烧器的运行方式。(2分)
4.为防止和减轻积灰的影响,可采取哪些措施?(9分)
(1)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烟气流速。额定负荷时的烟气流速不应低于5~6m/s。(3分)
(2)采用小管径和错列布置。(3分)
(3)正确设计和布置吹灰装置,运行时,确定合理的吹灰间隔和一次吹灰的持续时间。(3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