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第二次形考_0001
四大形成性测评系统 课程代码:5110180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幼儿最初画出的线条。
A. 单一线
B. 杂乱线
C. 圆形线
D. 曲线
参考答案:B
2. 阿恩海姆从他的“()”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
A. 感觉分化
B. 视力分化
C. 听觉分化
D. 知觉分化
参考答案:D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体现了()教育的性质。
A. 美学
B. 审美
C. 美育
D. 绘画
参考答案:B
4. 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A. 展开性
B. 行为性
C. 表现性
D. 目标性
参考答案:C
5. ()这一阶段又称为知觉写实期,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生活,用画来传达各种意念,多半用线条勾出平面的二次元轮廓,形象较完整,并注意用相应的色彩表达。
A. 涂鸦期
B. 象征期
C. 概念画期
D. 写实期
参考答案:C
6. 下列不属于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十条原则的是()。
A. 要为部分学生制定超出他原有水平但又能达到的标
B. 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涵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C.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蕴涵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D. 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
7. 凯洛格认为,儿童对()的组织秩序和平衡的追求是十分重要的。
A. 色彩
B. 图形
C. 线条
D. 造型
8. 里德在()一书中阐释了很多世纪以前柏拉图对艺术在教育上的功能的意见,即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A. 《通过艺术的教育》
B. 《通过美术的教育》
C. 《通过音乐的教育》
D. 《通过视觉的教育》
9. 布斯感兴趣的是儿童()的样式。
A. 形状
B. 图形
C. 图案
D. 色彩
10. ()以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A. 里德
B. 阿恩海姆
C. 夫里
D. 阿海恩姆
、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注意培养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中()等基本能力。
A. 审美感知性
B. 审美情感
C. 审美创造
D. 审美控制力
2. 学前儿童可欣赏的周围环境大致有()环境和()环境两类。
A. 室内
B. 室外
C. 自然
D. 人造
3. 从作品的题材内容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是那些内容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接近、表现手法为学前儿童所理解的作品,尤其是人物画的()与()。
A. 故事
B. 主题
C. 情节
D. 原因
4. 学前儿童可以欣赏的建筑艺术作品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
A. 纪念性建筑类
B. 宫殿陵墓建筑类
C. 宗教建筑类
D. 桥梁建筑类
5. 属于象征期不稳定表现的有()。
A. 动笔后构思
B. 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
C. 绘画内容转移
D. 形象含义易变
6. 属于涂鸦线条的有:()。
A. 杂乱线
B. 单一线
C. 圆形线
D. 命名线
7. ()等常常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
A. 重复
B. 对称
C. 小腿敏捷
D. 旋转
8. 陈鹤琴主要观点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
A. 涂鸦期
B. 象征期
C. 定型期
D. 写时期
9. 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A.
绘画阶段
B. 涂抹阶段
C. 装饰阶段
D. 再现和表现阶段
10. 对行为目标描述正确的有()。
A. 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
B. 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
C. 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
D. 学生内显的行为表现
、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传统智能不可应用性的定义就是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这种观点运用统计方法,与不同年龄接受测试者的解答加以比较,从测验分数推断出他们的能力,认为测量出来的能力就是智能。
A. 错误
B. 正确
2. 陈鹤琴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
A. 错误
B. 正确
3. 一般,三四岁的幼儿,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爱拿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蜡笔、铅笔、粉笔、钢笔,甚至是树枝、木棍等,在能留下痕迹的平面就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这就是涂鸦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4. 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5. 所谓排列方式,是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形象相互之间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6. 儿童在绘画时,表现人的行走和跑步的动态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年幼的儿童所画的人,即使是在行走或跑步,也常以正面直立的方式加以表现。有一些5岁~6岁的儿童,开始能用动态的方式表现人的行走和跑步的动作了。但是,这种表现的手法仍然是十分简单的,只是将正面直立的人物的下肢的位置。
A. 错误
B. 正确
7. 象征期的儿童常以程式化的图形表现韧象,缺乏写实性,形象不完整,喜欢用固定样式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画侍比较概念化。
A. 错误
B. 正确
8. 儿童画不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
A. 错误
B. 正确
9. 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
A. 错误
B. 正确
1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终点和归宿,它规定了美术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结果,为美术教学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