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供求平衡是通过( A )的作用,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而实现的。
A、价格机制 B、农产品价格
C、农产品供给量 D、农产品需求量
2.农产品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这表明农产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是( A )方向变动关系。
A.同 B.反 C.无关 D.都有可能
3.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是( A )
A、生产、运输、储藏、销售 B、收购、运输、储藏、销售
C、收购、运输、批发、销售 D、生产、运输、批发、零售
4.在农业生产中被当作极其重要的劳动对象发挥作用,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 B )
A.劳动力 B.土地 C.资金 D.农业生产工具
- 5.( A )要求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要实行集约经营,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A.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B.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C.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D.土地使用的永续性和壤肥力的无限性
- 6.流动资金不断的进行循环就叫做流动资金的(A )。
- 周转B. 流动
- 管理D. 开支
- 7.农产品种类、质量、性能、用途和价格、购买方式等信息属于(A )市场信息。
A农产品 B农业劳动力
C农业有关的金融 D保险
8.可替代产品即两种或两种以上在效用上相似,并可互相代替的产品。下列不属于互相替代产品的是( D )。
A.汽油与柴油
B.苹果和香蕉
C.牛肉与羊肉
D.食糖与咖啡
9.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 D )
A.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C.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D.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10.在我国国家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 B )
A.农业科技推广 B.治理大江大河
C.购买农机具 D.购买化肥和农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选取一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农产品,结合实际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可能会影响其价格的可能因素。
选取一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农产品,结合实际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可能会影响其价格的可能因素。
从两个方面分析,一:国内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二:国家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
第一个方面,首先分析美国这次的贸易政策是长期政策还是短期的,或者说是权宜之计。第二方面,了解美国这次贸易战的目的是什么。第三方面,从投资者角度来讲,这样的政策实施以后要对最坏的结果有一个预期。
(美国推出的)这些政策长期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
美国后面不会妥协,很可能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由于预期会有这些政策手段,所以对未来经济影响要保持一种警醒。
研究商品是要对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棉花政策是确定性的,所以政策不应该成为分析棉花市场的重点。
整个新疆产量受这次低温和大风影响,总体上产量影响幅度应该不会超过4%,因为这是初期,即使大风刮了后期还可以补种。
进入2018/2019年度开始,中国的棉花供需格局会进入紧平衡,再往后面推一年,进入2019/2020年度,中国棉花供应格局会出现短缺。
目前(棉花)这波上涨有些操之过急,不太合适。
进入2018年度以后,棉花未来会很难看到1字头的价格,特别是2019年度,2019年度棉花出现1字头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通过调研才能理解产业里的细节问题,很少会受情绪的影响,因为你接手的是第一手资料。
调研之前要对产业基础的内容知识要一定程度上熟悉。
调研要有所收获,还需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要明白为什么要出去做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你要了解什么情况。
调研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农产品调研供给端是可行的,需求端的调研我认为效果都一般。
不管什么样的商品,它的价格趋势方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供需,供给和需求是基本面因素,这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商品价格同时也受到宏观因素影响。
农产品价格宏观关系,就是发动机(基本面)和洋流(宏观)的关系,但在不同阶段,发动机和洋流会出现哪个力量更强的问题。
天气因素是不可控的,防范这些风险我觉得要把握农产品的生长规律。
解读USDA数据全球趋势是相对数研究更靠谱,研究国别的时候最好用该国国内权威机构数据,要注意区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