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0001

微信小程序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3

1.

知识学习的结果一是基本知识的获得,另一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对

×

2.

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叫做概念同化。错


×

×

3.

图式指的是一系列以“如果-则”或“如果-那么”形式编码的规则。它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错


×

×

4.

精加工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对


×

5.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对


×

6.

为克服定势对于问题解决的消极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对


×

7.

兴趣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错


×

×

8.

小学低年级儿童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容易从行为的结果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随着自身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内化,到了中高年级开始从主观动机来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对


×

9.

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宜少于8小时。错


×

×

10.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教学过程初始的事情。错


×

×

11.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或图式等形式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对


×

12.

教育心理学不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错


×

×

13.

对大多数学生和学习材料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好于分散复习的效果。错


×

×

14.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从初始状态转变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对


×

15.

从皮亚杰的理论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对


×

16.

品德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错


×

×

17.

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对


×

18.

同伴交往是小学儿童社会化的唯一方式。错


×

×

19.

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因素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对


×

20.

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对


×

21.

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先天素质因素是由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过程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对


×

2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儿童不存在记忆的偶发现象。错


×

×

23.

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


×

24.

学习动机一定会导致学习行为的发生。错


×

×

25.

技能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必要条件,技能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知识的掌握。对


×

26.

学习引起的变化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结构的变化。对


×

27.

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对


×

28.

当要求儿童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会同时记住和这样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是记忆偶发现象。对


×

29.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对


×

30.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的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对


×

31.

俄国的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错


×

×

32.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对


×

33.

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智力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对


×

34.

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后天环境主要包括儿童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睡眠和运动。对


×

35.

复述策略仅仅是一种识记策略,它的作用仅仅是保持信息。对


×

36.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对


×

37.

来自好胜心的动机是学习的外部动机。错


×

×

38.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个体学习的作用。对


×

39.

命题是用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对


×

40.

问题是指必须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程序才能解决的“难题”。对


×

4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它功能。错


×

×

42.

导致学生出现不良品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环境因素。错


×

×

43.

概念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错


×

×

44.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对


×

45.

通过巧妙地安排材料的系列位置和时间顺序,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最有利于记忆的位置和时间上,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系列位置效应。对


×

46.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对


×

47.

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叫做概念形成。错


×

×

48.

行为主义强调心理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心理学研究中占了主导地位。对


×

49. 对

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是在道德发展的可逆阶段。


×

50.

强调掌握、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使用发展和运用深加工策略和适宜的求助策略,而在一种强调竞争、超越他人,服从教师指令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多地运用表层加工策略,并倾向于回避求助。对


×

51.

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没有本质区别。错


×

×

52.

认为学习应该是与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马斯洛的观点。错


×

×

53.

知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错


×

×

54.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以及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对


×

55.

一般来说,知觉情境越简单、越显著,问题之间的关系越容易被直接感知到,解决问题就越容易。对


×

56.

注意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错


×

×

57.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发展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对


×

58.

道德情感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错


×

×

59.

斯金纳认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是基本的学习行为。错


×

×

60.

幸福、愉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较为温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对


×

61.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表现为( ABC)。

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对学习目标认识越明确,说明学习动机清晰度越高,那么学习就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就有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个体目前的水平距离目标越近,学习动机力量越大;个体目前水平距离目标越远,学习动机力量越小。只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不与短期、切近的目标相结合,远大的理想就会成为空谈,不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

62.

课堂讲演的形式有(AD )。

讲解
问答
自习
演示

63.

下列关于品德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

以道德意识为指导
道德行为是它的外在表现
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
是一种社会现象

64.

常用的组织策略(BC )。

记笔记
列提纲
画图
试图回忆

65.

品德的心理成分包括( ABCD)。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加下方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