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对 )
腐殖质常与矿物质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对)
氨化作用只能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错 )
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对)
比重大小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 错)
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 对)
砂土的总孔度大于粘土。(错 )
土壤的宜耕期是指土壤适宜耕作的时期。( 错)
某土壤含水量200g·kg-1,则1千克该土壤含水分200克。( 对)
土壤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容积法、贮量法。
土壤空气的组成成分包含二氧化碳、氧气、水汽、还原性气体 。
在土壤三相组成中,水 的热容量最大、 气体 的热容量最小。
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解离 、 断键 。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土壤的导热率:在单位厚度(1㎝)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将水加入一个干燥的试样)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这两条曲线的不一致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专性吸附: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
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
三.简答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20分,共35分)
改良土壤酸性和碱性的原理与方法是什么?
2.论述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