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山西)《特殊儿童》综合测验辅导资料

1.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2.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3.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4.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5. 家长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正确态度是(   )。
A.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C. 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制定家庭教育计划 D. 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耳聋
正确答案: C
6.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7.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8.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9.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
A. 二级重听 B. 一级重听 C. 二级聋 D. 一级聋
正确答案: D
10. 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 )。
A.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C.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绘人测验
正确答案: D
11.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12.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 )症状与此有关。
A. 语言发展迟缓 B. 认知障碍 C. 行为障碍 D. 情绪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13. 特殊儿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包含哪些部分?( )
A. 指导语 B. 问题 C. 分析 D. 结束语
正确答案: A B D
14. 引起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是( )。
A. 遗传因素 B. 智力落后 C. 听觉障碍 D. 视力障碍
正确答案: A B C
15.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6.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7.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18. 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式有( )。
A. 家庭教育模式 B. 训练中心模式 C. 学校教育模式 D. 医疗康复模式
正确答案: A B C D
19. 运用渐隐技术的优点在于( )。
A. 减少尝试错误 B. 节约时间 C. 快速形成好的行为? D. 刺激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A B
20. 学前特殊教育的评估过程包括( )。
A. 智力评估 B. 医疗评估 C. 交流评估 D. 适应性行为评估
正确答案: A B D
21. 脑瘫儿童约35%伴随智力低下。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2. 代币制是为了增加被矫治者极少出现的期望行为,减少其不良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3.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4.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5.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6.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7. 《残疾人保障法》是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8. 心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商主要受遗传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
A.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 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 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正确答案: C
2.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3.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4.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5. 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 0.03-0.05? B. 0.03-0.5 C. 0.3-0.5? D. 0.05-0.3
正确答案: D
6.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在学前特殊教育领域更强调医教结合的( )模式。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早期康复 D. 早期教育
正确答案: B
7.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8.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将导致其( )发育受到影响。
A. 身体 B. 器官 C. 组织 D. 神经心理
正确答案: D
9.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
A. 二级重听 B. 一级重听 C. 二级聋 D. 一级聋
正确答案: D
10.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11. 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式有( )。
A. 家庭教育模式 B. 训练中心模式 C. 学校教育模式 D. 医疗康复模式
正确答案: A B C D
12. 运用渐隐技术的优点在于( )。
A. 减少尝试错误 B. 节约时间 C. 快速形成好的行为? D. 刺激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A B
13. 超常教育的形式有( )。
A. 速成法 B. 试验法 C. 充实法 D. 特殊培养法
正确答案: A C D
14.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15. 差异教学模式强调立足于特殊婴幼儿的( ),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
A. 身体差异 B. 生理差异 C. 个别差异 D. 个性差异
正确答案: C D
16. 引起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是( )。
A. 遗传因素 B. 智力落后 C. 听觉障碍 D. 视力障碍
正确答案: A B C
17. 学前特殊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 )。
A. 分化目标 B. 多层次教学 C. 创设生活情境 D. 导入游戏
正确答案: A B C D
18.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9.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20. 特殊儿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包含哪些部分?( )
A. 指导语 B. 问题 C. 分析 D. 结束语
正确答案: A B D
21.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2. 个别教育计划的评量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3.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4.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5. “因聋致哑”说明听觉障碍可以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6. 综合训练模式就是把家庭教育、训练中心和医疗康复三种模式结合起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7. 感觉统合是指神经系统将各种感官传来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作出反应。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8.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30.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
A.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 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 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正确答案: C
2. 家长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正确态度是(   )。
A.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C. 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制定家庭教育计划 D. 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耳聋
正确答案: C
3.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4.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5.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在学前特殊教育领域更强调医教结合的( )模式。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早期康复 D. 早期教育
正确答案: B
6.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7.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8.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9.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10.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将导致其( )发育受到影响。
A. 身体 B. 器官 C. 组织 D. 神经心理
正确答案: D
11. 滑梯训练的感觉系统有( )。
A. 前庭 B. 平衡 C. 本体 D. 听觉
正确答案: A B C
12.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 )。
A. 个人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 B C D
13. 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组因素是( )。
A. 遗传与先天因素 B. 疾病因素 C. 眼外伤 D. 药物
正确答案: A B C
14.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15.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6. 学前特殊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 )。
A. 分化目标 B. 多层次教学 C. 创设生活情境 D. 导入游戏
正确答案: A B C D
17.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8. 定向行走训练的参照线索的是( )。
A. 声音 B. 气味 C. 标志 D. 空间
正确答案: A B C
19. 特殊儿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包含哪些部分?( )
A. 指导语 B. 问题 C. 分析 D. 结束语
正确答案: A B D
20.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 )症状与此有关。
A. 语言发展迟缓 B. 认知障碍 C. 行为障碍 D. 情绪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21. 《残疾人保障法》是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3.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4. 心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商主要受遗传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5. 代币制是为了增加被矫治者极少出现的期望行为,减少其不良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6. 早期干预本义是对处境不利的婴幼儿进行的一种发展教育。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7.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8.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或漏行,写字笔画常颠倒等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9.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30.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2.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3.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4.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5. 家长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正确态度是(   )。
A.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C. 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制定家庭教育计划 D. 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耳聋
正确答案: C
6.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7.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
A. 二级重听 B. 一级重听 C. 二级聋 D. 一级聋
正确答案: D
8. 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 )。
A.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C.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绘人测验
正确答案: D
9.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10.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11. 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组因素是( )。
A. 遗传与先天因素 B. 疾病因素 C. 眼外伤 D. 药物
正确答案: A B C
12. 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式有( )。
A. 家庭教育模式 B. 训练中心模式 C. 学校教育模式 D. 医疗康复模式
正确答案: A B C D
13.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包括( )。
A. 发展阶段滞后? B. 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C. 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障碍 D. 认知功能受损
正确答案: A B C D
14.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 )症状与此有关。
A. 语言发展迟缓 B. 认知障碍 C. 行为障碍 D. 情绪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15. 运用渐隐技术的优点在于( )。
A. 减少尝试错误 B. 节约时间 C. 快速形成好的行为? D. 刺激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A B
16. 定向行走训练的参照线索的是( )。
A. 声音 B. 气味 C. 标志 D. 空间
正确答案: A B C
17. 美国智力迟滞协会编制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用于哪类人群( )。
A. 学习障碍人群 B. 智力障碍人群 C. 情绪障碍人群 D. 发育障碍人群
正确答案: B C D
18. 引起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是( )。
A. 遗传因素 B. 智力落后 C. 听觉障碍 D. 视力障碍
正确答案: A B C
19. 超常教育的形式有( )。
A. 速成法 B. 试验法 C. 充实法 D. 特殊培养法
正确答案: A C D
20.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21. 个别教育计划的评量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2.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3.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4.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5.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6. 代币制是为了增加被矫治者极少出现的期望行为,减少其不良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7.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8. “因聋致哑”说明听觉障碍可以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2.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3.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4. 我国对全纳教育思想的尝试办学形式是( )。
A. 随班就读 B. 特教学校 C. 特教班 D. 康复训练中心
正确答案: A
5. 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
A.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 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 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正确答案: C
6.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在学前特殊教育领域更强调医教结合的( )模式。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早期康复 D. 早期教育
正确答案: B
7.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8.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将导致其( )发育受到影响。
A. 身体 B. 器官 C. 组织 D. 神经心理
正确答案: D
9.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10.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11. 滑梯训练的感觉系统有( )。
A. 前庭 B. 平衡 C. 本体 D. 听觉
正确答案: A B C
12.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3. 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式有( )。
A. 家庭教育模式 B. 训练中心模式 C. 学校教育模式 D. 医疗康复模式
正确答案: A B C D
14.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5. 学前特殊教育的评估过程包括( )。
A. 智力评估 B. 医疗评估 C. 交流评估 D. 适应性行为评估
正确答案: A B D
16. 定向行走训练的参照线索的是( )。
A. 声音 B. 气味 C. 标志 D. 空间
正确答案: A B C
17. 学前特殊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 )。
A. 分化目标 B. 多层次教学 C. 创设生活情境 D. 导入游戏
正确答案: A B C D
18. 差异教学模式强调立足于特殊婴幼儿的( ),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
A. 身体差异 B. 生理差异 C. 个别差异 D. 个性差异
正确答案: C D
19.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20.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 )症状与此有关。
A. 语言发展迟缓 B. 认知障碍 C. 行为障碍 D. 情绪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21. 感觉统合是指神经系统将各种感官传来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作出反应。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2. 早期干预本义是对处境不利的婴幼儿进行的一种发展教育。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3. 脑瘫儿童约35%伴随智力低下。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4.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5.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或漏行,写字笔画常颠倒等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6.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7. 综合训练模式就是把家庭教育、训练中心和医疗康复三种模式结合起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8. 个别教育计划的评量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残疾人保障法》是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代币制是为了增加被矫治者极少出现的期望行为,减少其不良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 )。
A.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C.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绘人测验
正确答案: D
2.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3.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4. 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
A.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 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 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正确答案: C
5. 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 0.03-0.05? B. 0.03-0.5 C. 0.3-0.5? D. 0.05-0.3
正确答案: D
6.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将导致其( )发育受到影响。
A. 身体 B. 器官 C. 组织 D. 神经心理
正确答案: D
7.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8.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
A. 二级重听 B. 一级重听 C. 二级聋 D. 一级聋
正确答案: D
9.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10.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11. 学前特殊教育的评估过程包括( )。
A. 智力评估 B. 医疗评估 C. 交流评估 D. 适应性行为评估
正确答案: A B D
12.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3.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14. 引起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是( )。
A. 遗传因素 B. 智力落后 C. 听觉障碍 D. 视力障碍
正确答案: A B C
15.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 )。
A. 个人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 B C D
16. 滑梯训练的感觉系统有( )。
A. 前庭 B. 平衡 C. 本体 D. 听觉
正确答案: A B C
17.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18. 美国智力迟滞协会编制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用于哪类人群( )。
A. 学习障碍人群 B. 智力障碍人群 C. 情绪障碍人群 D. 发育障碍人群
正确答案: B C D
19.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包括( )。
A. 发展阶段滞后? B. 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C. 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障碍 D. 认知功能受损
正确答案: A B C D
20. 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组因素是( )。
A. 遗传与先天因素 B. 疾病因素 C. 眼外伤 D. 药物
正确答案: A B C
21. 代币制是为了增加被矫治者极少出现的期望行为,减少其不良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2.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3.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4.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5. 我国学前特殊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获得较明显的进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6.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7.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8. “因聋致哑”说明听觉障碍可以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在学前特殊教育领域更强调医教结合的( )模式。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早期康复 D. 早期教育
正确答案: B
2.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3.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4.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5.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6.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
A. 二级重听 B. 一级重听 C. 二级聋 D. 一级聋
正确答案: D
7.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8. 我国对全纳教育思想的尝试办学形式是( )。
A. 随班就读 B. 特教学校 C. 特教班 D. 康复训练中心
正确答案: A
9.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10.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11. 定向行走训练的参照线索的是( )。
A. 声音 B. 气味 C. 标志 D. 空间
正确答案: A B C
1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形式的是( )。
A. 个别教学 B. 集体教学 C. 教育训练 D. 家庭辅导
正确答案: A B D
13. 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组因素是( )。
A. 遗传与先天因素 B. 疾病因素 C. 眼外伤 D. 药物
正确答案: A B C
14.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 )。
A. 个人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 B C D
15. 运用渐隐技术的优点在于( )。
A. 减少尝试错误 B. 节约时间 C. 快速形成好的行为? D. 刺激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A B
16. 学前特殊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 )。
A. 分化目标 B. 多层次教学 C. 创设生活情境 D. 导入游戏
正确答案: A B C D
17. 差异教学模式强调立足于特殊婴幼儿的( ),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
A. 身体差异 B. 生理差异 C. 个别差异 D. 个性差异
正确答案: C D
18.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9.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 )症状与此有关。
A. 语言发展迟缓 B. 认知障碍 C. 行为障碍 D. 情绪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20.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21. 早期干预本义是对处境不利的婴幼儿进行的一种发展教育。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2. “因聋致哑”说明听觉障碍可以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3.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4.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5.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6. 心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商主要受遗传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7.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8.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9.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或漏行,写字笔画常颠倒等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1. 家长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正确态度是(   )。
A.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C. 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制定家庭教育计划 D. 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耳聋
正确答案: C
2. 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 0.03-0.05? B. 0.03-0.5 C. 0.3-0.5? D. 0.05-0.3
正确答案: D
3.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将导致其( )发育受到影响。
A. 身体 B. 器官 C. 组织 D. 神经心理
正确答案: D
4. 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A
5.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6.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7. 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
A.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 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 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正确答案: C
8.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9.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10.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11.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2. 特殊儿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包含哪些部分?( )
A. 指导语 B. 问题 C. 分析 D. 结束语
正确答案: A B D
13. 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组因素是( )。
A. 遗传与先天因素 B. 疾病因素 C. 眼外伤 D. 药物
正确答案: A B C
14. 超常教育的形式有( )。
A. 速成法 B. 试验法 C. 充实法 D. 特殊培养法
正确答案: A C D
15. 差异教学模式强调立足于特殊婴幼儿的( ),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
A. 身体差异 B. 生理差异 C. 个别差异 D. 个性差异
正确答案: C D
16. 定向行走训练的参照线索的是( )。
A. 声音 B. 气味 C. 标志 D. 空间
正确答案: A B C
17.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18.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9.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20. 运用渐隐技术的优点在于( )。
A. 减少尝试错误 B. 节约时间 C. 快速形成好的行为? D. 刺激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A B
21. 《残疾人保障法》是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2. 心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商主要受遗传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4. 综合训练模式就是把家庭教育、训练中心和医疗康复三种模式结合起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5. 脑瘫儿童约35%伴随智力低下。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6.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7. “因聋致哑”说明听觉障碍可以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8.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IEP设计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都要经过( )才知道。
A. 调查 B. 考试 C. 询问 D. 测量
正确答案: D
2.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
A. 二级重听 B. 一级重听 C. 二级聋 D. 一级聋
正确答案: D
3. 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
A.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 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 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 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正确答案: C
4. 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 )。
A.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C.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绘人测验
正确答案: D
5. 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属于( )。
A. 活动性强化物? B. 消费性强化物 C. 操作性强化物 D. 社会性强化物
正确答案: B
6.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7.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8. 我国对全纳教育思想的尝试办学形式是( )。
A. 随班就读 B. 特教学校 C. 特教班 D. 康复训练中心
正确答案: A
9.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10.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11. 滑梯训练的感觉系统有( )。
A. 前庭 B. 平衡 C. 本体 D. 听觉
正确答案: A B C
12.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 )。
A. 个人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 B C D
13.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14. 美国智力迟滞协会编制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用于哪类人群( )。
A. 学习障碍人群 B. 智力障碍人群 C. 情绪障碍人群 D. 发育障碍人群
正确答案: B C D
15. 引起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是( )。
A. 遗传因素 B. 智力落后 C. 听觉障碍 D. 视力障碍
正确答案: A B C
16. 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式有( )。
A. 家庭教育模式 B. 训练中心模式 C. 学校教育模式 D. 医疗康复模式
正确答案: A B C D
17.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形式的是( )。
A. 个别教学 B. 集体教学 C. 教育训练 D. 家庭辅导
正确答案: A B D
18.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9.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20.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21. “因聋致哑”说明听觉障碍可以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2. 综合训练模式就是把家庭教育、训练中心和医疗康复三种模式结合起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4. 筛选是一种粗略检查,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5. 个别教育计划的评量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6. 早期干预本义是对处境不利的婴幼儿进行的一种发展教育。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7. 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主要源于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8. 言语障碍即说话障碍,指个体的说话过分异于常人或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不影响与他人沟通。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9. 脑瘫儿童约35%伴随智力低下。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1. 家长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正确态度是(   )。
A.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 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C. 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制定家庭教育计划 D. 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耳聋
正确答案: C
2. 全纳教育兴起于(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C
3.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 )来处理行为问题。
A. 学习理论 B. 行为理论 C. 建构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正确答案: A
4. 我国对全纳教育思想的尝试办学形式是( )。
A. 随班就读 B. 特教学校 C. 特教班 D. 康复训练中心
正确答案: A
5. 当幼儿把“公公”叫成“咚咚”“姑姑” 叫成“嘟嘟” 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
A. 流畅度异常 B. 构音异常 C. 发声异常 D. 音质异常
正确答案: B
6. 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解释正确的是(???? ? )。
A. 是指学前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B. 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 是指0-6岁期间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 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正确答案: A
7. 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 )。
A.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C.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绘人测验
正确答案: D
8.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将导致其( )发育受到影响。
A. 身体 B. 器官 C. 组织 D. 神经心理
正确答案: D
9. 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了有教无类和(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分班教育 C. 个别教育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10.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在学前特殊教育领域更强调医教结合的( )模式。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早期康复 D. 早期教育
正确答案: B
11.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形式的是( )。
A. 个别教学 B. 集体教学 C. 教育训练 D. 家庭辅导
正确答案: A B D
12.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念有( )。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儿童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 D.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要在特殊机构完成。
正确答案: A B C
13. 差异教学模式强调立足于特殊婴幼儿的( ),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
A. 身体差异 B. 生理差异 C. 个别差异 D. 个性差异
正确答案: C D
14. 美国智力迟滞协会编制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用于哪类人群( )。
A. 学习障碍人群 B. 智力障碍人群 C. 情绪障碍人群 D. 发育障碍人群
正确答案: B C D
15.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 )症状与此有关。
A. 语言发展迟缓 B. 认知障碍 C. 行为障碍 D. 情绪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16. 学前特殊教育的评估过程包括( )。
A. 智力评估 B. 医疗评估 C. 交流评估 D. 适应性行为评估
正确答案: A B D
17. 学前特殊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法主要步骤有( )。
A. 提出假设 B. 操纵自变量 C. 控制干扰变量 D. 实验的操作
正确答案: A B C D
18. 学前特殊教育评估类型的是( )。
A. 筛查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课程性评估 D. 选拔性评估
正确答案: A B C
19. 听力筛查法主要有( )。
A. 语音测听 B. 哨声测听 C. 击掌测听 D. 乐器及玩具测听
正确答案: A B C D
20.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 )。
A. 个人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生物因素
正确答案: B C D
21. 代币制是为了增加被矫治者极少出现的期望行为,减少其不良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2. 早期干预本义是对处境不利的婴幼儿进行的一种发展教育。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3.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行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4.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5.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改善大脑的功能。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6. 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7.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或漏行,写字笔画常颠倒等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28.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A
29. 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30. 脑瘫儿童约35%伴随智力低下。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 B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0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