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 )。
A. 观察的主体
B. 观察的手段
C. 观察的对象
D. 观察对象的状态
答案: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观察对象的状态
2. 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 )。
A. 全面观察法
B. 直接观察法
C. 间接观察法
D. 抽样观察法
答案: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
3. 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查询途径一般有( )。
A. 网络查询
B. 当地档案馆查询
C. 调查访问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D. 调查各学校行政办公室和教导处(或教研室)
答案:网络查询;调查访问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调查各学校行政办公室和教导处(或教研室)
4. 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 )等几个部分。
A. 标题
B. 指导语
C. 问卷的正文
D. 结束语
答案:标题;指导语;问卷的正文
5. 根据测验时机和功能的差异,测验可分为( )。
A. 成就测验
B. 准备性测验
C. 形成性测验
D. 终结性测验
答案: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6. 测验的类型按试题类型分,可以分为( )。
A. 客观性测验
B. 主观性测验
C. 标准化测验
D. 教师自编测验
答案:客观性测验;主观性测验
7. 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主要有( )。
A. 测验长度
B. 测验的难度
C. 测验内容的异质性
D. 被试的差异
答案:测验长度;测验的难度;被试的差异
8. 测验的效度一般分为( )。
A. 内容效度
B. 效标关联效度
C. 构想效度
D. 实证效度
答案: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想效度
9. 访谈调查法的优点主要有( )。
A. 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B. 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
C. 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D. 调查过程具有互动性
答案: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调查过程具有互动性
10. 根据指标的特征,评价中常用的指标量化方法有( )。
A. 一次量化法
B. 二次量化法
C. 直接求和法
D. 加权求和法
答案:一次量化法;二次量化法
11. 检验教育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
A. 标准分数法
B. 重复评价法
C. 分半法
D. W系数法
答案:重复评价法;分半法;W系数法
12. 对绝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 )。
A. 正确百分数
B. 合格分数
C. 百分等级
D. 等级
答案:正确百分数;合格分数;等级
13. 对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反馈的要求主要有( )等。
A. 反馈要及时
B. 反馈信息要全面
C. 反馈信息要准确
D. 反馈方式要多样
答案:反馈要及时;反馈信息要全面;反馈信息要准确;反馈方式要多样
14. 从层次上来看,教育目标可分为( )。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
答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5. 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专家于1956年提出了关于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他们把该领域的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 )。
A. 分析
B. 综合
C. 创造
D. 评价
答案:分析;综合;评价
16.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言语信息、理智技能、( )。
A. 认知策略
B. 动作技能
C. 态度
D. 方法
答案: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7. 在教育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学生评价观点:( )。
A. 区分性评价观点
B. 表现性评价观点
C. 水平性评价观点
D. 发展性评价观点
答案:区分性评价观点;水平性评价观点;发展性评价观点
18. 从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趋势来看,学生评价除了遵循教育评价一般原理中所提到的方向性、客观性、过程性等基本原则外,更应该遵循( )。
A. 发展性原则
B. 多元化原则
C. 全息性原则
D. 差异性原则
答案:发展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全息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19. 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发展水平、学科学习效果、( )。
A. 劳动能力
B. 身心健康水平
C. 学习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
D. 审美素养
答案:身心健康水平;学习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审美素养
20. 学生自我评价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等。
A. 范例评价
B. 学习日志
C. 学生档案袋
D. 利用评价项目清单进行自评,然后写个人总结
答案:范例评价;学习日志;学生档案袋;利用评价项目清单进行自评,然后写个人总结
国开学习网《教育评价》形考作业2答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随机题搜索: 搜不到?去搜单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