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 下载了资源 爱普生Epson Stylus CX1500v 驱动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公告和通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爱普生Epson EPL-6200L 驱动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爱普生Epson EPL-6200L 驱动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关于增加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报告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2017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县级)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爱普生Epson LQ-300KH 驱动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2025春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060180形考作业4
  • 游客 购买了资源 2025春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060180形考作业4
  • 游客 下载了资源 江苏开放大学物流信息管理形考作业3

国开学习网《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任务二答案

1. 婴儿期同伴交往第一阶段客体中心阶段,婴儿同伴交往的对象更多集中在( )
A. 同伴行为
B. 同伴间的模仿行为
C. 玩具或者物体
D. 其他婴儿
答案:玩具或者物体
2. 一般来说,在学前儿童游戏中,3-4岁幼儿普遍是( )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游戏
答案:平行游戏
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最初的、零散的相互动作逐步发展到( )相互作用。
A. 复杂的、互惠的
B. 复杂的、亲密的
C. 简单的、互惠的
D. 复杂的、单向的
答案:复杂的、互惠的
4. (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A. 同伴关系
B. 亲子关系
C. 性格
D. 气质
答案:性格
5. 亲社会行为中的利他动机是指( )
A. 关心
B. 分享、合作
C. 自私的、期望得到奖赏的亲社会行为
D. 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答案: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6. 一般出现合作行为的年龄是( )
A. 4-5岁
B. 2-3岁
C. 5-6岁
D. 3-4岁
答案:4-5岁
7. 儿童助人行为在( )达到顶峰
A. 幼儿园初期
B. 幼儿园后期
C. 小学中期
D. 青少年期
答案:小学中期
8.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安慰行为是随着个体( )能力发展而发展的
A. 语言能力
B. 共情能力
C. 移情能力
D. 理解能力
答案:理解能力
9.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 )的行为。
A. 对自己有益
B. 对他人有益或者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C. 对家庭有益
D. 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答案:对他人有益或者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10. 对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文化背景差异
B.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存在性别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
C.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
D.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存在性别差异,但是不存在文化背景差异
答案: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
11. 学前儿童对社会规范认知的三个阶段是( )
A. 服从、模仿和理解
B. 服从、理解和模仿
C. 理解、服从、模仿
D. 模仿、理解和服从
答案:服从、模仿和理解
12.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把人的行为分为( )
A. 操作行为和社会认知
B. 应答行为和强化行为
C. 操作行为和应答行为
D. 操作行为和强化行为
答案:操作行为和应答行为
13. 4-5岁儿童社会认知的年龄特点是( )
A. 能完全理解他人的观点
B. 能知道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样
C. 开始能够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观点
D. 开始理解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
答案:开始理解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
14. 5-6岁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的特点是( )
A. 对社会规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能作简单的道德判断
B. 能够从事物背后的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但是仍然相信权威
C. 知道更多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并且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反应
D. 能够理解社会规则,但是不能做道德判断
答案:能够从事物背后的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但是仍然相信权威
15. 3-4岁儿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特点是( )
A. 知道更多的职业及其特征,并开始对不同社会角色形成基本观念,比如领导、家长等
B. 知道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职业开始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认识程度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C. 对自己将来要承当的社会角色有了基本的期望
D. 对社会角色有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知,并且对自己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有了基本的期望
答案:知道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职业开始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认识程度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16. 小班儿童归属感的主要特点是( )
A. 对家庭的依恋
B. 对幼儿园和集体的归属感
C. 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D. 对社会的归属感
答案:对家庭的依恋
17. 根据鲍尔比对儿童依恋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划分,2岁以后儿童属于( )
A. 前依恋期
B. 依恋关系建立期
C. 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D. 依恋关系明确期
答案: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18.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超脱阶段
A. 调节阶段
B. 失望阶段
C. 绝望阶段
D. 等待阶段
答案:失望阶段
19. 惩罚法一般分为三类:责备、( )、暂时隔离
A. 站反思角
B. 辱骂
C. 人身攻击
D. 剥夺
答案:剥夺
20. 被强化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性行为后,如果立即得到他所需要的强化物,则被强化人再次发生同样操作性行为的可能性和次数会增加,这种强化叫()
A. 行为强化
B. 消退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答案:正强化
21. 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行为训练法强调( )
A. 观察
B. 模仿
C. 强化
D. 忽视
答案:观察 ;模仿;强化
22. 在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情感训练法包括( )三个步骤
A. 观察
B. 移情
C. 情感体验
D. 情感追忆
答案:移情;情感体验;情感追忆
23. 亲社会行为从动机出发可以分为( )
A. 利他动机
B. 互惠动机
C. 利己动机
D. 合作动机
答案:利他动机;互惠动机
24. 学前儿童同情心的产生基于( )
A. 互相帮助的意识
B. 对各种事物的经验
C. 丰富的想象
D. 乐于助人
答案:对各种事物的经验;丰富的想象
25.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 )来进行
A. 教师和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暗示与提醒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B. 为儿童创设共同活动的机会,引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C. 用实际生活情境和故事、图画书等,向儿童介绍一些亲社会行为,并教给儿童正确的方法
D. 组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认知和行为训练
答案:教师和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暗示与提醒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儿童创设共同活动的机会,引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用实际生活情境和故事、图画书等,向儿童介绍一些亲社会行为,并教给儿童正确的方法;组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认知和行为训练
26.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7. 学前儿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主要来源于( )
A. 父母、教师的影响
B. 同伴互动
C. 法律和道德规定
D. 社会要求
答案:父母、教师的影响;同伴互动;法律和道德规定
28. 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
A. 由近及远
B. 由小到大
C. 由个体到群体
D. 由熟悉到陌生
答案: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由熟悉到陌生
29. 幼儿园教师通过( )设计促进幼儿归属感的教育活动
A. 通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B. 鼓励交往和互动,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
C. 通过日常竞赛性活动,激发集体荣誉感
D. 通过专门性活动和渗透性活动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答案:通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鼓励交往和互动,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通过日常竞赛性活动,激发集体荣誉感;通过专门性活动和渗透性活动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0.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表现为( )
A. 行为不足
B. 行为过度
C. 行为不良
D. 不适当行为
答案: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