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曹丕所作的《_燕歌行__》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_七言诗_, 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钟嶸在《诗品》 中评价曹植的诗为“_骨气奇高__, 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 _体被文质__”。
3、 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 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 _七子_和女诗人_蔡琰__。
4、 王粲的代表作是《_七哀诗_》 三首, 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其中有“出门无所见, _白骨蔽平厚_”的诗句。
5、 阮籍的《__咏怀诗___》 八十二首,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_政治抒情组诗_的先河。
6、 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 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其中_陆机_被钟嶸奉为“_太康之英_”。
7、 长篇叙事诗《_木兰诗__》 与《_孔雀东南飞__》 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 讲究声律和对偶的_新体诗__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 故又称“_永明体_”。
9、 南朝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诗人是_谢灵运_, 其山水诗的名句“池塘生春草, _园柳变鸣禽_”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10、 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 __颜延之__和__鲍照___。
11、 北朝文学, 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_》 和颜之推《_颜氏家训_》 的名作。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___搜神记__》 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__世说新语_》 为代表的轶事小说两类。
13、 __刘义庆_《世说新语》 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 尤偏重隽言逸行, 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 鲁迅称之为“_记言则玄远冷峻, 记行则高简瑰奇_”。
14、 南北朝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曹丕的《_典论· 论文__》、 陆机的《文赋》、 刘勰的《_文心雕龙_》 和钟嵘的《诗品》。
1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它丰富的_文学创作实践__和_文学理论_的积累,为后世文学的更大发展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E”种豆南山下”(g)m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填句: “目送归鸿,一手挥五弦一”。 (酷康“赠秀才入军十九首”) (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试说出其中两个人的代表作。
答: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黎、徐干、阮璃、应场、刘桢。王粲(177-217),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七哀诗》之一《西京乱无象》写他由长安避乱荆州时途中所见饥妇弃子场面,深刻揭示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及人民深重灾难,使人怵目惊心。《登楼赋》是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主要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富于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孔融(153-208),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散文如《荐弥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辞藻华丽,骈俪气息较多;《与曹操论禁酒书》则有该谐意味。其《杂诗》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婉动人。
2.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 (1)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诗人在真率的叙写之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旷达的胸怀,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萧统《陶渊明集序》称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旷而且真。(2)浑融完整,意境高远,是陶诗的又一突出特点。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但并不重自然实景的工笔描绘,不拘于眼前实有,只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景,又有意中之景,而重在写意中之景,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等,自然界的景物只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外化”。(3)陶诗不仅善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而且常常带着一种特有的理趣如“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怀古田舍》等,都含有一定的哲理意味。(4)精工而本色的语言,是陶诗的又一特色。陶诗语言朴素、真率,毫无斧凿之痕:”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不作任何修饰,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风采韵味深厚。陶诗的语言平淡、本色,但绝不浅薄粗俗,而是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苏轼称其诗:“质而实绮,而实腴。” (《与苏辙书》)实为中肯之论。
3.试述南北朝骈文和散文发展情况。
答: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当时主要作者以南朝(晋、南齐,梁、陈)为代表。作品多为晋时的散赋和抒情小赋,南朝的骈赋,尤其在齐梁后,骈文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代表。如中国最完备的文学批判类的著作《文心雕龙》就是骈文所写。其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试图来证明骈文的格式。但也有很多作品是以散文形式写出(如大多数议论文,但也尽量骈化)。这就说明当时的情况是大的走向以骈文为主。这个走向直接影响到隋唐时期诗和文章的格式化。一直延续到了宋代。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曹植诗文的代表作有哪些,其风格特征是怎样的。
曹植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入《七步诗》《洛神赋》等。首先他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用乐府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乐府以叙事为主转向以抒情为主。其次,曹植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另外,在运用比喻、安排警句以及对偶、炼宇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曹植在艺术技巧上的功力。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2.分析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南北朝民歌是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又一次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创作,它不但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而且在艺术上创造了新的形式和风格,是我国诗歌的一个新发展。南朝乐府民歌由当时的乐府机关采集而保存下来的民间诗歌创作。它主要产生于东晋和宋、齐、梁时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是民间的祭歌,三是西曲歌。南朝民歌中极少反映下层人们的悲苦之音,而使情歌成为唯一的主题,部分作品有浓厚的脂粉气以至色情成分。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南朝社会生活的现实,客观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罪恶也有一定揭露。南朝内容虽单调,但由于其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爱情生活,并且所写之情极其真实,多如流水,颇具感人力量。北朝乐府民歌其内容分为:第一是社会的离乱,战争的残酷,以及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第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使他们固有的勇敢刚毅性格和尚武精神有了充分的发展;第三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四是揭露了阶级社会的不合理;第五是大胆而直率的婚恋内容;第六是反映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色。
3.论述《世说新语》的内容与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等36门,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又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具体说来,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如《王子猷居山阴>《华歆王朗》等。(2)崇尚老庄自然,大多篇章描述了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包括士族文人放荡的言行,名士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淡,如《刘伶病酒》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