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大教育社会学(省)形成性考核2_0001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学生以倾吐心理感受、表达内心活动为主结成的群体,我们称之为(          )C

A. 游戏群体

B.互助性群体

C. 倾吐性群体
D. 兴趣性群体
      满分:2  分

2.  学生关于学校生活、学习、自尊、自我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认识,我们称之为(         )D

A. 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B.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C. 学生的自我认识
D. 学生的自我概念
      满分:2  分

3.  (          )实质上是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也是进行社会控制的基本途径。A

A. 课程
B. 校园文化
C. 生活经验
D. 知识
      满分:2  分
4.  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成绩更好,更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同,对班级的态度也更为积极。这称为(
)B

A. 课堂时空结构
B.
“前排-中间效应”
C. 课堂角色结构
D. 课堂控制
      满分:2  分
5.  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稳定的观点、对社会的看法、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我们称之为(
)B

A.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B. 教师的自我概念
C. 教师的角色概念
D. 教师的行为概念
      满分:2  分

6.  班干部-小组长-班级一般成员,这些构成班级的(         )

A. 正式结构
B. 非正式结构
C. 角色结构
D. 等级结构
      满分:2  分

7.  在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上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我们称之为(         )

A. 大众文化
B. 职员文化
C. 小群体文化
D. 反学校文化
      满分:2  分

8.  课堂控制按实现途径可分为(       )控制和(        )控制。

A. 积极  消极
B. 个体 全班
C. 硬  软
D. 显性 隐性
      满分:2  分

9.学校生活经历以及学校文化熏陶下的非正式教育影响,我们称之为(             )

A.显性知识

B. 课程
C. 隐性知识
D. 生活经验
      满分:2  分

10.课堂控制按手段分可分为(           )

A. 个体控制和全班控制
B. 硬控制和软控制
C. 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
D. 显性控制和隐性控制
      满分:2  分

11.  经验知识的最高形式是(           ),最低形式是(            )

A. 生活经验      科学知识
B. 生活知识    科学知识
C. 科学知识
生活经验
D. 科学知识    生活知识
      满分:2  分

12.班级群体中,学生以相互帮助为目的,具有帮困解难的作用的群体,我们称之为(          )

A. 游戏群体
B. 兴趣性群体
C. 倾吐性群体
D. 互助性群体
      满分:2  分

13.  在班级组织形成的同时,各种(          )也就同步出现。

A.游戏群体

B. 互助群体
C. 兴趣群体

D.学生群体

      满分:2  分

14.  教师渎职卸责,用降低工作标准来找平衡,属于教师的(        )

A. 非正常行为
B. 挫折行为
C. 焦虑行为
D. 失职行为
      满分:2  分

15.  教室里座位的安排,应取决于(              )

A. 学生的成绩高低
B. 学生的发展需求
C. 教师的教学目标
D. 学生的相互交往
      满分:2  分

16.  课程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我们称这种研究方式把课程作为一种(          )的研究范式。

A. 科学工具
B. 社会事实
C. 社会控制
D. 社会现象
      满分:2  分

17.  学校活动的全部内容实际上就是广义的(              )。

A. 课程
B. 教育内容
C. 教育知识
D. 教育生活
      满分:2  分
18.  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我们称之为(

A. 教育控制

B.课堂控制

C. 学校控制
D. 课堂管制
      满分:2  分

19.  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课堂
B. 班级
C. 班集体

D.年级

      满分:2  分

20.  学校中以教学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切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态,我们称之为(          )

A. 大众文化
B. 隐性课程
C. 学校文化
D. 生活经验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15 分。)

1.  学校科层制组织研究属于教育社会学的微观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是对课程进行社会控制的唯一主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日常经验性知识对地学生的成长影响绝不亚于课程知识和学校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教育学家与认识论专家、心理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任务是要把学生的独特性和知识的普遍性统一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班级具有诊断和矫正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教师依据学生过去的成绩、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操行和品德评定、学生的性别、学生的外表等所形成的初步认识,我们称之为刻板印象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逃学、不诚实行为属于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学生亚文化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主要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课程是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代沟的实质是代文化间的冲突和对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1.  班级非正式结构的功能是负面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2.  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是互相冲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3.  学校职员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科层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4.  学校文化按照功能可分为主导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5.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了解,改变过去的偏见,而重新获得的新认识,我们称之为经验性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三、多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1.  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我们可以分为如下三类,包括:(               )

A. 课堂教学的角色结构
B.
课堂互动类型的时间结构
C.
课堂活动类型的时间结构
D.
课堂学习内容的时间结构
      满分:3  分
2.  在学校教育中,三个方面的结构及其互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全部教育影响。这个方面是(

A.知识

B. 显性知识
C. 隐性知识
D. 生活经验
      满分:3  分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受教育源主要包括(             )

A. 大众传媒
B. 同伴
C. 教师
D. 家庭生活
      满分:3  分

4.  课堂互动的研究方法有:(              )

A. 课堂语言分析
B. 师生互动分析
C. 课堂观察等级量表
D. 课堂时空分析
      满分:3  分

5.  导致课堂角色结构多样性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以如下因素(             )

A. 教学情境
B. 教师个人素质
C. 师生关系
D. 教师课堂管理思想
      满分:3  分

6.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可以分为(         )

A. 综合性认识

B.片面性认识

C. 刻板印象的认识
D. 经验性的认识
      满分:3  分

7.  课堂角色结构的“三分类”说将其分为(                 )

A. 专制型
B. 依赖型
C. 民主型
D. 放任型
      满分:3  分

8.  台湾学者吴琼洳把学生反学校文化归纳为三种类型,包括(               )

A.义趣相投型

B.疏离冷漠型

C. 偏激反抗型
D. 游戏玩乐型
      满分:3  分

9.  学校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

A.导向作用

B. 决定作用
C. 凝聚作用
D. 激励作用
      满分:3  分
10.  对于课堂教学的空间结构,(           )空间构成,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相互交往。
A秧田型

B. 分组型

C. 马蹄型
D. 划片型
      满分:3  分

11.  班级组织的特点有(              )

A.
由成年人指导的未成年人的组织
B.
班级内部存在各种群体
C.
外部表现是人格化群体
D.
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满分:3  分

12.  关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包括(            )

A.
课堂教学结构层面的研究
B.
课堂教学互动过程的分析
C. 课堂时空结构的分析
D.
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问题
      满分:3  分

13.  教师课堂控制的方法有(           )

A. 课堂纪律
B. 课堂气氛
C. 教师权威
D. 奖惩措施
      满分:3  分

14.处理课堂互动冲突的方法有(              )

A.给予“注意”

B. 避免滥用权力
C. “中性力量”处理
D. 沟通重构
      满分:3  分

15.  我们可以从(             )角度来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

A. 心理学
B. 社会学
C. 教育学
D. 媒介影响
      满分:3  分

AI创作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课程作业辅导,点击图片加微信,有偿服务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