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大一体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3

2021年春季学期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3次平时作业
总分:100 分
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一、多选题 (共8题,共40分)
得分:40分
1、
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包括( )。
A :
公忠爱国
B :
三从四德
C :
三纲
D :
仁爱孝悌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D
2、
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 )。
A :
父慈子孝
B :
兄友弟恭
C :
中和宽容
D :
谦虚好礼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B
3、
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 )。
A :
自然崇拜
B :
动植物崇拜
C :
图腾崇拜
D :
圣贤崇拜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B C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上层道士从理论上改革原始道教,使之转变成为统治者服务的官方道教。其代表人物为( )。
A :
张角
B :
葛洪
C :
寇谦之
D :
陶弘景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B C D
5、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
A :
引申为文字、文章
B :
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C :
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D :
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B C D
6、
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
A :
黄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西南地区
D :
沿海地区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B
7、
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
A :
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B :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C :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D :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B D
8、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
A :
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B :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C :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D :
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得分:5分
本题分值:5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B C D
二、判断题 (共5题,共20分)
得分:20分
1、
夏、商,特别是西周时期,已经基本确立了宗法制度。()
A
:

B
:

得分:4分
本题分值:4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从未间断的优秀文化。()
A
:

B
:

得分:4分
本题分值:4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3、
所谓“狭义文化”即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A
:

B
:

得分:4分
本题分值:4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B
4、
毫无疑问,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A
:

B
:

得分:4分
本题分值:4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5、
佛教认为孝是众善的根本,若无孝道,则无以为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A
:

B
:

得分:4分
本题分值:4分
回答正确
您的答案: A
三、名词解释 (共5题,共15分)
待批阅
1、
《左传》
本题分值:3分

您的答案: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教师评价:
2、
画像石
本题分值:3分

您的答案: 指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图象的石刻艺术

教师评价:
3、
吴门四家
本题分值:3分

您的答案: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教师评价:
4、
清初“四僧”
本题分值:3分

您的答案: “四僧”是指活跃于清初画坛的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渐江、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的合称。

教师评价:
5、
燕乐
本题分值:3分

您的答案: 燕乐是统治阶级在宫廷宴乐时所使用的乐舞的总称。

教师评价:
四、问答题 (共3题,共13分)
待批阅
1、
简述魏晋南北时期出现的神异灵怪与人物佚事的著作
本题分值:4分

您的答案: 魏晋南北朝集中出现了一批专谈神异灵怪与人物佚事的著作,于是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阶段。志怪小说的兴盛,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的刺激。现存志怪小说中,干宝的《搜神记》是保存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文字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师评价:
2、
简述“唐宋派”的核心文学理论
本题分值:4分

您的答案: 唐宋派:中国明代中叶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因为拟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使当时的文学作品渐渐流于仿古、抄袭。他们主张的“胸臆”、“心源”,指的是道学家的内心世界。

教师评价:
3、
分析秦汉雕塑艺术的特点
本题分值:5分

您的答案: 秦汉雕塑规模宏大、技艺精练,是中国雕塑史上第一高峰,其类型涉及秦代兵马佣、两汉陶佣、汉代石刻、青铜铸像和汉代木刻。 秦汉的雕塑从其作用来分,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宫殿、陵墓等建筑装饰用的雕塑;二是作为殉葬用的 明器,反映出汉代统治阶级当时极度奢华的生活。秦汉雕塑的艺术造诣很高。就人物造型上看,秦兵俑重写实,人物形体依照真人,手法严谨,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逼真生动,气概动人。汉兵俑造型洗练,神态威严,但体型小,多少带些写意风格和纪念意义。秦汉兵俑总体上仍嫌模型化,动态也较僵直。汉代其他种类人物俑也颇具神采,情动于中是其特色,尽管一些侍从俑雕刻形体仍较僵直,对形体起伏的细微变化也未作细致的处理,但情感的变化在眉宇之间有了明确的流露,某些作品还在真实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

教师评价:
五、论述题 (共2题,共12分)
待批阅
1、
简要论述《桃花扇》的主要内容
本题分值:6分

您的答案: 《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屈指可数的著名悲剧。《桃花扇》之所以表现出浓郁的悲剧精神,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桃花扇》表现出一种朦胧而又空疏的画境美。作者善于选择特殊的自然景物作为情节发展的背景,于“芳草烟中寻粉黛,斜阳影里说英雄”。在这样一种淡化的艺术描述中,作者努力营造一种悲剧氛围,矛盾美。《桃花扇》上本描摹侯李爱情生活的旖旎风光,下本则转而渲染其凄清岁月,使一对曾天涯咫尺的情人,咫尺天涯。他们双双入道,留下无限的悲憾。对剧中人生活态度的处理,始终是冷热相携,使读者或观众在感受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反思整个人类的命运。桃花扇》弥漫着哀伤悲凉的画意诗境里,演绎着现实生活中各种交错存在的矛盾诗情,使读者在感受剧本的同时,领略到一种余味悠远的悲剧性诗意和深刻的哲理。

教师评价:
2、
简述山水画的兴起与山水理论的关系
本题分值:6分

您的答案: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这样拌随着艺术的看,不断地深化与发展。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5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课程作业代写,点击图片加微信,有偿服务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辅导,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