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关于供求价格价格机制,不正确的是:(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 )。:供大于求时,价格上升;价格上升时,市场中的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市场中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供小于求时,价格下降
题目2:寻租行为导致的后果,不包括( 优胜劣汰 )。:提供者通过非经营活动来获取更多利润;破坏了市场机构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优胜劣汰;影响了政府干预目标的实现;对资源配置起到了恶化作用
题目3:政府管制价格的形式,不包括(寻租 )。:最低限价;双面管制;绝对控制;最高限价;寻租
题目4: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标志是:( 优胜劣汰 )。: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价格信息灵敏;供求双方处于基本平衡和平等地位;优胜劣汰;完备的市场主体
题目5: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 医疗保险;需求水平;需求价格弹性;生产提供成本 )。:医疗保险;需求水平;需求价格弹性;生产提供成本;信息
题目6:卫生领域的政府作用包括( 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提供政府补贴E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直接投资和管理医院;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提供政府补贴E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直接投资和管理医院;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题目7: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医疗服务项目而言,正确的包括( 通常是政府价格管制的对象;提供者常会作出提高价格的选择 )。:常会形成垄断价格;通常是政府价格管制的对象;需求量对价格比较敏感;服务价格最好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提供者常会作出提高价格的选择
题目8: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包括( 市场调节出现滞后性和消极性;市场机制调节与社会经济利益不一致;无法解决社会公平性问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微弱;出现垄断 )。:市场调节出现滞后性和消极性;市场机制调节与社会经济利益不一致;无法解决社会公平性问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微弱;出现垄断
题目9: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 垄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垄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题目10: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提供者;消费者 )。:政府管制;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号;提供者;消费者;优胜劣汰
题目11:简述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
价格通过其传导信息功能引起提供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进而导致供需关系的变化和新价格的形成。由于提供生产或服务需要一定的资源,因而在此过程中,资源的投入与流向也会随供给量的变化而改变。当价格上升时,提供者会增加提供,因而会增加资源的投入,资源流向这种产品或服务;当价格降低时,提供者会减少提供,因而会降低资源的投入,资源流出该领域而流向其它产品或服务。因此,价格的变化可以调节整个社会中各类资源的配置,成为市场机制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因素。
题目12:简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包括价格信号灵敏、完备的市场主体、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供求双方处于基本平衡和平等地位。
题目13:举例说明政府各类补贴政策及其作用。
政府补贴根据补贴对象可以分为对需方的直接补贴(如包干制、对个人帐户提供的政府资金等)与间接补贴(如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企业购买医疗保险的利润免税等)、对供方的直接补贴(如政府给医院的卫生事业费等)与间接补贴(如医院服务免税等)。
不同的补贴方式对供需双方的激励机制不同,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进而对卫生服务分配的公平性和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产生影响:
对需方的直接补贴,有可能使一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者更需要利用这笔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尽可能少花自己的钱而不去就诊,从而影响健康。
对需方的间接补贴,对于低价政策,可能更有利于高收入者,而一部分低收入者即使低价也仍然利用不起医疗服务,因而导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对供方的直接补贴,在补贴同时对部分服务价格进行控制,导致供方更愿意提供价格高于成本的药品服务和设备服务,对卫生资源配置、利用和卫生服务分配公平性产生不利影响。
对供方按机构、床位和人员的补贴方式,是导致卫生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卫生资源配置(特别是层级结构)不合理,进而引起卫生服务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主要原因。
题目14:论述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作用。
为支持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除采用最低限价的价格管制政策外,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如对产品或服务实行补贴政策。补贴政策与最低限价政策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对生产者的补贴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价格仍通过市场中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而形成,并没有对市场的价格机制产生影响,也没有对市场价格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只是因生产者成本降低、增加产量而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间接影响,但仍然是市场价格;而后者则由于政府直接对价格的干预,弱化或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同理,政府为限制某个行业的发展,或控制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除采用最高限价外,也可以利用对该行业产品征税的形式,但最高限价影响或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而征税没有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影响的只是生产成本,使提供者因生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而减少提供量。
题目15:2009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关于医药价格,《意见》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及项目、定价原则及方法;省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问题:(1) 简述价格的功能及作用(10分)(2)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政府管制价格的主要形式。(10分)(3) 分析政府管制价格存在哪些弊端。(15分)
(1)价格的功能及作用如下:
1)传导信息。价格可以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价格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短缺或过剩状态,不仅影响这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本身,还会对其它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价格起到了传导信息的作用,它是价格诸多功能中的最基本功能。
2)资源配置。价格通过其传导信息功能引起提供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进而导致供需关系的变化和新价格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资源的投入与流向也会随供给量的变化而改变。
3)促进技术进步。不断采用新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价格起到了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
(2)政府管制价格的主要形式有:
1)最高限价。政府规定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上限,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提供价格只能在此价格以下变动,但不能高于这个价格。其目的是使市场提供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产品或服务,以达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目的。还可以起到反垄断、保证国家和社会公共产品需要、提高产品或服务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抑制通货膨胀等作用。
2)最低限价。政府规定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下限,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提供价格只能在此价格以上变动,但不能低于这个价格,目的是保护某类提供者的利益、鼓励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
3)绝对控制。政府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直接规定一种价格,提供者必须严格的按照这种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不能够提高或降低价格。政府可以通过这种严格的价格管制,直接调节产品服务的供求状况以及资源配置。
4)双面管制。政府对某些产品或服务价格既规定上限也规定下限,产品或服务实际提供价格只能在此范围内变动,但不能超出这个价格范围。目的是防止价格暴涨暴跌。
(3)政府管制价格易带来的的主要弊端是:
1)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在管制价格下,市场信号不能发挥其正常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2)商品短缺。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或严格的管制价格会导致超额需求,造成市场供给短缺,会出现排队抢购现象,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导致黑市交易的出现。
3)较高的管理成本。管制价格的制定是建立在一系列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很高的调查和分析成本。
4)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寻租是一种通过非经营性活动而获利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一种钱权交易。
国开学习网电大卫生经济学形考任务2答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随机题搜索: 搜不到?去搜单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