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电大卫生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题目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间接疾病经济负担? ( 病人乘坐出租车去就医的花费   ): 病人由于早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病人由于残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病人住院期间被扣的奖金; 病人乘坐出租车去就医的花费; 病人由于被毁容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题目2:下列哪项不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按照卫生服务需要来配置资源 ): 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配置资源; 按照卫生服务需要来配置资源; 效率与公平兼顾; 向重点倾斜,兼顾全局
题目3:以下指标中哪个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水平?(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 农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卫生筹资总额;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
题目4:在某结核病干预项目的经济学评价中,拟将可以减少的结核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作为该项目获得的收益,在估计项目地区结核病人总的疾病经济负担时,如何确定病人总数比较好?(  项目地区总人数×结核发病率  ): 项目地区总人数×结核病人住院率; 项目地区总人数×结核发病率; 项目地区总人数×结核病人DOTS管理率; 项目地区总人数×结核病人就诊率; 项目地区总人数×结核患病率
题目5:拟测量某医院心肌梗塞住院病人由于该次住院所形成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料收集范围?(  病人住院期间损失的收入  ): 家属住宿费; 病人检查费; 病人去医院的交通费; 病人住院期间损失的收入; 病人治疗心肌梗塞的药品费
题目6:政府卫生筹资不包括: (  行政事业单位卫生支出 ): 公费医疗经费; 卫生事业费; 卫生行政管理费; 行政事业单位卫生支出; 医学科研经费
题目7:下列哪些属于卫生资源利用的效率指标?( 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每医生日门诊量): 平均住院费用; 医务人员的学历结构; 医院床位数; 平均住院日; 每医生日门诊量
题目8:卫生费用的主要分析评价指标包括:( 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比;卫生总费用): 人均卫生总费用;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比; 公费医疗经费; 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卫生总费用
题目9:卫生资源中的硬件资源包括(人力;资本 )。: 人力; 卫生技术; 卫生信息; 卫生设备; 资本
题目10:对于同种疾病,下列哪些病人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水平相对较低(社区医院就诊者;自费患者 )。: 干部医疗享受者; 三级医院就诊者; 病情严重者; 社区医院就诊者; 自费患者
题目11:拟测量A市高血压病人每年由于住院治疗所形成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试列出需要收集的资料内容。
①A市人口数。
②A市高血压病人的住院率。
③明确高血压病人的住院流向: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等。
④各个住院机构的平均住院费。包括高血压病人由于住院所造成的一切花费,如床位费、药费、诊疗费、各项检查费、材料费等。
⑤被调查病人由于住院花费的其它费用:如就诊交通费、额外的营养费、外地病人的住宿费等。
题目12:简述卫生资源配置的步骤。
1)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测量,作为卫生资源测算的基础,可通过家庭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机构调查获得。
2)对医疗服务提供模式进行研究,包括提供数量、类型、质量和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中的比例等。以便根据专家评价结果调整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
3)在卫生资源现状研究和效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各类卫生资源配置量。卫生资源配置量的测算应基于配置现状研究,在卫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前提下计算供需平衡量。
题目13:分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不合理的原因。
1、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⑴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城市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以改善,而卫生服务需求却趋向萎缩,供求发生新的不平衡,但卫生部门卫生资源的配置却仍以继续扩大规模为主。
⑵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地体现为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卫生资源的配置在不同层级呈现倒三角。城市的高层级医院聚集了各种高精尖技术、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的设备,相比之下,城市基层和社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出现的倒三角,与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正三角的局面是不相适应的。实际上大部分卫生服务需求是可以在基层社区卫生组织解决的。
另外,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其它不合理现象。如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过于向城市集中。全国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⑶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1)市级及以上高层级的医院成本较高,费用也较高,却提供了区级、社区等低层级医院应提供的服务,结构效率较低。2)医院医生的工作负荷较低,住院床日以及床位使用率等反映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逐年下降。3)设备类卫生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浪费。
⑷卫生资源的配置与疾病模式的转变不相适应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模式。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耗费高,很多问题可以在社区解决,而目前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其不相适应。
2、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⑴我国原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致使行政管理机构重叠,而各自管理的服务机构为扩大业务争相购设备、加病床,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⑵医院分级管理的政策导向和大型设备管理失控也促使城市医院争先购买设备、建新楼、开展新服务,而这些新增的服务和设施又进一步刺激了无效需求的增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⑶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定点医院全在大医院,缺乏引导需求向社区分流的机制,同时,医疗保障制度也缺乏对卫生服务供需双方行为的规范,直接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
题目14:请分析我国疾病经济负担增加的原因,并提出降低疾病经济负担的可能对策。
(1)我国疾病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②人口结构老龄化
③居民健康意识增强
④疾病模式转变而且趋于复杂
⑤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⑥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增加
⑦其他因素,如医药卫生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善、医疗机构人员臃肿等
(2)我国疾病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的原因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政府应加强对不合理因素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包括:
加强对医疗保障系统供需双方的管理,合理控制费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对不合理的医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督控制等。
题目15: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要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明确省、市、县级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新增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中央、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鼓励各地整合辖区内检查检验资源,促进大型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薄弱环节建设,优先支持基层以及老少边穷等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发展。每个县重点办好1至2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继续支持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省级妇儿专科医院和县级医院妇儿科建设。推进边远地区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鼓励发展康复医疗和长期护理。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到2015年,力争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 问题:(1)分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16分)(2)试述卫生资源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如何改善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19分)

(1)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极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1)在卫生事业内部结构上,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防与治的投入比例严重失调。一方面在城市大医院卫生资源规模不断膨胀,另一方面一些符合大众利益,具有更大社会效益的预防保健工作往往因资源短缺而无法开展。
2)在卫生体系的不同层级,资源配置呈现倒三角的状态,且资源过于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高层级医院聚集了各种高精尖技术、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的设备,而农村和城市基层生资源相对匮乏。卫生资源配置出现的倒三角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正三角不相适应。
3)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三级医院等高层级医院成本较高,费用也较高,却提供了区级、社区等低层级医院应提供的服务,结构效率较低,同时,人员和设备工作效率也在逐年下降。
4)卫生资源的配置与疾病模式的转变不相适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模式。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耗费高,很多问题可以在社区解决,而目前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其不相适应。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其中用于预防保健的财政拨款更少,使得初级卫生服务的范围和质量下降。2)原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造成卫生机构设置重复,无序竞争。3)医院分级管理的政策导向和大型设备管理失控也促使城市医院争先购买设备、建新楼、开展新服务,而这些新增的服务和设施又进一步刺激了无效需求的增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4)尚未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定点医院主要在大医院,缺乏引导需求向社区分流的机制。
(2)卫生资源配置的总原则是:
1)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效率与公平兼顾;
3)向重点倾斜,兼顾全局;
4)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配置资源。
要改善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可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尤其是对预防保健的投入;
2)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3)改革条块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系统配置全社会卫生资源;
4)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引导病人向社区分流的支付机制。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3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