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成人)任务一_0001
四大形成性测评系统 课程代码:5110335 参考资料
、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验稿),适应新世纪的“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参考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
,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为文字材料中规范而优美的言语,对小学生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与言语的训练。
参考答案:小学语文教学
4.
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参考答案:语文
5.
.在西方,“课程”一词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为“”,用来说明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于是转义为“学习过程”。
参考答案:跑马道
6.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称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7.
“语文”的“语”指,“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
8.
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试用修订版)。
9.
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
10.
“课程”一词,在我国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教育论著《》。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新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为( )。
A.
5年
B.
6年
C.
4年
D.
3年
2.
汉代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为( )。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3.
“国文”科的名称始见于( )。
A.
《钦定学堂章程》
B.
《奏定学堂章程》
C.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D.
《钦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4.
我国古代学校开发课程和教材的鼻祖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修订和编纂了几种教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A.
“四书”
B.
“五经”
C.
“六书”
D.
“三千百”
5.
汉语普通话的基本音节只有( )个,加上四声和轻声,也只有( )个。
A.
515 1337
B.
415 1335
C.
418 1323
D.
420 1353
6.
汉语词汇中,( )占绝大多数,它的构词方式灵活多样,又不断吸收古词语、方言词和外来词,它的词汇日益丰富,仅常用词就有( )个,2005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约( )条。
A.
多音节词 20000 65000
B.
双音节词 20000 65000
C.
单音节词 30000 56000
D.
双音节词 30000 56000
7.
1923年颁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独立成章,明确规定“国语”一科教学内容包括( )。
A.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
B.
识字、读文、作文
C.
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D.
读经、识字、写字、作文
8.
语文能力是靠反复练习形成的,语文能力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训练,都说明小学语文是一门( )很强的课程,这也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
A.
实践性
B.
理论性
C.
活动性
D.
人文性
9.
我国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 )年。
A.
1900
B.
1902
C.
1919
D.
1949
10.
1997年,由( )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A.
《人民文学》
B.
《文艺争鸣》
C.
《文学理论》
D.
《北京文学》
、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
A.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B.
六年一贯统一设计
C.
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D.
三个纬度有机融合
2.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着手:
A.
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B.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C.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D.
发展思维
E.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F.
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G.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有: 。
A.
自学法
B.
练习法
C.
讲读法
D.
谈话法
4.
国外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哪些特点: 。
A.
强化民族意识,尊重多元文化
B.
教材内容人文性和生活化,教材形式丰富性和多样化
C.
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学本
D.
语文训练情景化,学习方式活动化
E.
读写说写紧密结合,言语实践开放突出
5.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
A.
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
B.
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
C.
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
D.
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6.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有何区别与联系,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语言学习是掌握其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B.
语言习得即练习言语,是提高自己运用某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C.
“语文”的教学,要求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D. 两者相互相成,相互促进。
7. 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包括:
A.
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
B.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
C.
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
D.
语言的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E.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
8.
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包括: 。
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
发展学生思维
9.
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为: 。
A.
简要精当
B.
同步延伸
C.
形象直观
D.
优美规范
10.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入手: 。
A.
学生互动而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
B.
教科书、教学挂图等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
C.
影视、网络等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D.
师生互动而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