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第二单元复习题

微信小程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上古文化典籍中,___是一本占卜以问天地鬼神之意的书,但却蕴含着极为丰富
的哲学思想。()
A.《尚书》
B.《诗经》
C.《春秋》
D.《易经》
2.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______所创。(c)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3 .《道德经》的作者是____。( A)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4.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义利之辩中,____主张重利轻义。(c)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南宋丞相起兵抵抗元军侵略,失败被俘后严词拒绝元朝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这主要表现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什么特点?(B)
A.重公抑私
B.崇尚气节
c.重义轻利
D.修身为本
二、判断题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主张“道生万物”、“道法自然”,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
2.荀子明确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但同样认为后天的道德教化是非常必要的。(错)
解析: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但同样认为后天的道德教化是非常必要的。
3.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错)
解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4.孔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等。(对)
5.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以神仙信仰为核心。道教的最终目标是:传经授戒、教化生民。(错)
解析: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以神仙信仰为核心。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三、简答题
1.简述孔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道德哲学思想
A.贵仁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以“仁”释“礼”,是孔子的独创,这也是儒学得成立的标志。
仁”的涵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二是“仁者,爱人”。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三是“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周礼,维护宗法等级的上下尊卑关系的是礼。
四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五是“仁”是诸德的统帅。
六是把“仁”作为做人的最高的标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尊礼
孔子强调“礼”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要想成为文明的人,有教养的人,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就要学礼知礼!
c.孔子视礼为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
(2)思想方法论——“中庸”之道
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
“中庸”在孔子这里内涵十分广泛,但主要是作为认识问题、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A.首先,孔子把“中庸”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认为一般人很难达到。
B.其次,孔子把中庸作为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C.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孔子的天命观
在孔子以前的夏商周传统思想中,“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的异己力量。
A.孔子也把“天命”看作一种神秘的主宰力量。
B.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自觉和奋力抗争精神,倡导积极入世和发愤有为的态度,这是他行动的出发点。
c.他对鬼神持怀疑的态度。
2.简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使中国文化系统避免了全社会的宗教化
伦理道德曾经长期充当了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
(2)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维持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
(3)负面影响
a.将封建等级关系伦理化、凝固化,成为封建压迫的一种形式。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贞节牌坊”,残害了无数妇女。
b.抹杀、漠视人们的主观情绪的一切要求,尤其是成为束缚卑贱者的枷锁。
c.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而轻权利,重道义而轻功利等意识曾长期制约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中国古人的“忠君”、“孝亲”意识导致的愚忠和愚孝悲剧。
3.简述道家的基本思想及道家智慧的现代价值。
基本思想:
(1)认识论上以道为本“道”有三层意思:
第一,它是一种宇宙本原;
第二,它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三,它还是一种自然法则。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
(2)在处世之道上,主张自然无为。
(3)轻物重生
道家要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即《庄子·天下》篇说的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强调治身问题;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仁政,强调治国问题。老子强调身体重于名和货,要求统治者重身贵身。
道家智慧的现代价值:
(1)道家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培养了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性格。如历史上李白的豪放、苏东坡的旷达。现代社会我们面对困难困境乃至生死问题的时候,依然可以用道家的乐观豁达的精神来开解自己。
(2)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人应该知足常乐,以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现代社会,在我们面对物欲横流的生活时,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不为世俗所累的思想也有很大的生存价值。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必过于在意得失,以致于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4)道家的“福祸相依”、“柔弱胜刚强”、“功成身退”等思想的启示:
第一,当我们的事业处于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头脑发热,得意忘形。
第二,大至国家的发展,小至个人的生存,必须讲究策略和韬略。(5)人应该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
(1)注重人伦
“五伦”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中的“父子纲”源自周礼中“亲亲父为首”,经过先秦孔子时期,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的道德规范。孟子尤为强调要遵守父子纲常,要注重敬重长辈。
(2)以德治国
西周:“以德配天”、“敬德保民”。
孔子:“为政以德”、行“仁政”。“苛政猛于虎。”以德治国具体而言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它要求执政者在政治上宽民,在经济上惠民,做到“省刑罚,薄赋税”。
第二,它要求执政者在道德上率先垂范,做到正人先正己。
第三,它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将道德思想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以德治国将伦理道德和国家政治有效地结合,是古代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然而,它也使得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明君和清官身上,使社会管理中产生了“人治”重于“法治”的现象。
(3)重公抑私
春秋战国时的儒、墨、法、道诸家都赞成重公抑私,其中有儒家的“致忠而公”、“公而忘私”、“天下为公”,墨家的“举公义,辟私怨”,法家的“无私”、“背私”,道家的“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些思想最终汇成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公忠。
其意是指对国家、民族、社会利益的忠诚。它强调在国家、民族、社会利益面前,不考虑个人的私利,为社会尽责,为国家和民族尽忠。公忠道德有益于官员的清正廉明,也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公忠道德将整体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4)重义轻利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对义和利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看法。在这些观点中,儒家的主张影响最大,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因此,重义轻利成为传统伦理的基本观念。
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和重公抑私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它们培育了中华民族崇尚正义、大公无私、精忠报国、清正廉洁等美好的品德,然而,把“义”与“利”、“公”与“私”截然对立的思维也存在某些缺陷,宋明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一思维发展至极端的结果。
(5)崇尚气节
气节意为志气与节操,儒家文化倡导人要有气节。孔子在讲到“仁”的时候,指出志士仁人是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道的,此即“杀身成仁”。它和其后孟子讲到的“舍生取义”是一个意思,都是强调正义不可屈辱,必要时要用生命来捍卫正义,这就是气节的体现。气节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后世之人把这三条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
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崇尚气节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可的人格精神,人们对那些坚持理想人格,不曲意逢迎,不屈服于权势,甘愿为正义事业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志士仁人充满敬意,而对那些丧失气节,卖身求荣的汉奸、叛徒无不予以鄙视。
(6)修身为本
修身意为道德的自我修养。儒家文化重视道德的作用,因而对修身特别关注,在儒家的观念中,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实现自我价值的首要条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以修身为本的重要理念。
儒家对修身有两种认识,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具备道德的要素,道德修养可通过“内求于心”的方式进行;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但可以在外界的影响下弃恶从善,因此,道德修养“必求于外”。孔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虽无明确表示,但是,他提出的“为仁由己”主张,也有道德内求的倾向。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评论0

请先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站点公告

答案整门打包购买,价格优惠,有需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