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教师要塑造完美文明的形象,要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这反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哪方面的道德要求( D )?
A. 廉洁从教
B. 尊重家长
C. 热爱学生
D. 为人师表
2. 选择恰当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总体上看应该属于( C )。
A. 教学监控能力
B. 教学认知能力
C. 教学设计能力
D. 思想品德教育能力
3. 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 C )。
A.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 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 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 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4. 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教师队伍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如下的道德要求( C )。
A. 以权为公
B. 尊重家长
C. 廉洁从教
D. 依法执教
5. 由教师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反思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档案,以评价教师专业成长状态的方法是( A )。
A. 档案袋方法
B. 评估表方法
C. 展示课方法
D. 知识测评方法
6. 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 B )。
A.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 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 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 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7. 以下哪一点不能直接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条件性作用( D )?
A.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
B. 教师安排、决定教育活动进程
C. 教师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
D.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 下面( A )不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A. 忧郁、对前途没有信心
B. 能胜任教学工作
C. 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D. 与学生、同事关系融洽
9. 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教师的( B )运动成为众多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主导运动,教师专业进入到高学历化、证书化、终身化的阶段。
A. 职业化
B. 专业化
C. 现代化
D. 道德化
10. 现代教师的( A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一般包括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A. 教育能力
B. 教学能力
C. 研究能力
D. 反思能力
二、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本体性知识?
参考答案:
(1)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2)教师要基本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点、相关性质以及逻辑关系;(3)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4)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
2. 现代教师道德素养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和仿效,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起凝聚和调节作用,可以帮助教师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形成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调节教师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中发扬光大,教师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对自身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增强教师对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力,能有效调节各种心理问题,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3.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生产性;(3)教育的变革性;(4)教育全民性;(5)教育个性化;(6)教育国际性。
三、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5 分。)
1.
请大家联系实际,在把握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论证。
试述现代教师应当充当的角色。
参考答案:
(1)学生的诊断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了解、分析、判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2)学习的指导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掌握、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3)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生活在倾听、了解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分析、建议。(4)评价者与激励者,对学生的发展给予恰当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发展动力。(5)学生的管理者,在课堂和活动中,对学生的活动、秩序进行有效管理。(6)研究者,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7)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在诸多教育渠道中,协调各方面目标、内容和方法,使之形成合力。(8)真善美的追求者,教师是追求上进、不断进取的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5 分。)
1.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案例:
坚守乡村三十余载的模范教师——邹有云
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太阳山教学点的全国模范教师邹有云,为了山里的孩子,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上坚守三十余年,默默奉献,取得非凡的教学业绩。
1974年,邹老师离开村小,来到大山深处的太阳山教学点,开始了三十多年的一校一师的教学生涯。在学校里他既是老师、校长,又是爸爸、炊事员、维修工,除了要完成四个年级全部课程的复式教学,还要负责孩子的接送、用餐、行为习惯培养等工作。
教学点开办初期只有12名学生,在他的挨家串户劝说下和无偿资助下,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女孩)都有了上学的机会,学生增至40余人,该上学的一个都不少。
三十多年,邹老师为山里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教给其知识,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他认真钻研探索复式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小助手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学生的成绩多次在全镇名列前茅,教学质量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至今教学点的孩子已有二十多人先后上了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
当问及邹老师何以能坚守乡村教学岗位三十余年时,他说图的就是知识能改变山区的面貌,为了山区孩子有好的前程,为了自己能当个好老师。
试分析邹老师身上体现出的爱岗敬业精神。
参考答案: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一种对待自己职业认真严肃的态度。邹老师对山区孩子、山区教学工作,有一份真挚而浓厚的感情,他认识到只要自己能坚守本职岗位,宣传科学知识,就能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就能给山里孩子一个新的起点,所以他坚守乡村教学点三十余年,恪尽职守,认真教书,精心育人,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而且教会他们做人;并且他克服乡村教学工作的重重困难,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复式教学规律,使得太阳山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邹老师就是这样爱岗敬业的。
评论0